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學校主頁 | 中文 | English
 
 
 
 
 
 

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評(2021年9月16日-2021年9月30日)

[發布日期]:2021-10-08  [浏覽次數]:

本期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評主要聚焦以下兩方面内容:

一、國際清算銀行聯合七大央行發布3篇關于央行數字貨币的研究報告

930日,國際清算銀行(BIS)在其官網的“研究與出版物”一欄中更新了一篇名為《央行數字貨币-執行摘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 - executive summary)的文章。BIS表示,目前其正在與美聯儲、歐洲中央銀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瑞典央行和瑞士央行這七大央行共同探索、研究零售型或通用型央行數字貨币(CBDC)。基于最新的研究進展,BIS與七大央行在執行摘要中附上了3篇詳細的研究報告,題目分别為《系統設計與互操作性(System design and interoperability)》、《用戶需求及用例(User needs and adoption)》、《對金融穩定的影響(Financial stability implications)》。

在第一篇報告中,研究團隊認為應在CBDC的系統設計中充分考慮整個生态系統的平衡及互操作性,這包括國内政府與私營企業和民衆之間實現互操作性,以及本國CBDC系統與其他國家支付系統共存共用等功能;第二篇報告則重點探讨了央行如果通過靈活的設計來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尤其是平衡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與覆蓋較小部分人口的需求。報告通過彙總以往的支付創新經驗,表明成功通常需要利用網絡效應,而不是要求用戶獲得新設備。因此,CBDC 的應用需要通過公衆咨詢來考慮多種觀點,而不是選擇“一刀切”的解決方案;第三篇報告則強調,為保證金融安全和穩定,CBDC需要仔細設計和實施,并為現有金融體系留出時間進行調整以及提供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該研究還提到私人形式貨币(如穩定币、加密貨币等)可以與各國央行發布的CBDC共存。

此外,關于未來的工作重點,BIS和七大央行組成的小組提出了3點具體方向:一是該小組将繼續對CBDC的政策制定以及技術選擇等問題進行研究,并探索已發表的三篇論文與 CBDC 研究中其他領域之間的共同點;二是繼續為有關 CBDC 和面向未來的支付系統等方面的國際工作做出貢獻,包括 G7 數字支付流、G20 跨境支付路線圖、CPMI 未來支付工作組以及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在數字貨币方面的工作;三是加強國内和國際的合作和對話,例如與包括發展中經濟體在内的其他中央銀行分享工作組的研究與見解等。

二、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币研究所所長分享關于數字人民币助力金融普惠的最新觀點

 924日,在第十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币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就數字人民币如何助力金融普惠這一問題進行了分享。其表示目前在支付普惠領域還存在着數字鴻溝,而數字人民币作為人民銀行為國内零售支付市場提供的公共産品,其初心就是推動金融普惠的發展。具體地,數字人民币在試點過程中主要從四個方面助力落實金融普惠:

一是在數字人民币設計上增強支付服務的可獲得性。數字人民币的賬戶松耦合設計,可方便偏遠地區民衆可在不持有傳統銀行賬戶的情況下開立數字人民币錢包,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央行聯合運營機構,進行無障礙設計,優化了數字人民币APP屏幕閱讀器、語音助手、對比度增強和内容放大功能,提升可訪問性,提供友好的前端交互體驗,滿足有障礙人士的需要。為緩解老年人在數字化時代面臨的不會用、不敢用電子産品的困境,還推出了數字人民币可視卡硬件産品,短期來華的非居民如果不習慣使用手機APP軟錢包,也可以使用可視卡。另外,對于通信網絡覆蓋不佳的場景,公衆可以依托雙離線功能,實現随時随地的便捷支付。未來,央行将進一步提高數字人民币的可得性,構建分布式數字身份認證體系,為更廣泛的群體提供數字金融身份識别與認證服務。

二是在數字人民币設計上緻力降低支付成本,提高可負擔性。央行不向發行層收取費用,商業銀行也不向個人客戶收取數字人民币的兌換服務費,有助于減輕實體經濟負擔,優化營商環境。在降低支付信息保護成本方面,針對公衆使用移動支付所付出的隐私成本過高的問題,數字人民币遵循“小額匿名、大額依法可溯”的可控匿名原則,高度重視個人信息與隐私保護,以滿足公衆對小額匿名支付服務需求,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緩解“隐私悖論”及社會焦慮。

三是在數字人民币設計上提升支付産品使用效率。結合數字人民币的銀行賬戶松耦合和價值特征,實現“支付即結算”,提高支付體系運轉效率,提升商戶資金周轉效率;數字人民币具備可編程屬性,可以加載智能合約用于條件支付、擔保支付等較為複雜的支付功能,為“三農”、“支微支小”等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創新賦能。比如,數字人民币加載單用途預付卡管理智能合約,有助于發卡機構提高效率、更好服務客戶,也有助于解決預付卡領域存在的挪用資金,侵害消費者權益等行業痼疾。今後,數字人民币将積極對外賦能,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參與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探索社會主體共同參與、競争選優的可持續發展模式,滿足最廣泛用戶群體和最豐富場景的金融服務産品需求。

四是在數字人民币試點中維護支付市場的公平競争。一方面,數字人民币将為不同支付服務機構的創新發展提供公平的準入機會和統一基礎設施,促進市場競争擇優;另一方面,利用數字人民币的法償地位打破支付市場中的機構壁壘、工具壁壘和平台壁壘,實現數字人民币的全場景支付,提升零售支付服務的可達性和社會總福利水平。同時,根據不同的維度劃分,數字人民币錢包有各種不同的類型,比如分級限額的不同等級錢包、不同主體開立的個人和對公錢包、不同載體的軟硬件錢包、不同權屬劃分的子母錢包等等。通過這些錢包組合,形成了數字人民币的錢包矩陣體系,為各類市場機構設計多樣化、個性化的支付産品帶來更大的創新空間,滿足市場主體多場景、差異化、特色化金融創新需求。

 

半月評參考的動态消息及來源:

1. 國際清算銀行CBDC現狀報告:涵蓋用戶需求、CBDC 設計和金融穩定性

101日,美國、歐洲、英國、瑞士、日本、加拿大和瑞典的各國央行聯合國際清算銀行BIS連發了3CBDC現狀報告,鍊得得為大家總結這3篇報告的主要内容。這3分報告主要涵蓋了用戶需求、CBDC 設計和金融穩定性問題。報告還指出,七大央行和國際清算銀行将繼續與七國集團(G7)和二十國集團(G20)國家以及新興經濟體合作,包括那些正在進行CBDC研究的國家。

——鍊得得

2.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 - executive summary

A group of seven central banks (Bank of Canada, Bank of England, Bank of Japan, European Central Bank, Federal Reserve, Sveriges Riksbank and Swiss National Bank), together with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are working together to explore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 (CBDCs) for the public (“general purpose”or “retail” CBDC).

——BIS官網(含報告原文下載地址)

3. 央行穆長春:數字人民币将推動金融普惠

924日,在第十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币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目前在支付普惠領域還存在着數字鴻溝,而數字人民币作為人民銀行為國内零售支付市場提供的公共産品,其初心就是推動金融普惠的發展。

——北京青年報

 



上一條: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評(2021年10月1日-2021年10月15日) 下一條: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評(2021年9月1日-2021年9月15日)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