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4點,英國杜倫大學商學院高級講師、曾任留英中國經濟學會副會長、現任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張志超教授應我院邀請,在主教學樓403教室以“中國的外彙儲備問題”為題作了精彩演講。此次講座是bevictor伟德官网“經濟與金融學名家論壇”之一。 目前 ,中國外彙儲備積累不斷創新高,引起了經濟學家們的廣泛關注,成為了一個熱點的、極富争議的話題。對于這一問題,張志超教授分析的邏輯起點是儲備的概念、特性、主要形式和不斷演化的儲備體系,通過對一國持有儲備的原因、儲備的來源和中央銀行取得儲備的方式的詳細分析,指出了當前中國儲備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購買外彙儲備所使用的高能貨币産生的流動性過剩”。
張志超教授指出,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儲備需求理論的前沿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外彙儲備的功能從特裡芬比例法的流動性資産,F-J模型的存貨資産擴展到BBG模型強調的起預防作用的保險資産。随着我國與世界經濟融合的進一步深入,外彙儲備管理應将“金融穩定”納入管理目标體系。最優外彙儲備的确定不應過多的關注赢利性,而應考慮中國的金融穩定,經濟穩定。
最後,張志超教授基于對儲備構成和應用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對當前中國外彙儲備管理問題的建議。他認為應該确立一部分外彙儲備基金為金融穩定的保險基金,政策應該關注的是儲備的流動性效應而不是赢利性。在儲備構成上要注意貨币和信用的分散化,同時可以考慮對私人基金開放一部分儲備。
本次講座由我院院長、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教授主持,學院教師及碩博研究生等共計一百餘人參加并與演講者展開了熱烈地讨論。
張禮卿教授主持會議
張志超教授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