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李建軍教授與博士生朱烨辰合作撰寫的論文“數字貨币理論與實踐研究進展”發表在《經濟學動态》2017年第10期上,并由《新華文摘》2018年第2期轉載。
内容提要:近年來,随着區塊鍊、大數據與雲計算等金融科技的發展,數字貨币創新并快速發展成為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正在積極研究發行主權數字貨币相關技術的可行性,這推動了數字貨币的理論與實踐進入繁榮發展階段。本文對數字貨币的技術與實踐源流、理論模式演進與實踐進展脈絡進行了梳理,試圖歸納出數字貨币的演進規律和趨勢,分析數字貨币對主權國家以及全球金融體系可能産生的影響。本文認為,技術推動了貨币形态的演進和創新,數字貨币本身屬于信用貨币,必須由中央銀行控制發行;未來中央銀行發行的主權數字貨币可能作為一種補充性法定貨币;同時貨币當局要加強對私人數字貨币的規範和監管,由于其不具有公信力,投機性強,應将其應用嚴格控制在局部範圍之内,對于利用私人數字貨币進行的非法融資活動要堅決取締。
關鍵字:央行數字貨币 私人數字貨币 區塊鍊技術
貨币理論闡釋了貨币的起源、屬性、形态演進、規制設計等基本規律,數字貨币作為貨币體系發展演進到後現代化階段的産物,與以往的貨币形态相比具有特殊性,但又繼承了貨币的内涵與發展規律。它在以下三方面拓展了貨币理論的範圍:(1)主權數字貨币是貨币演進的主要形式。數字貨币作為貨币隻能走向主權數字貨币形式,私人數字貨币隻是一種超越網絡虛拟應用範圍的有限支付工具,如果長期缺乏規制政策環境的支持,其生命力不可能維持長久。而中央銀行基于現代科技發行的主權數字貨币,具有現代貨币的本質屬性,那就是國家主權的背書,其具有廣泛的可接受基礎,也具有持久的公信力。(2)數字貨币較之非數字貨币具有支付效率與行為約束力的先天優勢,這一優勢來自于現代金融科技的應用與支持,如區塊鍊技術、深度學習與交互學習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等。主權數字貨币的應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控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道德風險,抑制黑色經濟、腐敗、經濟犯罪等問題。在這方面,私人數字貨币不具有這一優勢。(3)數字貨币運行需要建立在現代國家金融制度與國際金融規則之下,貨币法規、制度與政策等環境是确保數字貨币穩健運行的基礎條件。盡管說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制度功效,但不能取代制度,制度設計是貨币運行的生态要素,技術是保障基礎。因此,數字貨币必然要以主權貨币形式發展,非主權的私人信用貨币,由于不具有主權信用屬性,其價值的不穩定決定了其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貨币。另外,數字貨币帶來的現代貨币體系變革,也需要我們構建起相應的理論研究分析框架。
通過對數字貨币理論與實踐進展的研究進行梳理,我們得出以下結論:首先,數字貨币的出現是技術進步推動下的産物,中央銀行發行主權數字貨币可能代表未來數字時代的貨币方向。從現代科技發展階段來看,創新來自私人部門,私人數字貨币先行發展,央行數字貨币憑借主權優勢迅速成為數字貨币的主流形式是數字貨币演進的基本路徑。其次,數字貨币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理論與實踐還在不斷探索當中,技術支持與制度建設還處在螺旋式上升過程中。央行數字貨币還将面臨來自技術與規制層面的各種挑戰。第三,數字貨币是伴随着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産生與發展的,是由應用實踐驅動的,數字貨币的發展與支付環境密切相關,而支付技術的不斷進步也會為數字貨币形态的演進與創新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再次,數字貨币的規制建設與監管至關重要。需要對私人數字貨币的定位、監管和準入制定權威标準,必須把私人數字貨币納入貨币監管框架,與主權貨币的邊界區别清楚,其使用範圍需要限定在局部範圍之内。最後,數字貨币的使用必然會對現代貨币金融體系産生深遠影響。在社會流通中貨币結構會多元化,央行數字貨币價值相對穩定,而私人數字貨币由于不具有主權信用而價值波動頻繁,且貨币領域的套利問題有可能引起市場波動。另外,貨币運行機制會出現新的架構,傳統的貨币政策傳導機制将會失效,重構貨币政策體系與國家之間政策協調機制成為擺在各國央行面前的新課題。在國際貨币體系中,超主權數字貨币能否實現也取決于數字貨币理論創新和各國數字貨币實踐政策的共同支撐,更需要國際組織的積極協調推進,構建相應的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