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評主要聚焦以下兩方面内容:
一、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對數字貨币的最新觀點
近期,在國際清算銀行(BIS)舉行的視頻會議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了對數字貨币的最新觀點。其中關于央行數字貨币(CBDC),鮑威爾認為未來的CBDC需要整合到現有支付體系中,與現金和其他形式的貨币共存。同時,盡管美聯儲已經開始考慮創建CBDC,但在這方面的一舉一動都将“非常謹慎和透明”地進行,并且可能需要美國國會的支持。對于以比特币為代表的私人數字貨币(亦稱加密貨币),鮑威爾也更加認同“數字黃金”的說法。其表示加密貨币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投機性資産,是黃金而非美元的替代品,所以在交易方面的應用不是很頻繁。并且這些加密貨币非常不穩定,背後也沒有任何實物支撐。
總體來看,鮑威爾的觀點延續了美國金融監管機構對數字貨币的态度。一方面,對于波動較大且去中心化發行的私人數字貨币,更多的是提醒投資者注意波動與泡沫風險并做好洗錢等非法用途的監管;另一方面,其将美元穩定币視為美元在數字領域的有效延伸,鼓勵私人機構在合規條件下加強對各類美元穩定币的投入與推廣,同時做好發行CBDC的研究準備。這種“自下而上”的發展路線與其他發行CBDC的國家截然不同(源于美元的強勢地位)。
二、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發表題為《關于全球央行數字貨币實驗的若幹認識與思考》的研究報告
近期,《清華金融評論》刊登了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對于央行數字貨币的最新研究。該研究報告的主要觀點包括:
1.全球CBDC時代已加速到來。認為,歐、美、日央行等全球主流央行的入局,必将大大加速全球央行數字貨币的研發。據國際清算銀行(BIS)調查,在未來3年中發行零售型CBDC的中央銀行可能将覆蓋世界五分之一人口。
2.合成型CBDC不一定是真正的CBDC。因為其不僅帶來了技術的複雜性(跨機構CBDC的流通,除了代理運營機構CBDC賬本更新外,還要處理中央銀行相應備付準備金賬戶間的清結算,CBDC系統與傳統賬戶體系高度耦合),而且增大了央行管控難度。
3.CBDC的潛在應用場景廣泛。較為重要的用途包括:(1)作為補充支付方式,與現金共存;(2)政府緊急救助的轉移支付工具;(3)完善國際支付體系的新方案(甚至已上升到國家戰略);(4)改進現有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開展更加開放、靈活和高效的券款對付(Delivery Versus Payment,簡稱DVP)。
4. 基于銀行賬戶與數字貨币錢包分層并用的設計思路或能避免狹義銀行影響。在商業銀行傳統賬戶體系上,引入數字貨币錢包屬性,實現一個賬戶下既可以管理現有電子貨币,也可以管理數字貨币。由于賬戶行依然還在實質性管理客戶與賬戶,不會導緻商業銀行被通道化或者邊緣化。
半月評參考的動态消息及來源:
1. 鮑威爾談數字貨币:美聯儲“關注但緩慢推進”數字美元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等多國央行行長出席國際清算銀行(BIS)視頻會議,再度表達了美聯儲“緩慢”推進數字貨币的立場。鮑威爾表示,美聯儲有義務站在了解技術挑戰的最前沿,以及搞清楚推進數字美元的成本的收益,但美聯儲“并不急于推進這個項目”。
——财聯社
2.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比特币更類似于黃金,而不是美元
在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主持的一次視頻會議上,鮑威爾最初對加密貨币提出了一些批評,稱其為“投機資産”。鮑威爾說:“加密資産的波動性很高,比如比特币,因此并不能真正用作價值存儲。它們沒有任何支持。它們更像是投機的資産”。
——天天頭條
3. 關于全球央行數字貨币實驗的若幹認識與思考
文章鍊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712850008558575&wfr=spider&for=pc
——清華五道口bevictor伟德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