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評主要聚焦以下兩方面内容:
一、央行座談會提出擴大數字人民币試點城市和地區
2022年3月31日,人民銀行召開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工作座談會,總結前期研發試點工作情況并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目前,數字人民币已在批發零售、餐飲文旅、政務繳費等領域形成一批涵蓋線上線下、可複制可推廣的應用模式,2022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場景等重大試點項目圓滿成功,參與試點的用戶、商戶、交易規模穩步增長,市場反響良好。
會議指出,随着試點測試深入推進,數字人民币研發在彰顯便捷性、優化普惠性、突出創新性、保障安全性、體現合規性、加強可持續性等方面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化研究和探索。
會議強調,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要堅持體現“人民性”,在拓展金融服務覆蓋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助力地方經濟發展,支持數字政務建設,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改善營商環境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要堅持市場化,在數字人民币發展、推廣、普及過程中,政策設計要充分激發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地方政府等各方積極性和創造性,在推動運行中要鼓勵競争。要堅持法治化,依法合規開展各項工作,前瞻性地開展法制建設,保障好數字人民币體系的安全性,把握好隐私保護和預防犯罪之間的關系,深入研究對金融體系等多方面的潛在影響。
會議要求,下一步,各有關參與方要按照“十四五”規劃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各負其責、通力協作,穩妥推進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有序擴大試點範圍,在現有試點地區基礎上增加天津市、重慶市、廣東省廣州市、福建省福州市和廈門市、浙江省承辦亞運會的6個城市作為試點地區,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在2022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場景試點結束後轉為試點地區。堅持“雙層運營”架構,充分發揮指定運營機構的優勢作用,加大試點應用和生态體系建設力度。加強安全和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和标準體系,深化理論問題研究,不斷夯實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基礎。
二、中國信通院:物聯網+金融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起,聯合了多家銀行、運營商、技術廠商共同制定的團體标準化文件《集成了5G與物聯網的抵質押物管理技術方案》正式發布,這是業界首個針對5G+物聯網智能金融應用領域的标準化文件。經過多年的實踐,物聯網技術方案不斷成熟,向着智能物聯網(AIoT)的方向升級,在金融業的應用場景也逐漸明晰,支持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創新,對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技術支撐。
該标準化文件體現了物聯網+金融的需求和市場導向。借助物聯網技術,在對抵質押物管理中可以建立起感知、邊緣處理、連接、管理平台、安全、數據對接等六方面能力,形成了完整的數字化管理方案,提升銀行抵質押物管理中的風控水平。目前,多家銀行已推進了基于物聯網的抵質押物管理方案落地,該标準化文件也是參編銀行在其實踐中提煉形成的,體現了銀行機構對物聯網方案的需求。
從政策層面來看,物聯網在金融科技政策中占據一席之地。以2022年年初央行發布的金融科技綱領性文件《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為例,在對未來4年金融科技重點任務部署中,多個任務涉及對物聯網的應用。
從技術層面看,物聯網已具備規模化應用的條件。物聯網在國内的應用已有20年曆史,目前在多個領域已形成規模化應用,這也為金融行業的應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應用成果能夠提升金融機構對物聯網技術的信任度。
從需求層面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要求使其對智能物聯網(AIoT)需求增加。當前金融業以主體信用為核心的金融服務模式存在“看不清”實體産業鍊、“摸不透”底層資産、“不信任”企業等問題,從而無法為數字時代快速發展的中小微企業提供信用憑證。而物聯網可以深入感知實體産業和企業各類資産、生産過程等數據,綜合運用區塊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形成AIoT方案,能夠實現全産業鍊封閉場景中交易的數字化、透明化,做到對中小微企業數據增信,以此為基礎可以實現金融産品創新,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半月評參考的動态消息及來源:
1.人民銀行召開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工作座談會
2022年3月31日,人民銀行召開數字人民币研發試點工作座談會,總結前期研發試點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副行長出席會議并講話。。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2.中國信通院趙小飛:物聯網+金融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當前,物聯網已向着AIoT升級,AIoT在多個行業的規模化應用積累了豐富經驗,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對于物聯網的重視程度也大幅提升,共同驅動物聯網+金融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支持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物聯網+金融的标準化建設是這一新的發展階段的重點工作,未來還需産業生态持續合作,共同促進物聯網和金融業深入融合。
——中國信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