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看待大學教師這一職業?
在很多人眼裡,大學教師是一個收入相對較高,時間支配比較自由,且屬于低風險的職業。尊師重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作為大學教師,也獲得了較多的社會認可和尊重。然而真正重要的是,大學所承載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功能,使得大學教師肩負着推動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神聖使命。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學教師是值得自豪的職業。感謝時代的召喚,我有機會與這個職業結緣近30年。如果給我機會重新選擇職業,大學教師肯定還是我的首選。
2.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大學教師?
第一,要有理想和情懷。與30年前相比,當今社會存在着更加明顯的物質主義和享樂傾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自己的初衷,保持對事業的熱愛與追求,避免短視和功利主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熱愛科學研究事業,熱愛教育事業,并且能夠持之以恒,是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學教師的重要條件。
第二,要虛心學習。大學教師是一個需要不斷應付挑戰的職業。面對日益更新的現代科學知識體系,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深受學生歡迎的大學教師,他(她)必須不斷學習,以便應付知識更新所帶來的挑戰。
第三,要不斷創新,不可固步自封。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應該不斷探索與創新。應該及時引入新的教學内容,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努力探索和追蹤科研前沿。當然,開拓創新會有風險甚至面臨失敗;但相對于固步自封而言,創新有更大的成功機會,因此,是值得的。
3.如何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大學生需要具備正确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要努力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常常要求他們廣泛閱讀古今中外的優秀人文作品,認真學習人類精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以增強自己的科學和人文素養。我經常告誡學生,要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宏觀和國際視野,要有大國公民的心态和情懷,要防止民粹主義思想傾向。
鼓勵大學生進行持續學習。每到畢業時節,當學生們讓我題寫寄語的時候,我總喜歡引用古人的詩句“未曾出土先有節,縱使淩雲尚虛心”,希望以竹子的精神來勉勵大家在走出校門之後仍然記得不斷學習。
4.如何指導研究生?
總體上,有四個方面的要求。第一,注重基礎訓練(包括定性和定量方法的訓練),強化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的課程學習。第二,研究從原創性文獻綜述開始,繼而進行建模、實證和政策分析。第三,學以緻用,不做沒有政策含義的研究。避免脫離經濟直覺的所謂純學術研究,避免毫無思想性的數學化傾向。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多做問題導向型研究,提倡利用國外先進經濟學方法來研究中國問題。第四,堅持學術規範。
對于不同類型的學生需要進行分類指導。對于博士生和學術型碩士,鼓勵他們潛心做理論研究,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研究能力。通常,在他們入學後,會根據不同的階段(如課程學習和論文寫作階段)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鼓勵他們參與課題研究,并支持他們去國外進修交流。希望這些學生将來大多能夠去研究機構或高校,為我國的金融學理論研究和教學做貢獻。
對于專業型碩士的培養,則有很大的不同。這類學生一般有志于在業界發展,因此,在完成課程學習之後,會鼓勵他們去業界進行業務實習。不過,對于這樣的學生,也會要求他們多讀經典著作,适當做些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希望他們在傳承中财大學生踏實、勤奮、務實和執行力強等優良傳統的同時,努力培養和建立宏觀視野和國際視野。希望他們将來個個是儒商,是最具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的銀行家、投資家和企業家。
5.如何進行“雙肩挑”?
在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的同時兼任院領導,即所謂“雙肩挑”,對我來說是個挑戰。人的精力畢竟有限,要想同時做好這兩件事,必然要付出更多。擔任行政工作以後,我對自己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不能因為擔任院裡的行政工作而放松教學,否則有愧于學生;二是,将教學中發現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問題(如教學方案和課程設置不合理等)及時納入教育教學改革内容,通過制度變革和政策調整來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三是,積極開展各種學術活動,營造濃厚學術氛圍,加強國内外學術交流,拓展學生們的宏觀和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