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學校主頁 | 中文 |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教師觀點>>正文
 
 

入世十年以來中國金融業發展的成效、機遇與啟示

[發布日期]:2011-12-12  [浏覽次數]:

自加入WTO以來,中國金融業發展與對外開放的宏觀政策和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目标相一緻,金融業發展融入了新的管理理念與技術,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的現代金融體系。作為金融業的三大支柱,中國的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金融危機以來,國際和國内的經濟形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中國金融業在面臨着諸多機遇的同時,也必須做出衆多的改變與調整以求得更好的發展。

入世十年以來中國金融業改革發展成效

銀行業步履穩健

按照開放程度不同,入世以來中國銀行業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01年底到2006年底,在這一為期五年的過渡階段,中國銀行業開始按照入世時的承諾,積極主動地實施各項自主開放措施,穩步實施對外開放。第二階段為 2006 年底以後至今。這一階段,過渡期結束,中國取消了對外資銀行經營的地域限制、客戶限制和其他非審慎性限制,在承諾基礎上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人民币業務對外資銀行全面開放。在兩步走的主基調上,中國銀行業步履穩健,取得了全方位的發展。(1)建立多層次銀行體系。入世以來,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陸續完成股改,九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以北京銀行為首的城市商業銀行成功上市,國家開發銀行商業化改革帷幕拉開。截至 2010 年年底,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法人機構3,769家,營業網點19.6萬個,資産總額高達95.3萬億元。(2)轉變銀行業經營模式。近年來,随着國際國内金融競争的日益激烈,中國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的趨勢日益明顯,金融業出現了銀行、證券、保險三業相互滲透、共同發展的趨勢,貨币市場與資本市場開始出現接軌,一些大型銀行正不斷地向證券、保險領域擴張。(3)銀行業監管體制不斷健全。從2003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成立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出台,到近年來涉及銀行資本充足率、流動性風險管理、理财産品經營、中小企業貸款、外部信用評級等衆多規範性文件的頒布,都意味着中國銀行業的監管體制的不斷加強。

證券業規範性加強

入世十年以來,随着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證券公司在定向增資、上市融資、引入戰略投資者、增加公積金和風險準備金等政策支持下,不斷充實資本,完善資本補充機制,加速行業整合和外延式發展。中國證券業在行業規模、産業結構布局、治理方法和監管制度等方面基本具備了一個相對完整的現代金融行業形态。2010年底,中國106家證券公司淨資産5674億元,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1076萬億元,實現利潤784億元。(1)形成基本完善的業務結構。目前,中國證券業已經形成了保薦上市、證券承銷、證券經紀和财務顧問等證券産品供給的各中介業務單元,擁有證券自營、資産管理、基金代銷和投資咨詢等證券産品需求的完整産業鍊條。(2)證券市場法制建設不斷加強。近年來,關于證券公司監管和風險處置的基本制度,為保護投資者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的條例,轉融通業務監督管理有關辦法等等法律法規的頒布都标志着中國證券業市場的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3)證券市場開放程度穩步提高。入世以來,在推進外資機構參與境内市場和支持境内企業和機構參與境外市場方面,我國證券業都進行了積極的努力,如恢複審批合資證券公司,擴大具備條件的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疇等。截止2011年10月,擁有QFII資格的外資機構達119家。

保險業素質全面提高

2003年底,中國按照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放開對外資保險公司所有業務限制,保險業實現全面對外開放,成為我國金融系統開放最早、開放程度最高的行業。2010年,保險公司總資産突破5萬億元,全國實現保費收入1.45萬億元,實現了30.63%的增速,保險賠付超過3200億元,中國已成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大國。(1)經營理念更加人性化。入世以來,中國保險業逐步扭轉了過去“大幹快上”的做法,在經營管理過程中不再單純追求規模和速度,更多地開始關注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加切實保護被保險人利益,注重以人為本的原則。(2)結構調整能力不斷提高。入世以來,中國保險業開始注重含價值較高的保障型産品和期交産品的發展,一些關系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的業務出現了較快的增長勢頭。另外,經過十年來的發展和政策導向支持,中國各區域保險市場的協調性顯著增強,政策性農業保險覆蓋區域和試點品種進一步擴大,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三農”保險發展提速。(3)化解風險能力顯著增強。入世十年來,中國保險業始終把防範風險作為發展的主線,在保持行業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不僅積極化解了曆史遺留包袱,而且有效防範了各種新的風險。金融危機爆發後,在保險業面臨嚴峻形勢情況下,中國保險業把防範系統性風險作為首要任務,完善風險預警、識别、處置機制,對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未來中國金融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首先從政策層面來看,随着監管的加強和各種與金融相關的改革法律法規的頒布,必然會推動經濟結構的調整,使得中國經濟穩步回升,這将直接作用于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業在内的中國金融業,金融業的發展還将處于上升的周期當中。其次,從中國國内情況來看,一方面,融資融券、股指期貨、QDII的擴展和國際版和國内債券市場的連通,标志着中國資本市場的日益成熟;另一方面,中國貨币市場交易品種的不斷增加,交易規模的增大,央行間接調控能力的有效性的增強,又證明了中國國貨币市場的發展與進步。中國資本市場和貨币市場的不斷改革和完善,都将成為金融業新的發展機遇。最後,在入世十年後的今天,随着中國新的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和國際化對資源配置的要求,中國金融業必然會擁有更加廣闊的拓展跨境市場的機遇。

後金融危機時代中國金融業發展的啟示在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後,中國銀行中除幾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由于間接持有少量次級債外,銀行業整體受影響不大,證券業和保險業所受的直接沖擊也不大。但伴随着金融危機而來的貿易傳導、預期傳導、金融資産傳導、聯動效應傳導等間接渠道卻對中國金融業的發展産生了影響,這對未來中國金融業的健康發展産生了新的啟示。首先,要建立完善、嚴格的金融監管制度。次貸危機讓我們意識到,當前國際金融體系的監管制度是混亂的、滞後的。當前中國金融業在法律上依舊為分業經營,但實踐上已經開始探索混業經營的道路,這就要求中國建立分工明确、統籌兼顧、執行嚴格、鼓勵創新的監管體系。其次,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之時,要成為金融強國就必須要重視金融創新,充分發揮金融創新的重要作用。金融創新就相當于一國在金融領域擁有了核心競争力,能使金融業保持源源不斷的活力,這對于金融業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最後,曆史告訴我們,不切時宜的金融自由化和市場改革對金融業留下的隐患是巨大的。中國必須堅持走符合中國國情的獨立的市場化改革道路,要在完善的宏觀金融調控政策下,建立反應靈敏、豐富有效的金融政策體系。在國内的經濟條件、金融環境允許的範圍内,逐步地推進利率、彙率的市場化,資本的跨境自由流動等,增強中國資本市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進而建立中國在世界金融領域的話語權。



上一條:張禮卿教授點評“2011年度國際金融十大新聞” 下一條:金融學研究面臨的新課題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