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動态第1期(2017年11月26日-2017年12月2日)
現金貸監管落地,暴力催收成往事;比特币屢創新高,三大央行齊發聲
【高層言論】
點評:在十九大成功召開之後,中國金融領域的嚴監管工作正式駛入了“快車道”。新的“一委一行三會”以極高的效率推出了一系列監管措施,對資管業務、網上支付、信用征集、現金貸催收等衆多風險集中領域進行了規範監管,使中國金融領域的系統性風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一系列監管文件的密集出台反映出了此次中央對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的重視,而随着種種金融亂象得到整治,中國的金融系統也會越來越标準化和規範化,為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強的支持與動力。
1. 2017年11月29日,美國白宮宣布,總統特朗普提名卡耐基梅隆大學經濟系教授馬爾文·古德弗蘭德(Marvin Goodfriend)出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理事。古德弗蘭德是一位備受尊敬的貨币經濟學家,曾在裡士滿聯儲銀行擔任研究主管。他目前是獨立經濟學家小組——影子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成員。
如果古德弗蘭德的人事案獲得美國國會參議院确認,他将填補2014年辭職的拉斯金(Sarah Bloom Raskin)留下的空缺,在2018年2月1日上任,任期14年。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1:卡耐基梅隆大學經濟系教授Marvin Goodfriend
(圖片來源網絡)
2. 近日,央行已決定由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成立個人信用信息平台,今年年底就會正式批準籌建。該平台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蓋到的個人客戶金融信用數據納入,構建一個國家級的基礎數據庫,實現行業的信息共享,以有效降低風險成本。
——來源:杭州日報
3. 2017年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下發《關于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确統籌監管,開展對網絡小額貸款清理整頓工作。《通知》明确,依法接受準入管理,未依法取得經營放貸業務資質的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經營放貸業務;借款人綜合資金成本應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間借貸利率的規定;不得以任何方式誘緻借款人過度舉債,陷入債務陷阱;不得通過暴力、恐吓、侮辱、诽謗、騷擾等方式催收貸款;不得以“大數據”為名竊取、濫用客戶隐私信息等。
——來源:每經網
4. 近期,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在舊金山聯儲發表了英文演講。他認為,“當更低的經濟增速是因為潛在産出下降,而不是産出缺口擴大,那麼過度刺激性的宏觀政策隻會導緻更嚴重的失衡。”他稱,當前中國的貨币政策不宜過緊也不宜過松。此外,他認為未來對資本流動的管理至關重要。央行應該通過“三支柱”來維持宏觀經濟均衡:提高彙率靈活性,改進跨境資金流動的宏觀審慎政策框架,強化全球貨币政策協調。
——來源:新浪新聞
5. 2017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法蘭西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在中法第五次高級别經濟财金對話期間,聯合舉辦第四屆中法金融論壇。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出席會議并緻辭。易綱強調,中法加強金融合作将對促進全球經濟增長與穩定、改善全球經濟治理發揮重要作用。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圖2: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
(圖片來源網絡)
6. 匈牙利央行行長毛托爾奇·捷爾吉日前在布達佩斯舉行的“匈牙利與人民币國際化”國際學術研讨會上表示,人民币國際化對匈牙利很重要。捷爾吉說,匈牙利央行與中國-中東歐研究院在人民币國際化領域開展合作研究,将會進一步推動在匈牙利的人民币國際化進程。
——來源:東方财富網
7. 2017年11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已續簽一份為期3年的貨币互換協議。協議規模為4000億元人民币,與先前的協議相同,相當于4700億港元。雙方認為,貨币互換協議的續簽有利于維護兩地和區域金融穩定,便利兩地貿易和投資,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币市場發展。
——來源:新浪網
【政策取向】
點評:美聯儲主席耶倫和理事鮑威爾同時對十二月的加息做出暗示,極大地提高了美聯儲十二月份加息的概率。而通過美聯儲持續的前瞻性指引,加息對市場的影響已經逐漸被市場消化。可以肯定的是,美聯儲“貨币政策正常化”的大方向一直沒有改變,而随着美聯儲加息過程的逐漸深入,各國央行将不得不跟随美聯儲退出寬松的貨币政策。韓國央行跟随美聯儲加息是一個明顯的信号,并且随着全球經濟的複蘇,會有更多國家的央行跟随美聯儲走上“貨币政策正常化”的路徑。
1. 2017年11月28日,美聯儲理事傑羅姆·鮑威爾在參議院一委員會為他舉行的提名确認聽證會上表示,目前的情況支持美聯儲在12月12日至13日的會議上将基準聯邦基金利率再次上調0.25個百分點。鮑威爾告訴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他認為美聯儲在下次會議上加息的理由已十分充分,但警告稱在那次會議前不會做出任何最終決定。
——來源:參考消息網

圖3:美聯儲理事鮑威爾
(圖片來源網絡)
2. 2017年11月29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珍妮特·耶倫在參加美國國會聯合經濟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由于美國經濟增長基本符合預期,美聯儲将繼續堅持目前漸進式提高聯邦儲備基金利率的做法。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4:美聯儲主席耶倫漫畫
(圖片來源網絡)
3. 2017年11月30日,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卡普蘭(Robert Kaplan)表示,眼下決策者正面臨經濟處于或接近充分就業環境下低通脹的挑戰,美聯儲應當逐步、耐心地提高利率。卡普蘭稱,“美聯儲面臨的最大事項是我們正處于或接近充分就業,就業不足率處于衰退前水平。不過,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參與率是最擔心的問題,勞動力參與率可能降至60%以下。
——來源:和訊網
4. 2017年12月1日,聖路易斯聯儲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警告稱,如果美聯儲繼續以政策制定者目前的意願繼續快速加息,将出現一個關鍵的“熊市信号”,并呼籲他的同行采取更謹慎的貨币政策。
布拉德表示,随着美聯儲采取的行動,在一年之内短期利率可能會高于長期利率:這會讓國債收益率曲線反轉,通常被視為經濟疲軟的信号。
——來源:中金在線
5. 2017年11月30日,韓國央行在明顯經濟複蘇中,決定提高利率。将基準利率從曆史低位1.25%上調至1.5%,這标志着韓國央行從2011年6月以來第一次采取貨币緊縮措施。
——來源:投資快報
6. 2017年11月28日,英國央行表示,英國的銀行業者可能低估了金融科技企業對銀行業的威脅。英國央行稱,接受測試的銀行認為,即便不對業務模式做出重大調整或承擔更大風險,他們也可以應對長期的低增長和來自金融科技企業的競争。但央行稱,金融科技的興起對銀行業務模式的影響程度可能比銀行自己預期的更大更快。
——來源:富寶資訊
7. 2017年11月29日,歐洲央行發布金融穩定報告顯示,經濟複蘇、貨币政策令歐元區債務水平可持續性更高,預計資産價格将大規模修正,銀行盈利性面臨風險,全球風險可能引發金融資産市場修正,對金融穩定造成負面影響,利率上升可能引發對償債能力的擔憂。此前歐元區發布數據顯示,11月經濟景氣指數 114.6,工業景氣指數 8.2,企業景氣指數 1.49,服務業景氣指數 16.3.
——來源:東方财富網
【關鍵數據】
點評:在各國經濟數據的支持下,全球經濟複蘇的進程已經越來越明顯。美國經濟增長創下2014年三季度以來最大增速,韓國經濟的環比增幅也創下7年來的新高。經濟的複蘇必然導緻危機時啟用的“極度寬松政策”難以為繼,“貨币政策正常化”也将是各國央行貨币政策的必然趨勢。中國人民銀行雖然沒有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但通過調節市場化的常備借貸便利以及中期借貸便利,中國實際上也已經跟随美聯儲進入了“貨币政策正常化”的趨勢。
1. 2017年11月29日,美國商務部發布的修正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按年率增長3.3%,為2014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快增速,同時也是美國經濟自2014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個季度增幅不低于3%。同日,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國會作證時指出,在全球經濟複蘇的大背景下,美國經濟今年增速加快,美聯儲得以繼續加息。
——來源:東方财富網
2. 央行本周950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到周五分别到期1400億元、2500億元、2400億元、2800億元和400億元。無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
——來源:中國金融信息網
3. 2017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為滿足金融機構臨時性流動性需求,2017年11月,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共241.76億元,其中隔夜6.30億元、7天158.46億元、1個月77.0億元。11月末常備借貸便利餘額為190.57億元。同時,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4040億元,期限1年,利率為3.2%。11月末中期借貸便利餘額為44205億元。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4. 2017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稱,2017年11月,人民銀行對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三家銀行淨增加抵押補充貸款共468億元,11月末抵押補充貸款餘額為26217億元。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5. 2017年12月1日,韓國銀行(央行)發布數據,初步核實2017年第三季度韓國國内生産總值(GDP)為392.5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币2.39億元),環比增長1.5%,同比增長3.8%。環比增幅較初估值提高0.1個百分點,創7年來新高,同比增幅為14個季度來的最高。
——來源:環球網
【熱點問題】
點評:在各國央行紛紛負面評價比特币的同時,比特币近期逆勢大漲,價格最高突破1.1萬美元的大關。在此背景下,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首次同時針對比特币發聲,普遍對這一非官方貨币進行嚴厲打壓。随着美、英、歐三大央行的明确表态,各國央行對比特币的看法已經基本達成一緻,即不承認這一非官方的數字貨币,同時緻力于推出自己的官方數字貨币。貨币發行具有很強的政治效應,非官方的比特币必然會遭到各國政府的嚴厲反對,而率先攻下數字貨币這一高地的央行,在政治和經濟方面也将受益匪淺。
1. 2017年11月29日,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表示,美聯儲開始考慮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币。納斯達克交易所計劃在2018年推出基于比特币的期貨合約,這使之成為美國第三家進軍加密貨币市場的交易所。此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表示,今年四季度推出比特币期貨産品。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2. 2017年11月30日,美聯儲官員Randal Quarles稱,比特币等數字貨币的安全性可能不足以讓公衆普遍使用,表明美聯儲對這一火爆的虛拟貨币的擔憂加劇。Quarles在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舉辦的一個金融科技會議上發表講話稱,雖然這些數字貨币在目前的使用水平上可能不會構成重大擔憂,但如果普遍使用,可能造成更嚴重的金融穩定性問題。Quarles在講話中表示,支付處理的創新應由傳統金融機構來進行,包括通過創建更快速的零售支付系統。
——來源:鳳凰國際
3. 2017年11月30日,英國央行(BOE)副行長Jon Cunliffe警告道,投資者應當對比特币暴漲感到警惕。Cunliffe稱,比特币不足以撼動經濟,不過投資者最好三思而後行。Cunliffe還稱,人們必須意識到比特币不是法定貨币,沒有政府為其背書。他認為比特币更像是一種商品而非貨币。
——來源:FX168财經網
4. 2017年11月30日,歐洲央行(ECB)執委莫爾許表示,不支持這類數字貨币,但他敦促商業銀行提供替代選擇。他在羅馬參加一次活動時表示。“銀行業需要盡快采取即時支付,讓公衆除了談論數字貨币所謂的創新之外有别的談資。”
——來源:中國電子銀行網
5. 2017年12月1日,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暨法國央行總裁維勒魯瓦德加洛表示,比特币是一種投機資産,并不是貨币,投資人要自擔風險。
——來源:路透中文網
(整理:何山 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