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全球金融科技半月評主要聚焦以下兩方面内容:
一、宋鹭就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趨勢提出思考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印發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了新階段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任務書”和“路線圖”。在新的曆史進程和政策背景下,明确了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從“立柱架梁”全面邁入“積厚成勢”新階段的總體定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金融科技50人論壇青年學者宋鹭從7個發展趨勢做了相關分析,具體如下。
第一,緊扣“十四五”時期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構建全新“數字思維”。要變革思維模式,将數字化理念貫穿到金融科技治理體系和服務實體經濟的各個環節。
第二,圍繞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深化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規劃》強調“以加快推進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為主線”,是從治理結構、發展戰略、數據要素、敏捷創新、中台建設、風控機制、智能營銷、智慧服務等多個層面,給各類金融機構提出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整體解決方案”。
第三,深刻認識數據要素對于金融科技的重要性,實現從數據治理到數據價值的跨越。數據要素已經上升為國家發展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資源,需要強化數據能力建設、推動數據有序共享、深化數據綜合應用、做好數據安全保護。
第四,創新與監管齊頭并進,新技術支撐高水平金融服務和監管科技發展。金融科技發展的定位更加明确,金融産品和服務的創新反而能夠獲得更好的支撐,科技的融合應用走向更為成熟的階段。
第五,數字綠色金融大幕開啟,金融科技成為綠色金融發展“助推器”。面對新的戰略目标和更高的要求,綠色金融在支持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依然存在不小的挑戰,而金融科技通過與綠色金融體系的嵌套融合,是數字綠色金融發展的内生動力。
第六,進一步突出科技倫理治理,形成相關主體多方共治的金融科技倫理規範體系。金融科技倫理的作用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在科技倫理治理體系下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研判和設計。
第七,金融科技人才培養全面提速,打造金融科技可持續化發展基礎。需要制定人才标準、優化人才需求、建設人才梯隊、完善激勵機制。
二、俄羅斯央行開始測試數字盧布
據塔斯社莫斯科2月15日報道,俄羅斯央行新聞處表示,央行和各家銀行開始測試數字盧布平台,市場參與者完成了數字盧布在公民間的首次轉賬。俄羅斯外貿銀行和工業通訊銀行随後宣布,數字盧布平台的首次成功交易是在這兩家銀行之間進行的。報道提到,俄羅斯央行在2020年10月中旬提出數字盧布的構想,數字盧布由俄羅斯央行發行,采取獨特形式的數字代碼并儲存在特殊的電子錢包中,資金所有者能自由地把盧布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
在測試框架内,俄羅斯計劃首先檢驗數字盧布的發行、向銀行和公民開放數字錢包以及公民間轉賬。在第二階段,計劃對貿易—服務企業的商品和服務支付、公共服務支付、智能合約執行、與國庫互動等業務進行測試。俄央行計劃今後将在沒有互聯網的地方(離線模式)推廣數字盧布支付,組織與金融中介機構和數字平台的互動,為非居民客戶提供使用數字盧布交易的機會。
俄羅斯央行新聞處發布通告說:“現在,試點小組的三家銀行已經接入平台。其中兩家順利完成了整個操作流程,用移動應用程序在客戶之間劃轉數字盧布。客戶不僅通過移動應用程序在數字盧布平台開通了數字錢包,還把他們賬戶中的非現金盧布轉換成數字盧布,然後相互之間進行劃轉。試點小組(包括12家銀行)的其餘參與者計劃在各自的信息技術系統完成調試後加入數字盧布平台的測試。” 俄羅斯央行第一副行長奧莉加·斯科羅博加托娃指出:“盧布數字平台為公民、企業和國家提供了新機會。我們計劃在國内所有地區對公民實現數字盧布免費轉賬。對企業來說,這将降低費用,為研發創新産品和服務創造機會。國家将獲得定向支付和管理預算支付的新工具。今年年内,我們将測試各種場景,對數字盧布平台進行改進。在平台發展的下一階段,計劃實現與數字平台和數字生态系統的無縫對接。”
半月評參考的動态消息及來源:
1.金融時報 | 宋鹭: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七大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印發了《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了新階段我國金融科技發展的“任務書”和“路線圖”。在新的曆史進程和政策背景下,明确了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從“立柱架梁”全面邁入“積厚成勢”新階段的總體定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金融科技50人論壇青年學者宋鹭從7個發展趨勢做了相關分析。
——金融科技研究
2.俄羅斯央行開始測試數字盧布,完成公民間的首次轉賬
據塔斯社莫斯科2月15日報道,俄羅斯央行新聞處表示,央行和各家銀行開始測試數字盧布平台,市場參與者完成了數字盧布在公民間的首次轉賬。
——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