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學校主頁 | 中文 |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教師觀點>>正文
 
 

【張學勇】我國風險投資機構(VC)的本地偏好研究

[發布日期]:2016-09-06  [浏覽次數]:

由我院張學勇教授和學生撰寫的論文“我國風險投資機構(VC)的本地偏好研究”于2016年6月在A類核心期刊《投資研究》上刊發。

創新創業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日益突出,風險投資作為創新創業的重要推動力,不僅能夠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管理經驗,還能幫助其整合各方面資源,對推動新興産業的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學界對風險投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風險投資的優勢、必要性、投資行為的特點、風險投資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和風險投資回報的測算等方面。本篇文章從地理距離的角度出發分析了我國風險投資的投資特點。

風險投資機構的本地偏好是指風險投資機構更願意投資距離自己地理距離更近的企業。首先本篇文章采用風險投資機構與所有可被被投資企業之間的平均距離與實際投資的企業之間的平均距離的差值占比對本地偏好進行了度量。然後分析了各方面的變量對風險投資機構的本地偏好程度的影響。文章對中國市場風險投資機構的本地偏好提出了七個假說,并利用1999年1月-2013年6月的數據對假說進行了檢驗。實證分析發現,風險投資機構管理的資本越多,社交網絡越廣闊,其本地偏好程度越低;擁有更小競争和更強科研創新實力的地區,風險投資機構的本地偏好程度越大;聯合投資能顯著減低風險投資機構的本地偏好程度;投資種子期企業的風險投資機構的本地偏好程度更大,投資信息技術業的風險投資機構的本地偏好程度更小;在風險投資機構和被投資企業聚集程度大的熱門城市中,風險投資機構的本地偏好程度也更大。此外還發現,本地偏好程度和風險投資機構最終成功退出(IPO退出)的概率有正向的關系,投資本地企業比投資外地企業更容易以上市的形式退出,這可能是由于距離縮短能夠減輕風險投資機構與項目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所緻。



上一條:【譚小芬】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公告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 下一條:提高對經濟減速的容忍度,把握契機深化改革、調整結構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