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評主要聚焦以下兩方面内容:
一、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發文解讀中國央行數字貨币DCEP
9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在中國金融新聞網發表題為《關于數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義分析》的文章,對中國央行數字貨币DCEP的諸多熱點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此次解讀共包含五方面主要内容:
一是指出數字人民币定位M0的背景。其表示近年來,比特币、全球性穩定币等加密資産的出現開啟了新一輪私鑄貨币、外來貨币與法定貨币的博弈,同時在網絡技術和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國家有必要利用新技術對M0進行數字化,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通用性的基礎貨币;
二是數字人民币在管理模式上将堅持央行中心化管理。此舉具有維護法定貨币地位和貨币發行權,提高支付體系效率和改善貨币政策傳導,以及維護金融穩定等多重意義;
三是數字人民币的發行和流通将按照現金進行規範管理。由于數字人民币具有數字化特征,并不完全适用實物現金流通監管規則,需拟定專門針對數字人民币的監管要求,做好數字人民币流通環境建設,以及及時完善相應法律法規;
四是數字人民币将不計付利息,且兌換流通等服務均免費。中國人民銀行将數字人民币定位為向公衆提供的公共産品,免費等舉措可節約人民币生産流通成本,減輕實體經濟負擔,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五是商業銀行将承擔向公衆兌換數字人民币的職能。具體來看,商業銀行将根據客戶信息識别強度為其開立不同類别的數字人民币錢包,進行數字人民币兌出兌回服務。同時,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的商業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及相關機構一起,在人民銀行監管下承擔數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務并負責零售環節管理,實現數字人民币安全高效運行,包括支付産品設計創新、場景拓展、市場推廣、系統開發、業務處理和運維等服務。
二、區塊鍊技術在非金融領域的重要應用
近期,區塊鍊技術在非金融領域的應用重點主要聚焦于供應鍊管理、政務管理、社會服務等,具體包括:
一是借助區塊鍊技術進行物流追蹤、溯源、防僞等供應鍊管理。較為重要的案例有:1.荷蘭大麻協會宣布推出CanCheck區塊鍊追蹤工具,供客戶追蹤大麻提取物産品從種植場到貨架的整個供應鍊流程。歐洲最大的工業大麻獨立種植商和加工商HempFlax将成為首批提供可追溯産品的公司之一;2.星巴克公司宣布允許消費者使用微軟區塊鍊解決方案追蹤咖啡來源。消費者将通過掃描咖啡包裝袋上的代碼進行防僞查詢和溯源。
二是基于區塊鍊技術進行司法、選舉、認證等領域的政務管理。較為重要的案例有:1.美國專利和商标局公布名為“安全投票系統”的新專利,該專利可實現将選民身份和選票分開,以确保選票匿名,并将選票存儲在區塊鍊中的分布式分類賬本上。美國郵政署将利用該系統确保郵寄投票的安全性;2.數據顯示,目前已有100萬韓國人放棄其實物駕照,轉而使用由韓國國家警察廳、韓國道路交通管理局以及韓國三大電信供應商聯合開發的區塊鍊數字駕照,這一比例超過了韓國總駕駛人口的3%。
三是應用區塊鍊技術改善交通、人力資源等領域的社會服務質量和效率。較為重要的案例有:1.韓國高速公路公司宣布與韓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KEB Hana銀行達成協議,将在全國高速公路上引入基于區塊鍊的收費系統,旨在于疫情期間替代基于現金或信用卡的接觸式支付方式。該項目預計将在2020年底前啟動,将連接KEB Hana銀行的智能手機銀行應用“Hana One Q”,供駕車者進行通行費支付、延期支付、通行費退款等;2.日本最大的人力資源公司之一Persol Group與日本主要的互聯網和電子公司NEC Corporation達成合作,建立了一個基于區塊鍊的招聘平台。該服務利用區塊鍊技術安全管理個人數據,防止信息僞造,确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公正性,将有助于解決日本互聯網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
半月評參考的動态消息及來源:
1. :關于數字人民币M0定位的政策含義分析
人民銀行正在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币的研發試點工作。數字人民币是由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币。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并向公衆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和硬币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我們認為,數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流通中現金(M0,下同),這一定位蘊含着豐富的理論内涵與政策選擇。
——金融時報
2.央行副行長:數字人民币不計付利息
9月14日,央行副行長在中國金融新聞網撰文稱,數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M0,是法定貨币的數字化形态,是央行向公衆提供的公共産品,不計付利息,央行也不對兌換流通等服務收費。
——每日經濟新聞
3. 央行詳解數字人民币 需拟定專門監管要求
9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撰文對諸多熱點問題予以闡述:從M0的費用體系看,數字人民币是央行向公衆提供的公共産品,不計付利息,央行也不對兌換流通等服務收費。從M0的發行模式看,應由商業銀行承擔向公衆兌換數字人民币的職能。為确保數字人民币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要審慎選擇在資本和技術等方面實力較為雄厚的商業銀行作為指定運營機構,牽頭提供數字人民币兌換服務。在央行中心化管理的前提下,兼顧穩定和創新,探索指定運營機構與其他商業銀行及機構的合作模式,共同提供數字人民币的流通服務。
——經濟參考報
4.其他消息源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撰寫的金融科技月度評論
——全球技術地圖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