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王雅琦老師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張文魁研究員、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洪聖傑老師合作撰寫的論文《出口産品質量與中間品供給》發表在《管理世界》2018年第8期。
我國外貿總額于2014年一舉超過美國,現在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貿易大國,但是不是也是一個貿易強國呢?本文将選擇這樣一個角度,即從出口産品質量,特别是從中間品供給對出口産品質量的影響,來審視我國對外貿易。本文的分析結果将表明,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還算不上貿易強國,出口産品質量波動性較大,并且受到進口中間品的嚴重制約,一旦中間品供給出現問題,出口産品質量将明顯下滑。2018年春夏之際,美國政府對我國企業中興通訊公司實施中間品進口限制,就暴露出這個軟肋。
近年來,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擡頭,特别是美國推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政策,而且其他國家針對我國外貿的各種限制措施尤其是高科技中間品進口的限制措施明顯增加,使得我國經濟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本文的分析也将表明,相對于外資出口企業而言,我國内資出口企業的産品質量受制于中間品進口的程度要小得多,進一步提高國内重要中間品行業的生産能力,未來将具有重要意義,而這些行業生産能力的提高,需要加大對内資的開放程度和加大研發力度。
本文的分析深入揭示了中間品供給在我國貿易中的至關重要性。盡管從出口結構上看,我國機電産品和其他高新技術産品的出口占總出口比例在逐年上升,呈現可喜現象,但生産這些産品的母機、高級精密儀器以及核心元器件主要依靠進口。事實上,我國進口産品中,金額靠前的産品主要是多元件集成電路,原油,鐵礦砂,農産品,電子計算器零附件,半導體器件,機動車輛用制動器,精煉銅,取像模塊,通信設備,等等;還有一些産品盡管進口金額不大,但在使用量中占比很高,主要是精密尖端加工設備以及基礎元器件和特種材料。可見,這些主要或重要進口品中,除了能源、礦石、農産品等大宗商品以外,幾乎都是關乎出口産品質量的中間品。從數據上看,2004年以後,我國中間産品進口占全部進口的份額就已超過60%,2014年起已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中間品進口國。這些中間品的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大多由美國等發達國家掌控,因而中國企業的生産過程和産品質量時時都有可能受到國外限制的威脅。
金融危機之後,我國出口增速明顯下降,到了2017年才有所回升,這引發關于我國出口競争力的諸多讨論。本文對出口産品質量變化及其影響因子的深入研究,無疑有助于認清事情的實質,有助于我國在新時期制定正确有效的貿易政策。基于中間品進口在我國貿易中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外部供給負面沖擊對我國出口産品質量的影響,也有助于我們探尋合适的應對措施。本文的研究表明,中間品進口下降,會導緻出口産品質量明顯下下滑。本文還發現,中間品供給對加工貿易企業以及外資企業的出口産品質量的影響,遠遠大于對一般貿易内資企業的影響。本文也分析了國内上遊制造行業對中間品進口的替代能力,發現國内上遊制造業産能可以部分地承接中間品進口需求,對外部供給負面沖擊有一定的緩沖能力,這也從出口企業所在行業上遊産能異質性的角度,部分解釋了為何各出口行業所受沖擊有大有小的現象。
中間品進口的負面沖擊,對我國出口産品質量的不良影響,對我國整個供應鍊和整體經濟的不良影響,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如果貿易保護主義在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繼續蔓延,未來我國中間品的外部供給或面臨更大的不确定性。本文的研究至少有兩點政策啟示。第一,從當前看,要推動我國出口質量升級,必須高度重視外部中間品供給的變化,嚴密監視國際局勢變動給出口部門帶來的負面沖擊,要盡早籌劃各種預案,以做到有備無患。第二,從長遠看,我們必須要大力推進國内中間品生産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行業對國内各種資本的開放度,構建公平有序的競争環境,加大研發力度和知識産權保護力度,促進我國盡早形成高質量貿易和高質量發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