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學校主頁 | 中文 |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教師觀點>>正文
 
 

G20峰會和國際貨币體系改革的前景

[發布日期]:2011-12-29  [浏覽次數]:

在11月初剛剛結束的G20嘎納峰會上,國際貨币體系的改革如期成為主要議題之一。在會後的聲明中,與會各國一緻同意,将“緻力于建立更有代表性、穩定和易于自我調整的國際貨币體系”,并且在政策層面提出或重申了諸多需要付出的努力,其中包括:将按照現有标準适時對特别提款權貨币籃子的構成進行重新評估和調整、加強IMF的監督機制、識别和應對政策溢出效應、管理國際資本流動、繼續推動成員國實行更加富有彈性的彙率制度、加快全球金融安全網的建立、為IMF動員更多資源以便其更好地發揮危機處理功能等等。

與過去幾次峰會相比,這次會議對于國際貨币體系改革給予了很大的關注,涉及的方面也相當廣泛。然而,就其取得的實質性成效而言,則是很難予以恭維的。與倫敦峰會決定為IMF增資、匹茲堡峰會決定提高新興市場經濟體在IMF的份額和投票權相比,本次峰會沒有提出任何具有新意的設想,更沒有提出可以立即付諸實施的新動議。這不能不令人感到遺憾。

以美元為主導的現行國際貨币體系既不穩定也不公平。然而,改革的道路卻異常艱難和漫長。在過去幾十年裡,不少經濟學家提出過改革方案,其中較有影響的包括回歸金本位、實行單一世界貨币、實行基于SDR的超主權貨币、實行改良的美元本位制等。在這些方案中,除了回歸金本位完全不具備可行性外,其他方案均有實現的可能,而關鍵在于有關各國需要具有強烈的政治意願和合作精神,特别是美國作為現行體系的主導者和受益者能夠充分意識到全球貨币金融穩定的重要性,并且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G20峰會是現今最重要的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機制,對于推動國際貨币體系的改革理應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實遠比我們想象的複雜和困難。展望未來,如果IMF的治理結構能夠得到徹底改革,那麼由周小川、斯蒂格利茲等人倡導的基于SDR增發的超主權貨币方案最終也有可能實現。然而要想讓美國主動放棄對IMF和全球金融事務的領導權,在短期甚至長期内都缺乏現實可能性。因此,在未來一個時期,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币體系或許難以出現根本改變。

不過,事情的邏輯也可能向另一個方向演變。在經曆了主權債務危機之後,如果各種結構性改革能夠順利進行,那麼歐元将重整威風并在全球儲備體系中繼續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人民币或某種形式的亞洲共同貨币的崛起,進而成為重要的儲備貨币,也是完全可能的事情。這意味着,多元儲備貨币并存格局在未來将逐漸取代美元絕對主導的國際貨币體系。

多元儲備貨币格局的出現,一定不是美國主動出讓其霸權使然,而是市場力量作用的結果,是貨币競争的結果。盡管在多元儲備體系下,主要貨币之間的彙率波動可能比較明顯,但儲備貨币之間的競争将會抑制單一主權貨币充當國際貨币時存在的國際金融動蕩傾向。因為多種儲備貨币的競争,将使得其中任何一種貨币都不能不更多地承擔起應有的國際責任,避免不負責任的貨币政策(否則,市場将“用腳投票”,相應地它在儲備體系中的比重就會下降)。簡言之,競争可以促進負責。

近兩年來,人民币的國際化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有歡迎之聲,也有懷疑、排斥甚至反對之音。對中國來說,人民币的國際化其實是一把雙刃劍,既能便利國内企業的對外貿易和投資,降低交易成本,也會增大貨币政策的操作難度。對世界來說,人民币的國際化則具有突出的積極意義,因為它将促進國際貨币競争,削弱美元的霸權或過度特權,有助于減少因美元霸權引起的國際金融動蕩,有助于維持國際貨币體系的穩定。從這個意義出發,人民币國際化應當成為國際貨币體系改革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包括G20在内的國際社會沒有理由不對這個進程持積極的支持态度。

在過去幾年裡,人民币在跨境貿易中的大量使用,表明了它在充當國際貨币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當然,我們必須意識到,人民币的國際化将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進程。持續繁榮的對外貿易、穩定的币值、發達而具有高度流動性的國内金融市場、基本開放的資本賬戶是這一進程最終實現的主要條件。政府固然可以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如通過區域乃至全球性的協議框架來推動其成為“錨貨币”,但這些作用不能替代上述條件的積累和形成,因為從根本上講人民币成為國際貨币是一個市場選擇過程。

(本文系作者為《中國外彙管理》2011年第22期所撰寫的卷首語)



上一條:張禮卿教授在最近一期《财經》雜志發表文章 下一條:張禮卿教授點評“2011年度國際金融十大新聞”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