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講師遊五嶽與北京大學姚洋教授合作撰寫的論文《女性的政治地位與出生人口性别比——基于1950-2000年縣級數據的實證研究》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2020年第4期刊發。本文通過搜集整理1949年之後先後兩輪編纂的中國1700餘縣的縣志信息,并結合相關人口普查等數據,檢驗了中國在二十世紀下半葉女性政治權利的提高(以女性在黨員中的占比衡量),對改善其生存權利和生存質量(以出生人口性别比等指标衡量)的影響。
文章首先發現,由革命曆史所塑造的建國初期的女性政治參與情況,即1950年的女性黨員占比,對這之後五十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有長遠的影響:在控制其他相關影響因素後,女性黨員占比會顯著增加女性在出生人口中的占比。并且,通過結合相關社會觀念調查數據,作者發現,女性政治地位對人們生育觀念、性别觀念的改變是一個重要的影響渠道。
為了深入挖掘這一機制的具體形成途徑,文章通過匹配縣志信息與2000年人口普查0.95%抽樣中的個體樣本數據,發現女性在婚育年齡之前(16-20歲,也是其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所經曆的女性群體政治權利的提高,會顯著增加其活産子女和現存子女中女性的比例。作者還對計劃生育時期的性别選擇專門進行了分析,仍然發現母親16-20歲時所經曆的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會顯著增加這段時期出生個體為女孩兒的概率,且對于一胎為女孩兒時的二胎性别的影響尤其明顯。此外,文章還發現,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還會影響女性在結婚年齡、就業選擇等方面的決策。
為了解決潛在内生性問題,文章選取了建國前的抗日戰争這一外生沖擊,使用“八路軍主力部隊所建立的抗日根據地”作為1950年女性黨員占比的工具變量,并結合1950年之後全國黨員結構的變化趨勢,構建了不同時期的女性黨員占比的工具變量,而上述結論在使用工具變量後依然穩健。
本篇文章的姊妹篇是2018年發表在World Development上的與姚洋教授合作的英文文章“Wom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Gender Gaps of Education in China: 1950-1990”。該文研究了二十世紀下半葉女性政治權利的提高如何通過改變父母的性别觀念和對子女的教育投資,從而推動中國的教育性别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