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與亞投行動态第51期(2018年11月12日-2018年11月19日
)
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
1.2018年11月1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舉行集體會晤并發表主旨講話。
習近平在莫爾茲比港同巴布亞新幾内亞總理奧尼爾、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總統克裡斯琴、薩摩亞總理圖伊拉埃帕、瓦努阿圖總理薩爾瓦伊、庫克群島總理普納、湯加首相波希瓦、紐埃總理塔拉吉等建交太平洋島國領導人以及斐濟政府代表、國防部長昆布安博拉舉行集體會晤,就深化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交換看法,一緻同意将雙方關系提升為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開創全方位合作新局面。習近平主持會晤并發表主旨講話,對新形勢下中國和太平洋島國關系發展提出建議,強調雙方要把握機遇、共創未來,攜手開創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
習近平指出,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同處亞太地區,同為發展中國家。不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始終是真誠相待、相互尊重的好朋友,共謀發展、互利共赢的好夥伴,相知相親、互學互鑒的好兄弟。中國堅持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尊重島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尊重島國聯合自強、平等參與國際和地區事務的努力。我們對島國朋友以誠相知、以禮相待、以心相交。中國始終堅持義利相兼、以義為先,支持島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提高自主可持續發展能力。中方援助堅持授人以漁。中國主動向島國開放市場、擴大投資、增加自島國進口,歡迎島國搭乘中國發展快車。随着中國同太平洋島國交流合作蓬勃開展,雙方人民友誼更加深厚。
習近平強調,亞太是全球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的地區。面對時代命題,我們堅信,和平、發展、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選擇。當前,太平洋島國自主發展意識不斷提升,國際影響持續擴大。中國同太平洋島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巨大。新形勢下,我們的共同利益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多了;合作基礎不是縮小了,而是擴大了。
習近平就深化中國和太平洋島國關系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堅持平等相處,深化政治互信。中方願同島國保持高層和各級别交往勢頭,繼續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相互支持。中方願和島國于2019年下半年共同舉辦第三屆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
第二,堅持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中方将繼續為各建交島國提高自主發展能力、實現經濟社會良性循環作出努力。雙方應以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為契機,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提升雙方貿易便利化水平,辦好2019年中國-太平洋島國旅遊年系列活動。
第三,堅持心心相印,增進人民友誼。中方願支持島國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擴大漢語教學和人員往來,加強各界交流。中方願鼓勵更多地方省市同島國開展交流合作。
第四,堅持守望相助,維護公平正義。中方願同島國一道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的溝通和協調,支持島國發出“太平洋聲音”,共同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支持島國推進“藍色太平洋”倡議。中國重視和理解太平洋島國在氣候變化問題上的特殊關切,将向各島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攜手推動《巴黎協定》有效實施,促進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強調,不論中國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家一員,永遠同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已經翻開新篇章。我們願同島國一道努力,用真心鞏固友誼,靠實幹推進合作,攜手開創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更加美好的未來。
島國領導人感謝習近平主席再次倡議并主持中國和太平洋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他們表示,中國是太平洋島國實現發展願景、增進人民福祉、應對全球挑戰的重要夥伴。太平洋島國珍視同中國的密切關系,堅持一個中國政策,感謝中國長期以來提供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幫助,很高興雙方關系提升為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太平洋島國願積極參加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同中國在貿易、投資、漁業、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合作,助力自身經濟社會發展。太平洋島國高度評價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的領導作用,願加強同中國在多邊事務中的溝通和協調。
——來源:新華網
圖1: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晤并發表主旨講話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謝環馳)
2.2018年11月15日下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在新加坡會展中心出席第13屆東亞峰會。東盟十國領導人以及俄羅斯總統普京、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印度總理莫迪、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新西蘭總理阿德恩、美國副總統彭斯等共同出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主持會議。
李克強表示,東亞峰會成立13年以來,已成為推動東亞地區對話合作的重要平台,為增進各方理解信任、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地區發展繁榮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國際形勢不穩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們要繼續秉持和睦相處、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強平等協商、推進相互開放,維護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繁榮。
李克強就進一步推進東亞合作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堅持多邊主義。中國主張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赢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願與各方一道,堅定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規則守護安全、以合作促進發展,為地區和平繁榮作出努力。
二是維護自由貿易。着眼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堅定支持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不斷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三是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當前區域自貿安排進入加速推進期。各方應展示政治決斷,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盡快結束談判,推進亞太地區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與包容發展。
四是推動地區可持續發展合作。各方應繼續推進能源與環保、教育、金融、公共衛生、災害管理、東盟互聯互通等六個重點領域合作。中方明年将繼續舉辦新能源、海事管理等研讨會,倡議開展地球科學領域聯合研究,促進地區平衡普惠發展。
五是開展政治安全對話合作。中方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支持探讨符合地區實際的區域安全理念和架構,願同各方就反恐、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等開展合作,于明年舉辦反恐聯合演習。
李克強指出,當前南海局勢趨穩,平靜的南海是各方期盼所在,符合地區國家利益。中國願同地區國家一道努力,把南海建成和平、友誼、合作之海。中方緻力于同東盟各國推進“南海行為準則”(COC)磋商,今年已形成單一磋商文本草案。在昨天結束的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各方達成共識,同意在2019年完成草案第一輪審讀,中方并提出未來3年内完成COC磋商,以使地區國家以規則維護南海和平穩定、自由貿易和航行與飛越自由。希望域外國家尊重和支持地區國家為此所作努力。
李克強強調,中方願同各國加強團結互信,深化對話合作,守護住地區繁榮穩定的好局面,共同開創東亞和平發展的美好未來。
與會領導人表示,東亞峰會作為領導人引領的論壇,自2005年建立以來取得長足發展,已成為以東盟為主導的地區開放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各方秉持互利共赢、相互尊重的原則推進各領域務實合作,一年來在環境、能源、自然災害管控、互聯互通、經濟貿易、海上合作等領域取得積極成果。當前新形勢下,各方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在可持續發展、互聯互通、藍色經濟方面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網絡安全、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各方緻力于加快推進RCEP談判,不斷推進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了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
會議通過《東亞峰會領導人關于東盟智慧城市的聲明》等多份成果文件。
——來源:新華網
3.2018年11月15日上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新加坡會展中心出席第21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東盟十國領導人以及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共同出席。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主持會議。
李克強在發言中表示,在應對亞洲和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東盟各國和中日韓發揮了關鍵作用。在當前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的背景下,10+3國家應繼續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在昨天舉行的第二次“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領導人會議上,各方一緻同意盡快推進RCEP最後階段談判,最終達成一個現代、全面、高水平、互惠共赢的自貿協定。當前,中日韓自貿區談判穩步推進。希望各方平衡推進這兩項自貿安排,以實際行動對外發出維護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的信号,為地區發展提供穩定、自由、法治化環境,共同促進和平、穩定與繁榮。
李克強就下階段10+3合作提出建議:
——推進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各方同意将盡快完成RCEP談判,中日韓也将以更積極的姿态推進三國自貿區談判。建議通過10+3經貿部長會渠道,各方密切配合,研究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的願景和推進路徑,讓這一倡議從理念變成行動。
——強化金融安全。切實提高清邁倡議多邊化的可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支持10+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提高經濟監測能力,強化區域金融風險預防與救助體系。
——開拓創新合作。創新可以成為10+3合作新的增長點。中方倡議明年舉辦10+3青年科學家論壇,歡迎各方積極參與今年8月在中國成立的10+3中小企業服務聯盟。
——促進包容發展。10+3成員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發展水平不平衡,我們要堅持包容普惠發展。積極推進第三方合作,探讨以“中日韓+X”的方式,優先與東盟國家開展合作。
——拉緊人文紐帶。中方倡議在“東亞文化之都”和“東盟文化城市”基礎上建立“10+3文化城市網絡”。中方将繼續辦好10+3大學校長論壇、媒體合作研讨會等項目,營造開放對話、互學互鑒良好氛圍。
李克強強調,中方願與各方一道,抓住機遇,凝聚共識,密切協作,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東亞經濟共同體建設不斷前進,共創地區美好未來。
與會領導人表示,10+3合作作為東亞合作主渠道,是地區最富活力的合作機制之一,發展勢頭良好。10+3成立以來,地區貿易實現巨大增長,使東亞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地區之一。展望未來,各方一緻同意盡快完成RCEP最後階段談判,推進清邁倡議多邊化,增加本币使用,拓展“中日韓+X”、智慧城市、創新、電子商務合作,加強互聯互通,推進在金融、教育、文化、農業、減貧、環境、衛生等領域合作。面對國際形勢中的不确定性,各方表示将團結一緻,共迎挑戰,推進多邊主義和基于規則的自由貿易體系,維護地區和平穩定。
——來源:新華網
圖2: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第21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
(圖片來源:新華社申宏攝)
4.2018年11月12日,中國駐斐濟大使錢波與斐濟總理府常秘卡蘭在首都蘇瓦代表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斐濟共和國政府關于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根據備忘錄,雙方将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領域開展合作,實現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
——來源:新華社
5.2018年11月14日,中國和東盟在新加坡通過《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2030年願景》,決定構建以政治安全、經貿、人文交流三大支柱為主線,多領域合作為支撐的合作新框架,打造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
《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2030年願景》的達成,也讓中國成為第一個與東盟就中長期關系發展作出遠景規劃的對話夥伴國。柬埔寨政府發言人帕西潘評價道,這一願景是雙方在未來打造命運共同體的具體路線圖,也是雙方對建立地區持久和平與穩定、實現共同發展和分享發展成果的承諾。
回望曆史,将更加堅定未來之路。從攜手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到共同抗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中國與東盟寫下了“親望親好、鄰望鄰好”的真情故事。15年前,中國和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守望相助、共謀發展之路越走越順暢。近年來,中國更是将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落實在與東盟鄰居的交往中,雙方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為亞太區域合作樹立了典範。
中國和東盟緻力于不斷增強政治和戰略互信,已成為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堅定維護者和積極貢獻者。在中國和東盟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趨于穩定。中國和東盟今年8月就“南海行為準則”單一磋商文本草案達成一緻,充分表明了地區國家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妥善處理好南海問題。
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發展迅猛,已成為促進區域共同發展與繁榮的重要引擎和支撐。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已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當前,中國和東盟正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東盟共同體2025願景》《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等更好對接,中老鐵路、雅萬高鐵、中泰鐵路等一批基礎設施旗艦項目建設正在積極進展中。在貿易保護主義擡頭、逆全球化暗流湧動的當下,中國與東盟同意加快“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談判,向世界發出了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強烈信号。
中國和東盟還加強政策和行動協調,共同防範和應對各種安全挑戰。雙方在金融安全、海事救援、打擊恐怖主義等方面的合作卓有成效。去年10月,中國與東盟舉行海上聯合搜救演練。今年10月,中國-東盟“海上聯演-2018”海上實兵演練舉行,這是中國軍隊首次與東盟開展海上聯演。
中國和東盟創新人文交流機制和平台,人員往來空前活躍,規模不斷擴大。中國與東盟迄今已形成了以文化、旅遊、教育等為主要内容的人文交流機制。打造“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理念在中國和東盟國家中越來越深入民心,拓寬和加深人文交流成為雙方民衆迫切願望。
豐碩的合作成績令人鼓舞,新的願景帶來更大信心。《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2030年願景》的通過,必将推動中國-東盟戰略夥伴關系向更高水平發展,指引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之船行穩緻遠。
——來源:新華社
6.2018年11月12日,在李克強總理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共同見證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傅自應與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部長陳振聲分别代表兩國政府在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升級議定書》。本次《議定書》對原中新自由貿易協定的原産地規則、海關程序與貿易便利化等6個領域進行升級,還新增電子商務、競争政策和環境等3個領域,同時首次納入“一帶一路”合作,強調“一帶一路”倡議對于深化雙方全方位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目标、建立和強化互聯互通以及促進地區和平發展的重要意義。
——來源:商務部網站
(整理:李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