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動态周評
時間:2019年9月1日-2019年9月7日
總第97期,2019年第36期
【标題】:央行将“全面+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
【摘要】:金融委召開全國金融形勢通報和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财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
【高層言論】
編者按:本周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全國金融形勢通報和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金融機構要強化主體責任,一手抓服務實體經濟,一手抓風險化解,克服順周期思維,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别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對産品有市場、有效益、管理好但資金緊張的企業積極予以信貸支持,與實體經濟同舟共濟。
1.2019年9月5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全國金融形勢通報和工作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李克強總理要求,通報形勢,交流經驗,研究部署金融領域重點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出席會議并講話。
劉鶴指出,黨的十九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金融委成員和協作單位主動擔當作為,各地方大力配合,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宏觀政策有效實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加強,金融秩序有所好轉,金融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當前,國内外經濟金融面臨新形勢,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要增強憂患意識,善于化危為機,認真辦好自己的事,促進經濟金融穩健運行。我國經濟基本面長期向好,居民儲蓄率高,微觀基礎充滿活力,重要金融機構運行穩健,宏觀政策工具充足,監管體制機制健全,防範化解風險經驗豐富,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有條件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
劉鶴強調,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金融委統一指揮協調下,壓實金融機構、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門的責任,做好各項金融工作。金融機構要強化主體責任,一手抓服務實體經濟,一手抓風險化解,克服順周期思維,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别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信貸投放力度,對産品有市場、有效益、管理好但資金緊張的企業積極予以信貸支持,與實體經濟同舟共濟;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完善公司治理,加強内部管理,強化激勵約束機制,鼓勵擔當、創新和風控,對真正支持實體經濟的要加大獎勵力度。地方政府要強化屬地風險處置責任和維穩第一責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意識,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有效打擊各類非法金融活動,防止發生群體性事件;完善地方金融監管體制,建立風險管控長效機制。金融管理部門要強化監管責任,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下大力氣疏通貨币政策傳導機制,加強金融與财政政策配合,支持願意幹事創業、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地區和領域加快發展;支持銀行更多利用創新資本工具補充資本金,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制造業、民營企業中長期融資;穩妥化解局部性、結構性存量風險;加快補齊監管制度短闆,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持,落實好各項開放舉措,以開放促進改革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
劉鶴指出,各地區、各部門及各金融機構要牢記初心使命,勇于擔當,狠抓落實,紮紮實實做好各項金融工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營造良好的經濟金融環境。
——來源:中國政府網
2.2019年8月3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召開會議,研究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等問題,部署有關工作。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金融委成員單位及相關單位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形勢總體穩定,金融體系運行平穩健康,各類風險總體可控。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大宏觀經濟政策的逆周期調節力度,下大力氣疏通貨币政策傳導。繼續實施好穩健貨币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實施積極的财政政策,把财政政策與貨币金融政策更好地結合起來。金融部門繼續做好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相關工作。充分挖掘投資需求潛力,探索建立投資項目激勵機制,支持願意幹事創業、敢于擔當、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地區和領域加快發展。高度重視基礎設施、高新技術、傳統産業改造、社會服務等領域和新增長極地區的發展。鼓勵銀行利用更多創新型工具多渠道補充資本,真正落細落實盡職免責條款,有效調動金融機構業務人員積極性,大力支持小微企業,全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會議強調,要通過深化金融改革提供機制保障,提供動力支持,多用改革的辦法解決問題。要做好今後一段時期金融體制改革的整體謀劃,進一步擴大開放,完善治理結構,提高金融體系的适配性。要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堅持穩中求進,以科創闆改革為突破口,加強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完善基礎制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紮實培育各類機構投資者,為更多長期資金持續入市創造良好條件,構建良好市場生态,增強資本市場的活力、韌性和服務能力,使其真正成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會議強調,要大力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加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強化法律責任追究,大幅提高違法成本,嚴厲查處近來出現的各種欺詐違法案件,為滿足人民群衆财富保值增值等多元訴求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态。
——來源:中國政府網
3.2019年9月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要求,“要加快發行使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帶動有效投資支持補短闆擴内需,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李克強指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一方面要繼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另一方面也要采取措施穩定有效投資。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這一發展階段決定了我們在基礎設施、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闆,特别是人均基礎設施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差距。
當天會議确定,根據地方重大項目建設需要,按規定提前下達明年專項債部分新增額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見效,并擴大使用範圍,重點用于鐵路、軌道交通、城市停車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城鄉電網、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等能源項目,農林水利,城鎮污水垃圾處理等生态環保項目,職業教育和托幼、醫療、養老等民生服務,冷鍊物流設施,水電氣熱等市政和産業園區基礎設施。專項債資金不得用于土地儲備和房地産相關領域、置換債務以及可完全商業化運作的産業項目。将專項債可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明确為符合上述重點投向的重大基礎設施領域。以省為單位,專項債資金用于項目資本金的規模占該省份專項債規模的比例可為20%左右。
李克強明确要求,要加強項目管理,防止出現“半拉子”工程。按照“資金跟項目走”的要求,專項債額度向手續完備、前期工作準備充分的項目傾斜,優先考慮發行使用好的地區和今冬明春具備施工條件的地區。各地和有關部門要加強項目儲備,項目必須有收益,要優選經濟社會效益比較明顯、群衆期盼、遲早要幹的項目,同時也要防止一哄而上,确保項目建設取得實效。
——來源:中國政府網
4.2019年9月4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把做好“六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當天會議部署精準施策加大力度做好“六穩”工作。總理指出,上半年我國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态勢。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國内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增強緊迫感,主動作為,把做好“六穩”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圍繞辦好自己的事,用好逆周期調節政策工具,在落實好已出台政策基礎上,梳理重點領域關鍵問題精準施策。
李克強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必須紮實有效推進工作,決不能幹好幹壞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不辜負人民的厚望,确保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任務。”
李克強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發展的優先目标。當前做好‘六穩’工作,首先要多措并舉穩就業。”
“我們出台的一系列穩就業政策,特别是加大穩崗力度措施,總體看實施效果良好,但步伐有待加快。有關部門要及時總結經驗,加大引導力度。”總理說,“我到地方考察時了解到,技工院校強烈希望進入各地統一的招生平台。對此,有關部門要抓緊協調推進。這不僅有利于加快培養更多技能型人才,也有利于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
當天會議決定,抓緊推進高職院校擴招100萬人和運用100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結餘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研究進一步增加高職、技校招生規模和技能培訓資金規模。
李克強要求:“當前要着眼補短闆、惠民生、增後勁,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積極的财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币政策要配合發力。”
“要讓企業輕裝上陣,政府須過緊日子。”他說,“減稅降費政策無論如何不能打折扣,要讓市場主體有實實在在的感受,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
當天會議決定,要切實落實簡政減稅降費措施,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着眼補短闆、惠民生、增後勁,進一步擴大有效投資,今年限額内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發行完畢,10月底前全部撥付到項目上,督促各地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堅持實施穩健貨币政策并适時預調微調,加快落實降低實際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時運用普遍降準和定向降準等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将資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别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對于出台的各項措施,各部門要多思考、多調研、多比較,更加精準發力。”李克強最後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壓實責任,增強做好‘六穩’工作的合力,确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來源:中國政府網
【政策取向】
編者按:本周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内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以降低貸款實際利率。
1.2019年9月6日消息,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财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
在此之外,為促進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再額外對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内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将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兼顧内外平衡,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适宜的貨币金融環境。
附: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1)此次降準釋放多少資金?
答: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其中全面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定向降準釋放資金約1000億元。财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的法定準備金率為6%,是金融機構中最低的,已處于較低水平,因此此次全面降準不包含這三類金融機構。
(2)降準是否意味着穩健貨币政策取向發生改變?
答:此次降準與9月中旬稅期形成對沖,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将保持基本穩定,而且定向降準分兩次實施,也有利于穩妥有序釋放資金。因此,此次降準并非大水漫灌,穩健貨币政策取向沒有改變。
(3)此次降準如何支持實體經濟?
答:此次降準釋放資金約9000億元,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還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以降低貸款實際利率。定向降準是完善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三檔兩優”政策框架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服務基層的城市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的支持力度。這些都有利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來源:人民銀行網址
2.2019年9月4日,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不論是在營的還是已退出經營的P2P網貸機構,均将全面接入征信系統,網貸領域失信人或将面臨提高貸款利率、限制提供貸款等懲戒措施。
近年來,部分借款人借機惡意逃廢債、逾期不還款,加劇了P2P網貸行業風險。為加大P2P網貸領域借款人失信懲戒力度,保護出借人利益,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日前下發了《關于加強P2P網貸領域征信體系建設的通知》。
通知提出,支持在營P2P網貸機構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運行機構、百行征信等征信機構。征信機構需依法合規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對外提供信用信息,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
“多頭借貸和惡意逃廢債是困擾P2P網貸行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此舉可以降低網貸機構的風控成本和運營成本,保護出借人權益。”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認為,接入征信系統對借款人有威懾和懲戒作用,會提高其償債意願。
盡管近兩年網貸平台撮合的交易利率有所下行,但仍有部分平台推出高收益的借款項目。依據相關法律規定,民間借貸年利率超24%,法院将不予保護。
因此,在P2P網貸機構向征信機構報送的相關信用信息中,通知明确提出要上報所撮合網貸交易的利率信息。利率超過人民法院支持的借貸利率的,信息主體有權提出異議,要求更正。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以來,已有不少網貸機構退出,而一些借款人趁勢打起“逃廢債”的主意,損害了出借人權益。對此,通知提出,對已經退出經營的P2P網貸機構,仍将收集、篩選相關失信信息并轉送征信機構。
其實,此前已有多批網絡借貸平台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以及出險網貸機構“跑路”高管人員名單,納入央行征信系統和百行征信系統。
為加大對網貸領域失信人的懲戒力度,通知提出,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保險機構對P2P網貸領域失信人提高貸款利率和财産保險費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貸款、保險等服務。同時,鼓勵各地依法建立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對失信行為加大社會懲戒力度。
中國人民大學未來法治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楊東表示,網貸機構加速接入征信系統,有利于網絡借貸平台的良性退出,全面提升網貸行業從業者和借款人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推動行業穩定健康發展。
——來源:新華網
3.2019年9月6日,央行正式發布《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下稱《規劃》)。《規劃》提出三年發展目标: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四梁八柱”,進一步增強金融業科技應用能力,實現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協調發展,明顯增強人民群衆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金融産品和服務的滿意度,使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居于國際領先水平。
《規劃》同時确定了六方面重點任務,包括:加強金融科技戰略部署、強化金融科技合理應用、賦能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增強金融風險技防能力、加大金融審慎監管力度、夯實金融科技基礎支撐。
具體來說,我國金融科技的發展目标包括:金融科技應用先進可控、金融服務能力穩步增強、金融風控水平明顯提高、金融監管效能持續提升、金融科技支撐不斷完善、金融科技産業繁榮發展。
對于發展金融科技的重要意義,《規劃》指出,金融科技将成為推動金融轉型升級的新引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途徑、促進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機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新利器。
在加強金融科技戰略部署方面,《規劃》要求,金融機構要在年報及其他正式渠道中真實、準确、完整地披露用于創新性研究與應用的科技投入情況以及科技人員數量與占比,要求金融機構合理增加金融科技人員占比。
而在體制機制的優化方面,《規劃》提出,提高跨條線、跨部門協同協作能力,加快制定組織架構重塑計劃,依法合規探索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創新模式,切實發揮科技引領驅動作用。
《規劃》表示,助推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在切實保障個人隐私、商業秘密與敏感數據前提下,強化金融與司法、社保、工商、稅務、海關、電力、電信等行業的數據資源融合應用。同時,将加快雲計算金融應用規範落地實施。
關于人工智能的金融應用,《規劃》表示,圍繞運用人工智能開展金融業務的複雜性、風險性、不确定性等特點,整合多學科力量加強人工智能金融應用相關法律、倫理、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建立人工智能金融應用法律法規、倫理規範和政策體系。
《規劃》中提出,探索人臉識别線下支付安全應用,借助密碼識别、隐私計算、數據标簽、模式識别等技術,利用專用口令、“無感”活體檢測等實現交易驗證,突破1:N人臉辨識支付應用性能瓶頸,由持牌金融機構構建以人臉特征為路由标識的轉接清算模式,實現支付工具安全與便捷的統一。
——來源:新華網
【關鍵數據】
編者按:本周中國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會議認為,二季度保險業總體運行平穩,業務穩中有進,杠杆率穩中有降,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區間,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穩定,風險總體可控。同時,由于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國内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保險業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
1.2019年9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稱,當前,我國銀行業和保險業運行穩健,風險總體可控,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有效提升。
進一步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前7個月,用于實體經濟的人民币貸款增加10.8萬億元,同比多增7798億元,重點支持基礎設施、高新技術、傳統産業改造、社會服務等領域。前7個月基礎設施行業貸款、制造業貸款、居民服務及科教文衛貸款、信息技術服務業貸款分别增加1.7萬億元、5021億元、2245億元、1001億元。着力緩解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6.5%,綜合融資成本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繼續做好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相關工作,銀行保險機構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餘額超過7.3萬億元,占全部專項債餘額的比重超過80%。保險業充分發揮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今年以來已累計為全社會提供風險保障金額3849萬億元,賠付支出7254億元。
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防控。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總體穩定。商業銀行流動性整體平穩,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覆蓋率、淨穩定資金比例分别達到55.8%、140.2%、122.1%,中小銀行主要流動性指标整體滿足監管要求。持續整治金融市場亂象,風險由發散趨于收斂。前7個月,共處罰銀行保險機構1239家次、責任人1664人次,罰沒款合計5.94億元。
風險抵禦能力保持穩定。7月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188.1%,較上年同期上升10.3個百分點。利用更多創新型工具多渠道補充資本,商業銀行今年以來共發行無固定期限債券和二級資本債超過7000億元,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夯實風險抵禦能力。目前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達到14.12%,較上年同期上升0.58個百分點。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245.3%,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233.4%,均保持在合理區間。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2.2019年9月6日消息,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工作會議,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主持會議。會議分析研究了2019年第二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審議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和對部分公司的監管措施,部署下一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和風險防控工作。
會議指出,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2019年二季度末,納入本次會議審議的178家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7%,較上季度上升1.7個百分點,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4.8%,較上季度上升1.4個百分點;财産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别為278.8%、240.1%和309.9%。經審議,105家保險公司在風險綜合評級中被評為A類公司,68家被評為B類公司,2家被評為C類公司,2家被評為D類公司。
會議認為,二季度保險業總體運行平穩,業務穩中有進,杠杆率穩中有降,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區間,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穩定,風險總體可控。同時,由于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國内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保險業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
會議強調,中國銀保監會将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增強憂患意識,把握長期大勢,加強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和風險防控,推動保險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銀保監會網址
3.2019年9月2日到9月6日,人民銀行進行了多筆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具體表1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熱點問題】
編者按:本周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财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同意10月初在華盛頓舉行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别磋商,此前雙方将保持密切溝通。工作層将于9月中旬開展認真磋商,為高級别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做好充分準備。雙方一緻認為,應共同努力,采取實際行動,為磋商創造良好條件。
1.2019年9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财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同意10月初在華盛頓舉行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别磋商,此前雙方将保持密切溝通。工作層将于9月中旬開展認真磋商,為高級别磋商取得實質性進展做好充分準備。雙方一緻認為,應共同努力,采取實際行動,為磋商創造良好條件。商務部部長鐘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甯吉喆等參加通話。
——來源:中國政府網
2.2019年9月2日,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委員伊夫·默施表示,臉書公司計劃發行的加密數字貨币Libra看似“迷人”,但并不可靠。
默施當天在歐洲中央銀行系統的一場會議上指出,Libra可能削弱歐洲央行對歐元的掌控,影響歐元區銀行流動性,進而危害貨币政策傳導機制,還可能侵蝕歐元的國際地位。
默施強調,貨币是一種公共商品,與國家主權緊密關聯。隻有得到獨立、負責且有公信力的機構支撐,貨币才能激發人們的信任感并實現其關鍵的經濟社會功能。
他還說,中央銀行對新貨币形式的态度會随着時間而變化,歡迎貨币領域的技術創新,并将探索更多有益創新。
臉書今年6月宣布将發行Libra,引發市場關于其可靠性、波動風險和數據安全等方面的熱議。
——來源:新華網
(整理: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