魏盛鴻校友,男,1944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共黨員,高級經濟師,教授。1963年考入中央财政bevictor伟德官网(現bevictor伟德官网)金融系。1967年畢業後曾先後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辦公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縣政府秘書、宣傳幹事、辦公室副主任,新疆金融研究所編輯部主任;1983年任中國人民銀行新疆分行副行長、行長,黨委書記,兼任新疆外彙管理局局長;1989年任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教育司副司長、司長;1994年任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司長;1996至2004年出任中國民生銀行常務副行長,黨委委員。
金秋十月,丹桂飄香。在63級校友相識50周年聚會之際,我們有幸采訪了金融631班魏盛鴻校友。10月12日下午,魏盛鴻校友和我們在近兩小時的交流中聊起了他在中财的大學時光、他對教育體制改革的看法以及他摯愛的銀行事業,與我們分享了寶貴的人生經驗和感悟。
初見魏盛鴻校友是在金融631班的班級座談會上。推開會議室的大門,一位精神矍铄、神采奕奕的長者倚在座椅上認真聽着老同學們的發言。聽明我們的來意,接過采訪提綱,魏盛鴻校友随即起身,“走,我們找安靜的地方,随意聊聊”。言語間思路清晰,坦率風趣,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放松下來,同時又為其沉穩從容的大家風範所折服。關于學業,事業,人生感悟,晚年生活,随着魏盛鴻校友的娓娓道來,一幅幅清晰生動的畫面展現在我們眼前。
當我們問起魏盛鴻校友年輕時最難忘的事情時,他的回答不是大學生活的美好,也不是畢業後工作的辛苦,而是西北邊疆生活的“浪漫”。他大學畢業後響應國家号召,被分配到北疆的博樂縣,一待就是十八年。提及這段經曆,他的形容完全出乎我們意料:“好浪漫喲”。這一段因時代大環境造就的人生經曆使他與衆不同,從他的笑容與輕快的話語中我們看不到一絲想象中的磨難痕迹,而是年輕人一般的歡快與真性情。
“不知道你們看過《牧馬人》沒有,騎着馬在草原上馳騁,感覺自己很浪漫。在牧民的蒙古包裡吃手抓肉,大口喝酒,一天潇灑極了”。那幾年的生活雖然清貧,但是好客的鄉親與悠然的環境給魏盛鴻校友心中埋下了一顆潇灑淡泊的種子,直到現在他回憶起這段時光仍然十分留戀,“如果不是後來的中越自衛反擊戰,我就不想回來了”。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爆發,為了防止蘇聯從後方突襲,國家要求男人留下戍守邊疆第一線,将妻兒疏散回内地家中。這段與妻兒骨肉的分離給他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那是真的生死離别啊,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就這樣送走了”。
魏盛鴻校友在過去的50年裡目睹了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包括我國教育體制結構的轉變。他始終認為教育是民族之本,無論是學生還是工作者都應該給予教育足夠的重視。他在綜合自身學習經曆以及教育司副司長的工作經驗之後,談到了當時與現在教育的不同之處與我國當前“出國熱”現象。
在教育方式上,魏盛鴻校友堅持專業與綜合兩把抓的教育方式,這與他當初的學習經曆有密切聯系。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們學校的課程設置以實際工作為導向,老師大都來自于銀行系統,工作實踐經驗相當豐富。大學學習生活留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工商信貸與結算》和《生産隊會計》,直到現在他與教授《工商信貸與結算》的俞天一老師還保持着密切的聯系。現在由專業部門主管的高等學院大多已轉型為綜合大學,例如北京鋼鐵學院更名為北京科技大學,中央财政bevictor伟德官网發展為bevictor伟德官网。當然,這樣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使大部分學生走進了大學課堂,完成高等教育。但同時也削弱了學校原本的專業性和針對性。他認為這并不可取,教書育人應把通才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專業院校應交由專業部門主管,綜合類大學發展方向由政府主導,兩者的辦學目的和需求有所區别。前者培養針對具體行業和崗位的專業性人才,後者的培養目标應是更具宏觀視野的複合型人才。
随着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将子女送出國門,在海外完成本科、研究生教育。對此魏盛鴻校友也有自己的看法:“全世界由70億人民支撐起來,世界的發展是由70億人民推動來發展的,這70億人民分成了200多個國家,分成許許多多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發展階段。作為中華兒女,首先要學好中華文化,把中國文化的基礎打牢,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先進經驗學習,不要變成了外黃裡白的‘香蕉人’。”他對出國低齡化表示出很大程度的擔憂,沒有徹底地學習中華文明,就如同沒有根的植物,飄零在外就容易找不到自己的歸途。他主張“把世界科技的先進知識學回來”,用自己的刻苦努力帶回國外先進的體制與技術,為祖國發展做貢獻。
已經退休的魏盛鴻校友雖賦閑在家,卻始終熱衷于經濟焦點的讨論。他對于銀行業與中小企業發展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
近段互聯網金融成為談話的焦點,但他卻直接表示并不看好“阿裡金融”的發展前景,也不認為這個計劃會對傳統銀行業造成沖擊。原因有三:其一,銀行基礎業務離不開“存、放、彙”三項,而“阿裡金融”中的餘額寶業務看似通過吸收網上的部分沉澱資金,解決了存款問題,但是由于這部分資金事實上分别存放于各家商業銀行,所以實質上并不存在吸收存款的業務;其二,從放款資金量的角度來說,“阿裡金融”主導的互聯網金融信貸資金量與傳統銀行業的信貸投入相比可謂九牛一毛,談不上沖擊傳統銀行業;其三,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範與監管問題目前相對空白,虛拟網絡的監管問題,諸如信用風險、技術風險等在短期内很難解決,因而自身的發展也會因此受到限制。
談到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時,魏盛鴻校友頗有感慨:“這其實是對中小企業的重視程度不足”。他認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最貼近老百姓的生活”,因為中小企業的産品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你打乒乓球要找紅雙喜,吃臭豆腐要找王緻和,這都是中小企業,跟老百姓越貼近的越是中小企業”。其次,中小企業是解決中國就業問題的最有效渠道。雖然相對于大型企業其稅收貢獻并不高,但卻解決了國内90%以上的就業問題,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有着尤為重要的作用。他認為不應以企業大小而論,應重視它們對社會民生的影響,“隻有中小企業得到充分發展,滿足老百姓生活供應,才能使物價不上漲,市場上商品才會很豐富,老百姓才能感到滿足,整個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自1967年畢業後,近40年裡魏盛鴻校友先後在十多個工作崗位任職。無論是基層瑣碎的事務性工作,還是領導層面的統籌決策,他始終勤勉做事,低調為人。他讓我們相信隻要認真工作,點點滴滴的收獲和積累都是工作中的寶貴财富。
1983-1996年,他從中國人民銀行新疆分行行長到中國民生銀行常務副行長,13年中孜孜不倦、踏實肯幹,在我國銀行業的發展曆程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三個“第一”:第一屆中央銀行的省分行行長,第一部《銀行法》得以頒布,第一家非公有制商業銀行—民生銀行籌建。
1983年,國務院決定由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國家中央銀行職能。作為人民銀行新疆自治區分行第一位碩士研究生,38歲的魏盛鴻校友被直接提拔為省分行行長,成為了第一屆中央銀行省分行行長,同時也迎來了事業的第一個高峰。對于這段經曆,他謙虛地将自己的成就歸功于時代的機遇,“正好趕上了國家需要,胡耀邦同志提出了幹部四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革命化,四個條件我都符合”,隻字不提自己在工作之餘始終堅持不懈地學習,尤其是為了考取研究生七天攻克高數的事情。後來在出任人民銀行法條司司長期間,他将重心放在了完善我國的銀行法律體系上,其帶領央行相繼出台了《中央銀行法》、《商業銀行法》、《保險法》和《票據法》,為規範我國金融業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民生銀行組建過程中,他作為中國民生銀行籌備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以及後來的民生銀行副行長,經曆了銀行資本金的艱難籌措和初創時期的步履蹒跚,并成功地将民生銀行送入上海證券交易所,完成了人生中的又一個任務。
在談到年青一代在工作中最重要的品質時,魏盛鴻校友提到了三個詞語:事業心,平常心,恒心。他認為對一個青年人來講事業心至關重要,但這并不是說工作初期就必須抱有雄心壯志,認為自己必須要有一番驚天動地的成就,而是對工作擁有一份發自内心的熱愛,願意為之付出,樂在其中。“我就是喜歡銀行這個工作,你讓我改行都不行”,他這樣形容自己對工作的熱愛,隻有真正地喜歡一份工作才能将其做好。其次他強調的是一份平常心,在身居高位時這一條尤為重要。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讓他有了這樣的體悟,“一定要感到人民群衆才是真正的英雄”。最後他談到恒心,這要求我們無論做什麼事,一旦認定了目标就要堅持不懈,直至成功。這幾個看似普通平淡的詞語,但當它們由目睹我國金融立法發展、親曆民生銀行初創、推動民生銀行迅速發展的魏盛鴻校友說出時,铿锵有力,擲地有聲。
回首自己的工作經曆,魏盛鴻校友笑稱“說簡單也簡單,一輩子就兩個單位,人民銀行和民生銀行;說不簡單也不簡單,新疆工作十八年,人民銀行換了三個司,籌建了民生銀行。”他頓了頓,然後用一句話總結“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過程”。簡單如他,在淡然中讓我們看到了他堅韌與正直的品質。
自2004年從民生銀行退休後,魏盛鴻校友先後擔任了八家民營企業的董事長,又在清華、北大、人大以及母校中财等學校擔任兼職教授,繼續為他關注的民營企業與教育事業發展貢獻力量。“現在幹什麼呢,含饴弄孫”,說到這句話時,魏盛鴻校友的笑容格外燦爛,“我是一個子女多的人,五個外孫都要養都得管都得教”。褪去了銀行大家的光環,魏盛鴻校友安詳和藹的神情讓人不由得心生祝福,祝福這位年近古稀的老校友健康長壽,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