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3日,bevictor伟德官网舉辦“區域金融與監管合作——中歐對話”學術研讨會。與會中外學者立足于當前全球金融危機逐漸減退的背景,對當前中國宏觀經濟和危機後國際金融體系改革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給出建議,研究未來的監管環境、監管理念和監管辦法,對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和全球金融體系的調整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張禮卿教授教授緻開幕詞
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教授做開場白并緻開幕詞。在介紹并歡迎了各位學者嘉賓之後,張教授談到了最近的經濟金融形式以及本次中歐論壇的意義及目的。回想2008年9月15日,世界五大投資銀行之一的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産,國際經濟金融急劇惡化,金融風暴來襲。兩年來,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經濟逐漸複蘇,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正在慢慢退去。但是,問題仍然存在。今年二季度全球經濟複蘇速度明顯減緩,失業率居高不下,國際貿易失衡。我們想知道這些種種問題背後的最本質的根源,以及我們現在要再哪些方面做出改變。在人們不斷總結危機中的種種教訓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有兩個特别重要的原因,也是今天中歐論壇的重要議題,就是以美元為主導的全球貨币金融體系存在嚴重缺陷,并且金融過度自由化導緻了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張教授相信,合作對話,積極改革,互惠互利是所有國家共同度過危機的最好辦法。
魏本華的主題演講
中國人民銀行參事,前中國駐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執行董事魏本華在會議上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他主要談了兩方面問題,一是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份額問題,二是有關特别提款權的問題。
首先是關于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份額的更改,應該反映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讓更多的國家享有更多參與權,保障各成員國的利益,大家共同得到實惠。金融危機後我們反思,像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這樣大的國際金融機構的支配權力不均衡,導緻其功能失效。第一是“一票否決權”問題。衆所周知,國際貨币基金組織若要通過某項重大決議,需要85%以上的贊成票。然而美國一家獨大,擁有約為17%的份額,即使其他成員一緻同意了某個議案,美國也可以對其“一票否決”,這不符合國際貨币基金組織這樣的大的國際金融機構為其廣大成員國謀取利益的原則,其他會員需要增加至少1%到2%;第二是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份額的轉移,應該從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從發達經濟體轉向新興市場經濟體。上屆G20峰會,就有5%的份額從發達國家轉到了發展中國家,而本屆峰會應該繼續這樣的勢頭。為此,美國向歐洲方面施壓,要求歐洲向亞洲讓出部分份額,遭到了歐洲國家的反對,我們對此事件也十分關注。
其次是關于國際儲備貨币的問題,也就是特别提款權的問題。長期以來,各新興經濟體都使用美元作為儲備貨币,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失衡,一方面是美國的巨額财政赤字,需求旺盛,消費和儲蓄失衡,大量的美元外流,為其他國家持有,另一方面是其他國家有大量經常項目盈餘,其中絕大部分為美元,消費少,儲蓄多,受美元利率影響大,抵禦外部沖擊的能力減弱,懼怕美元通脹。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倡導推行新的世界貨币用以儲備,短時間内切實可行的方式是使用特别提款權。我非常同意周小川行長的觀點。去年,特别提款權的分配達到了2000億元,如果用美元計價,則是3000億美元,這看似龐大的數字如果跟世界各國的外彙儲備總額8萬億美元相比,還差距甚遠。如果能夠将特别提款權的總量增至全球外彙儲備總額的10%,也就是8000億美元或10000億美元,則特别提款權更能夠滿足新興市場國家在應對危機以及風險時的需求,因為通常對于發達國家來說,他們是不需要使用特别提款權的。其次,一些國際間的商品可以用特别提款權進行标價,以保持價格的穩定,為此,特别提款權應該把世界上幾種流通能力特别強的貨币聯系起來,按照一定的比例組合,比如美元44%,歐元34%,英鎊11%,日元11%,這樣,各個新興市場國家都可以從價格穩定的國際貿易中受益,規避一些彙率風險。特别的是,能否将部分特别提款權,比如說10000億的特别提款權變成現金甚至是紙币呢?如此一來,更多的國家将可以享受到一種類似的“世界貨币”的好處。
河田正弘教授的演講
亞洲發展銀行研究所所長河田正弘教授認為,G20會議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促進全球經濟更快複蘇并且使其具備持續發展的能力,同時,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比如中國、印度和東盟各國,由于其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達到了55%,其地位正在不斷上升,他們在G20峰會中的表現和态度也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首先,全球經濟複蘇兩極分化:美國和歐洲恢複緩慢且面臨着長期的增長停滞的可能性,然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特别是亞洲,正在強勁複蘇。這就意味着需要一個全球範圍内一系列有效的卻又不同的宏觀經濟政策。對于美國、歐洲和日本來說,要制定對實現長期經濟增長有利的謹慎的退出政策;對于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要建立快速退出機制以避免通脹和資本價格泡沫,同時對大額資本流動進行管理。
其次,全球經濟增長需要再平衡。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出現的需求不足需要新興市場經濟體擴大需求來抵消,使得美國縮小其财政赤字,減輕對其他國家的負債,增加儲蓄;同時新興市場國家可以通過彙率改革,改變投資儲蓄觀念,以減小經常項目盈餘,實現世界經濟的平穩持續增長。全球經濟的再平衡要求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共同實行結構改革來實現。中國在勞動力市場和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已經初見成效,但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再次,G20峰會還應達成共識,避免出現貿易保護、投資保護的情況。各國應該進一步采取政策,消除貿易壁壘,加大勞動力、人才的流動範圍,确保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
當談到國際金融體系改革時,河田正弘教授認為有如下三個重要問題:
首先,要改革國際金融監管體制。G20峰會需要從根本上關注并分析國際金融危機的原因,建立切實有效的區域、國家乃至全球範圍的監管體系。每個國家要先對本國的微觀經濟體加大監管,建立系統風險管理辦法,對大公司進行監管的同時不可忽視對小的經濟機構進行監管,因為危機通常始于小機構。此外,新興市場國家更需要在金融自由化的過程中加強金融監管,這兩者不可偏廢。
其次,要改革國際金融機構,比如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管理模式。對布雷頓森林機構的支配權和決策權的改革要根據國際經濟金融形式的變化來進行。第一,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份額應該從傳統的大經濟體,比如歐洲國家,轉向新興市場經濟體,比如亞洲各新興市場國家;第二,“一票否決權”不應該給予任何國家,也就是說任何國家的份額都不應該占到總份額的15%以上;第三,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的領導人應該對世界其他國家開放,不應該僅局限于歐洲。
再次,要改革國際貨币體制。盡管國際貨币體制在金融危機時顯示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其作用并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大量的國際遊資在國與國之間的轉移、國際貿易的長期失衡以及美國巨額财政赤字都嚴重威脅了國際經濟的穩定。解決的方法有二:第一,各國采取強有力的宏觀經濟增長政策,要從區域、國家乃至全球範圍内考慮問題;第二,為美元尋找替代品,比如特别提款權,就可以作為新的國際儲備貨币,新興市場經濟體不再以美元為唯一外彙儲備,而同時儲備其他各國貨币,實現外彙儲備多樣化,增強抵禦外部沖擊的能力。
彼特•沃爾夫主任的讨論發言
德國發展研究院全球經濟與發展金融部主任彼特•沃爾在接下來的讨論議程裡談到了對G20峰會議題的展望。作為全球頂級的領導人會議,G20峰會盡管曆史不長,對世界經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受到廣泛關注。他認為G20峰會将面臨如下幾個重要議題:
1、與氣候環保有關的可持續的全球經濟發展問題;
2、金融體制改革以及國際金融機構戰略角色的轉變;
3、如何促進國際貿易,進一步消除貿易壁壘和失業;
4、如何使各國金融機構的運營更規範更透明,進一步消除資本不良運作以及貪污舞弊。
羅伯特•埃爾森博士和尤裡奇•瓦爾茲博士的讨論發言
羅伯特•埃爾森和尤裡奇•瓦爾茲兩位博士在讨論會中分别對歐洲和東亞的金融監管改革和經濟發展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埃爾森博士認為,歐洲國家要加大金融監管力度,針對歐洲的“小國大金融“以及歐元區貨币統一,資本流動快速自由等特點,建立金融監管的“歐洲模式”。瓦爾茲博士則認為中國現在已經成為東盟國家重要的投資方,也要加大金融監管力度,在亞洲建立穩定共赢的經濟金融模式,共同抵禦外部沖擊。同時,中國也應轉變經濟增長模式,以防人民币升值後,美國和歐洲把部分進口需求轉移到了亞洲其他國家而導緻的需求不足,減緩經濟增長。
問答環節
在問答環節中,有同學問到河田正弘亞洲發展銀行的行長總是日本人這一事實的看法。河田正弘回答說亞洲開發銀行行長确實一直是日本人,但這并不意味着一直都應該是日本人,而是可以對亞洲其他國家開放的,這樣也有助于反映其他國家的意願和需求,更好的促進亞洲經濟的穩定增長。但是解決亞洲的經濟金融問題也不是光靠亞洲發展銀行,或者說亞洲發展銀行的行長能夠解決的,需要各個國家拿出積極正确的态度去解決,尤其是大國。比如韓國就退出了清邁協議,使得清邁協議沒有發揮其預期效果。但韓國卻飽受到了最嚴重的流動性短缺之苦。在他們需要短期流動性支持的時候,清邁協議應該是最合适的選擇,但是韓國卻沒有選擇清邁協議。因此,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應該是亞洲國家共同度過金融寒冬、迎來金融複蘇的最好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