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倫遞辭呈貨币政策去向何方,人行嚴監管金融創新前途未蔔
【高層言論】
編者按:作為現任美聯儲主席,耶倫選擇在任期結束時從美聯儲“裸辭”的行為發出了非常強烈的信号,這也為美聯儲未來的貨币政策走向帶來了較大的不确定性。美聯儲的獨立性和政策的連續性将受到影響,各國央行在貨币政策的制定中更加傾向于保持觀望的姿态。全球央行“貨币政策正常化”的趨勢可能被迫延緩,這對中國央行的宏觀環境的預判也提出了更大的挑戰。
1. 2017年11月20日,美聯儲主席耶倫正式向美國總統特朗普遞交辭呈。耶倫在辭職信中表示,一旦鮑威爾就任美聯儲主席她就會離職,同時還将辭去美聯儲理事職務,這意味着耶倫提前6年辭去美聯儲理事職務。
——來源:證券時報網

圖1:美聯儲主席耶倫
(圖片來源網絡)
2. 近日,中國外儲管理體制改革呼聲再起。中國人民銀行參事盛松成認為,貨币投放取決于央行的貨币政策,服務于國家經濟發展。外彙占款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抵消,并不存在綁架基礎貨币投放的問題。
——來源:網易财經
3. 2017年11月25日,歐洲央行發布聲明稱,歐元區銀行需要準備好适應新的會計準則(IFRS 9),并做好資産減值準備。今年第一季度,部分已根據IFRS 9做出調整的大型銀行的普通股一級資本減少了約40個基點。如果銀行規模較小,适用标準為 59個基點。
——來源:每經網
4. 2017年11月25日,日本央行委員鈴木人司表示:負利率政策對銀行利潤産生重大影響;如果銀行的财務狀況不佳,貨币政策可能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來源:新浪财經
5. 2017年11月23日,挪威央行表示,挪威的石油基金應撤出對油氣領域的投資,以保護該國财富不受油價永久性下跌影響。
——來源:華爾街日報
6. 根據塔新社報道,俄羅斯央行首席副主席Sergey Shvetsov表示金磚國家正在讨論建立單一黃金交易體系的可能性。他稱,基于倫敦的體系随着新貿易樞紐的崛起變得不再适用,金磚國家嘗試在雙邊協議的角度探讨新的方法。
——來源:黃金網
7. 在巴塞爾舉辦的會議上,兼任瑞士國家銀行(SNB)主席和國際中央銀行僞造防治組(CBCDG)主席的Thomas Jordan表示,各國央行正在密切關注加密貨币問題,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多地将其視為一種投資,而不是一種貨币。Jordan指出:“我們要知道,這并不是一種技術問題,而是誰能獲得央行資金以及以何種方式獲得的問題。截止目前,很多問題還有待解決。”
——來源:共享财經

圖2:瑞士國家銀行主席Thomas Jordan
(圖片來源網絡)
【政策取向】
編者按:随着美聯儲“三叉戟”未來相繼退場,全球央行“貨币政策正常化”的趨勢再度放緩。雖然美聯儲内大多數官員仍然支持加息進程,歐洲央行在推出量化寬松的進程上重新回歸保守姿态。目前各國央行在加息進程上普遍采取“說多做少”的策略,一方面是在等待美聯儲貨币政策路徑的明确,另一方面也是為本國留下更多的主動性。因此,美聯儲十二月的利率決議将尤為重要。
1. 2017年11月22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布了上月貨币政策例會紀要。這份10月31日至11月1日貨币政策例會紀要顯示,多數美聯儲官員認為,自9月貨币政策例會以來,美國經濟形勢和就業市場前景基本未變。但會議紀要也顯示,有美聯儲官員表示,是否支持近期加息取決于未來的經濟數據能否增強他們對美國通脹率升至2%目标的信心。另有幾名美聯儲官員認為應推遲加息,直到未來信息确認通脹率向2%目标靠攏。
——來源:新華網

圖3:美聯儲辦公大樓
(圖片來源網絡)
2. 2017年11月23日,歐洲央行公布了10月25-26日貨币政策會議的紀要,紀要顯示,歐洲央行不願過早宣布量化寬松結束日期,因這可能導緻市場參與者提前調整價格,引發金融狀況扭曲。不少官員就去除前瞻指引與通脹上升的關系産生了分歧,讨論了更短或更長的QE期限,但延長9個月是一緻共識,歐洲央行官員擔心市場可能期待将QE延長的更久。
——來源:中金網
【關鍵數據】
編者按:從各國公開的經濟數據來看,全球正處于緩慢複蘇的周期進程。各國央行在加息進程上維持保守的姿态,這說明各國央行主要的關注點仍然是經濟增長,而各國普遍低迷的通脹也使得各國央行有較大的主動性。但是,不同于其他國家“說多做少”的策略,中國央行在高層定調的基礎上,已經先于美聯儲進行了一輪以“去風險”為主要目的的貨币緊縮,主動釋放了較大的風險。這也使中國在未來不可避免的“貨币政策正常化”的加息周期中保持較高的主動性。
1. 中國央行本周淨投放1,500億元,較上周逾8,000億的投放規模大幅縮水。面對周中資金面緊張,央行淨投放顯示一定的維穩姿态,但規模有限,又與中性的貨币政策基調一緻。
結合三季度貨币政策執行報告來看,市場人士認為,央行還将繼續“削峰填谷”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加強與去杠杆的配合。
——來源:中金網
2. 2017年11月25日,哥倫比亞央行将基準利率從5.00%下調至4.75%。
——來源:新浪财經
3. 2017年11月20日,巴西央行發布的經濟活動指數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巴西經濟環比增長0.58%。巴西央行表示,巴西經濟已連續三個季度出現環比增長。該國經濟今年第一季度環比增長1.1%,第二季度增長0.39%。
——來源:新華網

圖4:巴西央行
(圖片來源網絡)
【熱點問題】
編者按:中國金融系統的金融創新素來有“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特征,而在金融工作會議和十九大對金融領域的“嚴監管”進行定調之後,一行三會密集出台的各項監管措施已經對市場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在全球央行即将步入加息周期之際,以嚴監管帶來的金融風險釋放确實在短期有着很大的好處,但長期來看金融系統的發展也因此受到較大的傷害。從監管者的角度出發,如何把握穩定和發展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設置嚴監管下的市場緩沖,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
1. 2017年11月21日,央行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無證經營支付業務整治工作的通知》(銀辦發[2017]217号文),指出将加大對無證支付機構的整治和處罰力度。 《通知》顯示,将堅決切斷無證機構的支付業務渠道,遏制支付服務市場亂象,整肅支付服務市場的違規行為。将從嚴懲處違規為無證機構提供支付服務的市場主體,堅決整治嚴重幹擾支付服務市場秩序的行為,規範支付業務活動,從根源上淨化支付服務市場環境。
——來源:中國支付網
2. 2017年1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經濟日報》刊發署名文章《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 》。在他看來,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标志着我國市場準入管理從以正面清單為主向以負面清單為主的全面轉型,打破各種形式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壘,實現“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從而真正将“剩餘決定權”賦予市場主體,體現出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重大轉變。
——來源:經濟日報

圖5: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
(圖片來源網絡)
3. 2017年11月20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三屆上海支付清算發展論壇上,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強調了中國金融業建設試錯機制的重要性。對于近年來國内金融創新的發展,業内有“一放就亂,一抓就死”的說法,李偉認為,應加快搭建一塊“試驗田”作為緩沖,以便金融科技走入市場前進行小範圍驗證。
——來源:财新網
(整理:何山 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