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6期 總105期
【标題】:中國元首外交推動全球戰“疫”合作
【摘要】:中歐班列(西安)一季度開行數量突破400列,中國連續第四年成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中國平安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
時評
在全球戰“疫”的非常時期,中國元首外交形式多樣、頻率密集、交往廣泛、議題豐富,習近平主席與多方密切溝通、深入交流,推動中國與各國的合作,深化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友誼。在國際“朋友圈”,中國元首外交傳遞了“感念患難真情”、“傳遞必勝信心”、“支持各國抗疫”、“呼籲命運與共”、“擘畫合作藍圖”的信息,世界看到了中國的行動和貢獻,記住了中國的情誼與擔當。
在“五通”發展方面,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關于深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發表聯合聲明,彰顯了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本色;中歐班列(西安)一季度開行數量突破400列 同比增幅104.1%;中國連續第四年成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總體來說兩國雙邊貿易發展仍将保持穩定;中國平安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是中國平安發展戰略重要因素;中意兩國人民守望相助、共抗疫情,疫情無國界,地球村裡我們命運與共。
高層動态
中國元首外交推動全球戰“疫”合作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危機。全球戰“疫”時期,中國元首外交頻繁密集,特點鮮明:
——形式多樣。從1月22日至3月21日,近兩個月時間裡,習近平總書記應約同18位外方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19次通電話,同專程訪華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柬埔寨首相、蒙古國總統、巴基斯坦總統會見會談,向歐盟、韓國、伊朗、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塞爾維亞領導人緻慰問電,給比爾·蓋茨等外方友好人士回信……
——頻率密集。1月22日和2月18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同法國總統馬克龍兩次通話;1月22日、2月11日、2月18日、2月20日、2月25日、2月28日,一天分别同兩位外方領導人通話;3月17日一天,先是同來華訪問的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會談,晚上又應約同西班牙首相桑切斯通電話;
——交往廣泛。既有雙邊對話,也有向多邊會議緻電;既有與來自亞、歐、非、北美、南美等大洲國家領導人交往互動,也有同國際組織負責人會見通話;既面向外國政要和國際組織,也面向外方友好人士和普通民衆;
——議題豐富。每次互動交流,疫情防控都是最重要議題,很多交流還涉及雙邊友好、經貿合作、“一帶一路”、多邊主義、全球挑戰……
在同習近平總書記的交往互動中,國際政要和友人都表達了對中國抗擊疫情的支持,對中國堅定決心和有力舉措的敬佩,對中國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的高度贊譽,對進一步深化友誼、擴大合作的積極意願。
面對這場全球公共衛生危機,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是中國元首外交向世界持續傳遞的信息,更是中國與世界在守望相助中不斷深化的共識。
——來源:新華網
政策溝通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關于深化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全文)
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邀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總統阿裡夫·阿爾維于3月16日至17日對中國進行訪問,巴基斯坦外交部部長、計劃發展和特别任務部部長等高級别官員随行。訪問期間,習近平主席同阿爾維總統舉行會談,李克強總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栗戰書分别會見。
中巴友好關系領域廣、程度深,兩國素有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良好傳統。當前,中國正在全國範圍内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争。阿爾維總統在此特殊時刻對中國進行首次訪問,主要目的是向“鐵杆兄弟”表達支持。
阿爾維總統高度贊賞中國為控制疫情傳播所作不懈努力,相信在習近平主席的強有力領導下,中國人民必将戰勝疫情,并且變得更加強大。
阿爾維總統感謝中國在此困難時刻悉心照料在華巴基斯坦公民。中國領導人強調,将繼續盡最大努力确保包括留學生在内的在華巴基斯坦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習近平主席贊賞阿爾維總統在此重要時刻訪華,感謝巴方給予的支持。
中國領導人強調,疫情發生後,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把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全國動員,快速反應,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中國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取得重大積極進展,必将赢得這場人民戰争的最終勝利。
雙方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類面對的共同挑戰,世界各國應加強團結協作,共克時艱。阿爾維總統積極評價中國抗擊疫情取得的重大進展,認為中國的努力為世界各國抗擊疫情争取了時間、提供了借鑒,為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作出了貢獻。
兩國領導人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就雙邊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鞏固了戰略互信,彰顯了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本色。
雙方強調,中巴深厚友誼和緊密戰略合作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中巴夥伴關系經受住了地區和國際風雲變幻的考驗,經久不衰,必将不斷取得更大發展。雙方重申,共同緻力于加強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構建新時代更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
雙方一緻同意,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問題上相互支持。中方重申将一如既往支持巴方維護領土主權、獨立和安全。巴方重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強調台灣問題和香港事務是中國内政。巴方指出,得益于中共中央政府采取的措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大局穩定,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巴方強調,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标志性項目具有重大變革意義。巴方成立中巴經濟走廊事務局,以加快推進中巴經濟走廊項目建設。雙方一緻認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正在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将促進巴基斯坦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社會發展。雙方希望即将舉行的中巴經濟走廊聯委會第十次會議有助于将中巴經濟走廊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工程。中巴經濟走廊将對地區經濟和社會帶來實質性的積極影響,希望國際社會支持這一促進經濟發展的努力。
雙方重申,緻力于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中方贊賞巴基斯坦在打擊恐怖主義融資方面采取的措施以及實施金融行動特别工作組行動計劃的堅定決心。
雙方對兩國在多邊領域的密切合作表示滿意,決定進一步加強戰略協調、磋商和溝通。雙方重申,緻力于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支持多邊主義和合作共赢。
雙方就查谟和克什米爾地區形勢交換意見。巴方向中方介紹了形勢最新發展,包括巴方關切、立場和當前面臨的緊迫問題。中方表示密切關注當前局勢,重申克什米爾問題是曆史遺留下來的争議,應當根據《聯合國憲章》、相關安理會決議以及雙邊協議,以和平方式加以妥善解決。中方反對任何使局勢複雜化的單邊行動。
雙方歡迎美國和塔利班簽署和平協議,希望阿人内部談判順利啟動。雙方一緻認為,阿富汗各方應當抓住曆史機遇,共同努力實現和平,緻力于戰後重建和經濟發展。巴方強調,應幫助阿富汗政府為實現阿富汗難民有尊嚴地遣返創造良好環境、增添更多動力。雙方表示,将繼續支持一個和平、穩定、團結、獨立、民主、繁榮、友鄰的阿富汗。
訪問期間,在習近平主席和阿爾維總統共同見證下,雙方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和諒解備忘錄。
阿爾維總統感謝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的熱情款待,邀請中國領導人在雙方方便時間訪問巴基斯坦。雙方同意保持高層交往和接觸。
——來源:新華網
設施聯通
中歐班列(西安)一季度開行數量突破400列 同比增幅104.1%
截至今年3月11日,已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西安)405列。其中去程230列,發送車數突破1萬車大關。
目前,中歐班列(西安)共開通哈薩克斯坦、比利時、德國、波蘭等國際班列運行線路13條,基本實現了中亞及歐洲地區主要貨源地全覆蓋,成為陝西聯通歐亞大陸橋的“黃金通道”。
疫情防控期間,西安局集團公司發揮新築物流基地“碼頭”作用,開辟“綠色通道”,快速查驗、快速裝車,充分利用新築物流基地優勢,為返程班列貨物提供充足存放場所。進一步優化班列運輸方案,縮短列車裝卸組織及挂運等待時間,保障中歐班列(西安)常态化穩定開行。
今年以來,中歐班列(西安)運送貨物37.2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5倍。同時,常态化開行“西安—青島”“西安—甯波”等東向海上絲綢之路班列線路,為陝西省貿易企業創造了便捷高效出海條件。
——來源:央視新聞
貿易暢通
中國連續第四年成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
德國聯邦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連續第四年成為德國最重要貿易夥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2057億歐元。荷蘭和美國分列第二、第三名,同德國貿易額分别為1904億歐元和1901億歐元。
相關數據顯示,過去40年中國在德國進口貿易中的地位不斷提升。1980年中國僅位列第35位,到1990年已經排名第14位。自2015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向德國出口最多的國家。2019年,德國自中國進口總額達1097億歐元,較2018年增長3.4%。
2019年,美國仍是德國最重要的出口目的地,出口額為1187億歐元。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别為法國(1068億歐元)和中國(960億歐元)。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署長弗裡德裡希認為,中國連續四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顯示了中國市場對德國的重要性。目前,雖然疫情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巨大挑戰,總體來說兩國雙邊貿易發展仍将保持穩定。盡管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面臨一定壓力,但衆多數據仍表明,中國經濟朝着積極的方向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
資金融通
中國平安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
3月19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宣布正式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是全球首家簽署該原則的保險集團。
該原則由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和倫敦金融城“綠色金融倡議”發起,并聯合責任投資原則、可持續銀行網絡、“一帶一路”銀行家圓桌會、世界經濟論壇、綠色“一帶一路”投資者聯盟和保爾森基金會等共同制定。
該原則旨在将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議題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中,确保“一帶一路”的新投資項目兼具環境友好、氣候适應和社會包容等屬性,共同推動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标”,落實《巴黎協定》各國承諾,促進“一帶一路”國家共建繁榮未來。據官方介紹,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7家機構簽署了該協議。
作為全球性的綜合金融業務提供商,中國平安一直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發揮自身金融優勢,用專業、全面的金融服務為“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并在積極踐行“一帶一路”投資綠色化标準。
中國平安充分利用綠色金融工具,各專業子公司為海外重大基礎設施工程項目提供保險保障和投融資支持,為“一帶一路”沿線企業發行企業綠色債券,供應鍊ABS,可轉換債券等,一帶一路項目總體投融資額超過3400億元。
原則要求簽署機構将可持續性納入公司治理,并密切關注本機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經營活動中對氣候、環境和社會方面的潛在影響。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是中國平安發展戰略重要因素。2019年,中國平安正式搭建完成覆蓋全集團的可持續發展體系,将ESG議題納入全集團的經營活動中,覆蓋責任投資、商業守則、公司治理、可持續保險、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治理、可持續供應鍊、2030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等資本市場關注重點。中國平安建立起從董事會到各職能部門和專業公司的ESG治理架構,持續指導集團所有職能中心和專業公司結合業務實踐,更加科學、專業、體系化地加強企業治理。
據悉,簽署“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後,中國平安将在GIP工作小組中發揮積極帶動作用,與廣大志同道合的金融機構和公司一道推進“一帶一路”地區綠色發展,共同推動和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标”。
——來源:中國證券網
民心相通
中意兩國人民守望相助、共抗疫情
3月12日晚,中國政府派出的抗疫醫療專家組攜醫療物資抵達羅馬後,便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從紅十字會到羅馬傳染病醫院、羅馬大學附屬醫院,專家組的行程異常密集。據悉,他們還将奔赴包括倫巴第、威尼托等疫情嚴重地區,與當地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分享經驗、深入交流。
“感謝來自中國的專家組。你們是第一批抵達意大利的國際援助者。”意大利紅十字會主席羅卡1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專家組表現出的慷慨令人感動。”
“從預防、診斷到救治,每一個環節的分享都非常寶貴、有效。”意大利國家傳染病研究所的醫生們在交流會之後表示,中國醫生“帶來了最前沿、最一手的抗疫經驗”。該所附屬醫院診療研究室主任尼古拉·彼得羅希洛說:“我們非常需要中方的經驗,并已向中方提出了進一步開展科研合作的計劃。”
源源不斷的中國民間援助也陸續抵達意大利。在阿裡巴巴捐贈的物資包裝上,以歌劇《圖蘭朵》中的歌詞“消失吧,黑夜!黎明時我們将獲勝!”作為寄語,溫暖人心。
“在如此艱難的時刻,中國對意大利的援助值得高度贊賞。中國醫生與意大利同行一道抗擊疫情,這正印證了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意大利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席、意大利前駐華大使白達甯說。
一位意大利小夥子為了感謝中國危難時刻伸出援手,專門一字一句學唱中國國歌。那不勒斯小姑娘手繪畫作,“獻給抗疫一線的意中醫生、護士”。“中國醫生體現了人道主義精神,向中國醫生緻敬。他們本來可以留在家裡(中國),卻選擇來這裡(意大利)繼續戰鬥。”意大利網友馬克斯在中國駐意大使館的社交賬号下留言道。
中國駐意大利大使李軍華表示,中國人民難忘在中國面臨困難時意大利所給予的幫助。疫情無國界,地球村裡我們命運與共。抗擊疫情,中意兩國人民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
溫暖的故事不斷閃現,一個又一個,一遍又一遍。困難是暫時的,友誼是長久的。“感謝中國!”這一幕定格了中意兩國在抗擊疫情的共同戰役中守望相助的感人瞬間。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