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劉向麗教授與博士生張翼鵬的論文《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對股市影響研究———基于系統風險管理視角》于2020年7月發表在《管理評論》。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和2015年我國的股市暴跌讓人們意識到系統性風險的巨大破壞力和系統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系統性。風險一旦爆發,對股票市場、實體經濟乃至國民生活都是巨大的沖擊。
此前大部分文章在分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時,通常從價格、利潤等方面對改革效果做出評價。而本文則基于系統風險管理視角,結合股票市場系統性風險指标,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我國股市的影響,從系統性風險角度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行評價。
基于傳統CoVaR方法,之前的學者大都是使用的線性分位數回歸的CoVaR方法,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收益率序列之間的關系往往是非線性的,因此本文嘗試提出了多項式分位數回歸的CoVaR模型,并度量了2008—2018年我國股市中,鋼鐵行業對大盤指數和各一級行業的系統性風險溢出(CoVaR值),并将供給側改革前和改革後數據進行對比。
實證結果表明:
(1)多項式分位數回歸方法比線性分位數回歸方法得到的CoVaR回歸系數更加顯著,多項式分位數回歸方法在度量股票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溢出值時更有效。
(2)鋼鐵行業對股市和各行業間的系統性風險溢出與股市波動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表現為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2015年股市暴跌時期和2018年貿易戰時期,鋼鐵行業對股市的系統性風險溢出有明顯的增大,而這些時期股市波動十分劇烈,其他時期,鋼鐵行業對股市的系統性風險溢出較小,而這些時期股市波動比較平穩。
(3)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其向股市大盤的系統性風險溢出的影響是顯著的。鋼鐵行業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後,其對股市整體的系統性風險溢出有顯著下降,對房地産和電信服務行業之外的一級行業的系統性風險溢出均有顯著下降。由此看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對鋼鐵行業本身的發展有積極影響,對股市系統的平穩運行也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