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學校主頁 | 中文 | English
 
 
 
 
 
 

全球央行動态第27期

[發布日期]:2018-05-28  [浏覽次數]:

全球央行動态第27期(2018年5月20日-2018年5月26日)

銀行監管再加碼,銀保監會連發兩道新規

【熱點問題】

點評:本周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和《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兩道新規,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和數據治理方面做出了較為詳細的要求。在“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監管逐漸趨嚴是大勢所趨。

1. 2018年5月25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具體内容如下:

本次修訂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新引入三個量化指标。其中,淨穩定資金比例衡量銀行長期穩定資金支持業務發展的程度,适用于資産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商業銀行。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是對流動性覆蓋率的簡化,衡量銀行持有的優質流動性資産能否覆蓋壓力情況下的短期流動性缺口,适用于資産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匹配率衡量銀行主要資産與負債的期限配置結構,适用于全部商業銀行。二是進一步完善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對部分監測指标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合理優化,強調其在風險管理和監管方面的運用。三是細化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相關要求,如日間流動性風險管理、融資管理等。

修訂後的《流動性辦法》共4章75條,7個附件。第一章“總則”主要明确了《流動性辦法》的适用範圍、流動性風險的定義以及對流動性風險管理和監管的總體要求。第二章“流動性風險管理”提出了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的整體框架和定性要求。第三章“流動性風險監管”規定了各項流動性風險監管指标,提出了多維度的流動性風險監測工具,規定了流動性風險監管方法和措施。第四章“附則”明确了《流動性辦法》的實施時間、參照執行的機構範圍,以及流動性覆蓋率、流動性匹配率和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的實施安排等。《流動性辦法》的7個附件具體說明了流動性風險管理重點環節的技術細節,以及定量指标的計量标準。

修訂後的《流動性辦法》進一步明确了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體系的定性要求,根據商業銀行特點設定了差異化的定量監管标準,并提出了統一的多維度流動性風險監測分析工具,構建了較完備的流動性風險監管框架。修訂後的《流動性辦法》自2018年7月1日起施行。新引入三個量化指标中,淨穩定資金比例監管要求與《辦法》同步執行。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采用分階段達标安排,商業銀行應分别于2018年底和2019年6月底前達到80%和100%。流動性匹配率自2020年1月1日起執行,在2020年前暫為監測指标。

——來源:中國銀保監會網站

2. 2018年5月25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答記者問,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流動性辦法》修訂的背景:近年來,随着國内、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銀行業務經營出現新特點。《流動性辦法(試行)》隻包括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覆蓋率兩項監管指标。其中,流動性覆蓋率僅适用于資産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銀行,資産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中小銀行缺乏有效的監管指标。此外,作為巴塞爾Ⅲ監管标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巴塞爾委員會于2014年推出了新版的淨穩定資金比例(NSFR)國際标準。因此,有必要結合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特點,借鑒國際監管改革成果,對流動性風險監管制度進行修訂。

(2)修訂的主要内容:一是新引入三個量化指标。其中,淨穩定資金比例适用于資産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商業銀行,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适用于資産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匹配率适用于全部商業銀行。二是進一步完善流動性風險監測體系。對部分監測指标的計算方法進行了合理優化,強調其在風險管理和監管方面的運用。三是細化了流動性風險管理相關要求,如日間流動性風險管理、融資管理等。

(3)三個新量化指标的監管要求:一是淨穩定資金比例,等于可用的穩定資金除以所需的穩定資金,監管要求為不低于100%。二是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等于優質流動性資産除以短期現金淨流出,監管要求為不低于100%。三是流動性匹配率,等于加權資金來源除以加權資金運用,監管要求為不低于100%。

(4)如何差異化運用監管指标:《流動性辦法》規定,資産規模在2000億元(含)以上的商業銀行适用流動性覆蓋率、淨穩定資金比例、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匹配率,資産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商業銀行适用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匹配率。但部分資産規模小于2000億元的中小銀行已具備一定的精細化管理能力,且有意願采用相對複雜的定量指标。為支持中小銀行提高管理水平,若其滿足相關條件,可适用流動性覆蓋率和淨穩定資金比例監管要求,不再适用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監管要求。

(5)實施安排:修訂後的《流動性辦法》于2018年7月1日起生效。為避免對銀行經營及金融市場産生較大影響,根據新監管指标的不同特點,合理安排實施時間。一是對優質流動性資産充足率采用分階段達标安排。商業銀行應分别于2018年底和2019年6月底前達到80%和100%。二是流動性匹配率暫作監測指标。自2020年1月1日起,流動性匹配率按照監管指标執行,在2020年前暫作為監測指标。三是對淨穩定資金比例不設置過渡期。考慮到該指标已具有較長的監測曆史,銀行較為熟悉,且人民銀行已将其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因而不對其設置過渡期,即自2018年7月1日起執行。四是賦予資産規模新增到2000億元的銀行一定的緩沖期。考慮到銀行資産規模總體持續增長、但個别時期有所波動的情況,對于資産規模首次達到2000億元人民币的商業銀行,在首次達到的當月仍可适用原監管指标。自次月起,無論資産規模是否繼續保持在2000億元以上,均應适用針對2000億元以上銀行的監管指标,即2020年前為流動性覆蓋率、淨穩定資金比例和流動性比例,2020年後為流動性覆蓋率、淨穩定資金比例、流動性比例和流動性匹配率。

——來源:中國銀保監會網站

3. 2018年5月21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具體内容如下:

為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強數據治理,提高數據質量,充分發揮數據價值,提升經營管理水平,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充分吸納社會各界合理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發布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數據治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

《指引》包括總則、數據治理架構、數據管理、數據質量控制、數據價值實現、監督管理和附則等七章,共五十五條。

一是明确了數據治理架構。《指引》要求确保數據治理資源充足配置,明确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管層等的職責分工,提出可結合實際情況設立首席數據官。明确牽頭部門和業務部門職責,對崗位設置、團隊建設和數據文化建設等提出了要求。

二是提高數據管理和數據質量質效。提出數據管理主要方面的要求,并明确提出建立自我評估機制,建立問責和激勵機制,确保數據管理高效運行。全面強化數據質量要求,建立數據質量控制機制,确保數據的真實性、準确性、連續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指引》還明确監管數據應納入數據治理範疇,并在相關條款中提出具體要求。

三是明确全面實現數據價值的主要要求。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當将數據應用嵌入到業務經營、風險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全流程,有效捕捉風險,優化業務流程,實現數據驅動銀行發展。突出強調數據加總能力建設、新産品評估要求,有效評估和處理重大收購和資産剝離等業務對數據治理能力的影響。

四是加強監管監督。明确了監管機構的監管責任、監管方式和監管要求。對于數據治理不滿足有關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求其制定整改方案,責令限期改正;或與公司治理評價、監管評級等挂鈎;也可依法采取其他相應監管措施及實施行政處罰。

《指引》的發布和實施有助于推動銀行業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拓展新業務,挖掘新動能,提升服務能力,提高經營管理質效。

——來源:中國銀保監會網站

【高層言論】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召開了金融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對今後三年的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作出了部署。要堅持金融支持與風險防範兩手抓,在守住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的情況下,打好脫貧攻堅戰。

1. 2018年5月16—17日,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成都座談會精神,階段性總結交流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的新進展、新成效,研究部署今後三年金融精準扶貧工作,中國人民銀行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組織召開金融精準扶貧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四川省政府副省長朱鶴新出席會議并講話。中紀委駐人民銀行紀檢組有關負責同志就做好人民銀行金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治理進行了部署。銀保監會、證監會有關負責同志出席會議。

會議充分肯定了十八大以來,尤其是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來,金融系統認真落實中央戰略部署、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取得的積極成效。截至2018年3月末,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及已脫貧人口貸款餘額6353億元,産業精準扶貧貸款餘額9186億元,共有83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獲得信貸支持,帶動8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和産業發展;國家級貧困縣有12家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綠色通道政策上市。

潘功勝指出,要充分認識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艱巨性,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提升金融精準扶貧的可持續性。要繼續發揮好貨币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優化運用扶貧再貸款發放貸款定價機制,增強對金融機構的激勵引導作用。要健全金融支持産業扶貧機制,促進金融扶貧和産業扶貧融合發展。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新增資源和服務優先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要完善易地扶貧搬遷金融綜合服務,做好信息對接共享和政策效果評估,改進征信、支付、宣傳教育等基礎金融服務,優化地方金融生态環境,提高金融扶貧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潘功勝強調,要堅持金融支持與風險防範兩手抓,既要增加金融資源投入,在信貸資源配置、績效考核等方面繼續向貧困地區加大傾斜力度,又要高度關注扶貧領域融資風險,規範扶貧貸款使用管理,強化風險責任意識,切實防範化解金融扶貧領域風險。同時,要進一步改進金融扶貧工作作風,積極開展金融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确保金融扶貧方向不偏,金融扶貧成效經得起檢驗。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5月25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參加瑞典央行第350屆會議的小組讨論會,主題為”金融穩定性與央行的透明度”。

鮑威爾表示,美聯儲相對于政治壓力的獨立性在抵抗通貨膨脹、提升經濟穩定性、有效管理金融體系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他說“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過去的教訓,那時由于中央銀行缺乏獨立性導緻了失控的通貨膨脹和随後的經濟收縮。”

但他也警告稱,盡管最近央行在保持低通脹方面的獨立性獲得成功,但央行不能把決策的獨立性視為理所當然。

全球各國央行應該努力尋找新的方式,讓它們在監管金融機構的過程中變得透明和負責人,以維護金融體系的完整性,提高透明度的理由不僅僅是要問責,還要提供可靠的信息,以幫助恢複和維持公衆對金融體系的信心。自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已經采取了許多行動,包括提高資本金和流動性緩沖、壓力測試和銀行計劃。自2007-2009年金融危機和衰退以來,包括美國在内的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獲得的獨立程度,已經證明了銀行體系的金融穩定性。

據悉,鮑威爾未就美國經濟前景置評。

——來源:鳳凰财經

圖1:美聯儲主席鮑威爾

(圖片來源網絡)

3. 2018年5月23-24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率團赴新加坡出席東亞及太平洋中央銀行行長會議組織(EMEAP)第54屆副手會及相關會議。會議主要讨論了全球及區域經濟金融形勢、宏觀政策應對、金融科技等議題,并聽取了EMEAP貨币與金融穩定委員會(MFSC)及各工作組的進展報告。

潘功勝介紹了中國經濟情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展及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要措施。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4. 2018年5月21-25日,非洲開發銀行(以下簡稱非行)集團年會在韓國釜山召開,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率團出席會議。陳雨露副行長出席了理事會全體會議,在“非洲通往工業化之路”研讨會上介紹了中國新型工業化經驗。年會期間,陳雨露副行長還會見了非行行長阿德希納,就中國與非行加強合作,推進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和實現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入交換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政策取向】

點評:本周美聯儲按兵不動,維持利率區間在1.50%-1.75%。但會議紀要顯示,大多數美聯儲官員言論開始轉向鷹派,這也大大增加了六月份加息的概率。

1. 2018年5月23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發布了5月貨币政策會議紀要。在這次會議中,美聯儲決策者一如預期,決定将指标利率區間維持在1.50%至1.75%不變。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多數預計再加息的時機可能“很快”到來。值得注意的是,官員們表示通脹“溫和地高于2%”符合委員會的對稱通脹目标,并可能有助于确定長期通脹預期。此外,在此次會議上,還讨論了美國貿易政策給經濟帶來的不确定性以及收益率曲線倒挂将帶來的風險。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2. 2018年5月24日,歐洲央行公布了4月份貨币政策會議紀要(以下簡稱“會議紀要”)。會議紀要顯示,當前,歐元區經濟所面臨的不确定性有所上升,經濟增長或将進一步放緩。不過,歐元區整體經濟增長依然是穩固。總體而言,會議紀要中透露出的态度和觀點仍是相對樂觀和積極的。歐洲央行管委維勒魯瓦德加洛、執委勞滕施萊格以及普雷特日前曾表示,近期物價增長的放緩可能是暫時的。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3. 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Kaplan近日發表講話稱,他對今年美聯儲加息預期是三次。他擔心明年經濟增長有所走軟,希望看到今年GDP增速回升至4%且可持續。

Kaplan稱,他能夠容忍通脹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2%。

針對最近的貿易問題,Kaplan認為貿易帶來機會,擔心NAFTA會被廢棄。

Kaplan表示,美國面臨的大威脅包括勞動力增長放緩和債務問題。 油價對美國經濟不構成威脅,随着油價上漲,美國經濟有上行風險。

Kaplan表示,他對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表示擔憂。他認為聯邦基金利率的中性水平在2.5%-2.75%。 收益率曲線反應了疲弱的經濟增長前景。

美聯儲應該逐漸向中性立場靠攏。認為通脹動向已經改變。

——來源:鳳凰财經

圖2: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Kaplan

(圖片來源網絡)

【關鍵數據】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和外管局公布了公開市場操作明細、第一季度支付情況報告、外彙市場成交情況等數據。

1. 近日,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與巴基斯坦國家銀行續簽了中巴雙邊本币互換協議,旨在便利雙邊貿易投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協議規模為200億元人民币/3510億巴基斯坦盧比,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國家外彙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4月,中國外彙市場(不含外币對市場,下同)總計成交13.91萬億元人民币(等值2.21萬億美元)。其中,銀行對客戶市場成交2.17萬億元人民币(等值3444億美元),銀行間市場成交11.74萬億元人民币(等值1.86萬億美元);即期市場累計成交5.05萬億元人民币(等值8020億美元),衍生品市場累計成交8.86萬億元人民币(等值1.41萬億美元)。

2018年1-4月,中國外彙市場累計成交52.89萬億元人民币(等值8.33萬億美元)。

——來源:外管局網站

3. 2018年5月21日到5月25日,人民銀行進行了多筆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具體表1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4. 2018年5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非現金支付工具:第一季度,全國共辦理非現金支付業務2455.85億筆,金額930.60萬億元,同比分别增長36.60%和0.21%。

(2)支付系統:第一季度,支付系統11共處理支付業務264.83億筆,金額1427.70萬億元。

(3)銀行結算賬戶:截至第一季度末,全國共開立人民币銀行結算賬戶94.03 億戶,環比增長1.94%,增速較上季度下降0.81 個百分點。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整理:何山)



上一條:全球央行動态第28期 下一條:全球央行動态第26期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