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動态第33期(2018年7月1日-2018年7月7日)
一文讀懂“穩健中性貨币政策”
【高層言論】
點評:針對美國蓄意挑起的貿易戰,本周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和黨委書記郭樹清做出回應,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貿易戰不會改變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英國央行行長卡尼也表示美國将是貿易戰的最大輸家。
1. 2018年7月3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近期外彙市場情況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近期外彙市場出現了一些波動,我們正在密切關注,這主要是受美元走強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影響,有些順周期的行為。
(2)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金融風險總體可控,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收支穩定,跨境資本流動大體平衡。
(3)我國實行的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币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度。多年來的實踐證明,這一制度行之有效,必須堅持。
(4)我們将繼續實行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深化彙率市場化改革,運用已有經驗和充足的政策工具,發揮好宏觀審慎政策的調節作用,保持人民币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7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了《金融時報》記者的采訪,就當前經濟金融界關心的幾個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美國蓄意挑起貿易戰的最終結果:美國挑起的貿易戰最終難以持續。我們堅決反對貿易戰,貿易戰不會有赢家。過去40年快速發展的全球化,導緻國際産業形态發生根本改變,世界經濟前所未有地融為一體。美國在貨物貿易中存在較大逆差,成因有多個方面,但絲毫不意味着美國因此而吃虧。恰恰相反,美國貿易逆差的形成和持續,是其經濟科技創新能力、高端服務業競争能力以及在國際貨币金融中特殊地位的反映。正因如此,美國才能長期享用來自世界各地多種多樣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源源不斷的低成本資金,中國在這兩個方面轉移的價值量都占極大比重。如果說現行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那麼處于不利地位的也絕不是美國。由于新興市場經濟體能夠高效率低成本生産海量産品,過去20多年裡,美國、歐洲不再受通脹折磨,而且能夠較快地從嚴重的金融危機中複蘇。也是由于這個原因,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利潤不斷翻番。它們在中國有龐大的商業存在,銷售額數以萬億美元計。在中國進出口總額中,外商投資企業占比接近一半,在對美出口中已超過一半。打擊中國的貿易和投資,很大程度上是打擊多國企業,包括衆多美國企業。挑起貿易戰既是對目标國家的發難,更是對自身經濟的損害。這場貿易戰最終難以進行下去。
(2)應對中美貿易摩擦,中國經濟有什麼優勢和特點:我國經濟有較強的承受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方面具有明顯的制度優勢。但是,這與所謂“國家資本主義”毫無關系。我國在履行加入世貿組織承諾、遵守自由貿易規則方面堪稱模範。經過近些年的調整,中國經濟增長已從過度依賴投資、出口,轉向消費為主較為均衡的拉動作用。我國實行全方位開放,對外經貿并不完全取決于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中國經濟已經成為比較典型的大國經濟,産業體系完備,内需潛力巨大,13多億人口的消費市場繼續保持快速成長。我國商品市場和就業市場彈性都比較強,涉外經濟部門的靈活調整能力更為突出。從整體上看,中國貿易順差絕大部分由民營企業和合資企業實現,這類企業最具活力、最富韌性。來自外部的任何壓力,最終都會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客觀上會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3)中美貿易摩擦對國際金融體系的影響:保持世界金融體系穩定,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今年以來,我國金融體系總體運行平穩。伴随着國民經濟的穩中向好,銀行業、保險業和證券業經營安全穩健。6月以來,投向實體經濟的資金大幅增加,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總體穩定增長。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平均估值水平在主要經濟體中居于低位。國際投資界普遍認為,中國資本市場已顯示出較好的投資價值。上半年,境外資金淨流入股票市場1313億元,境外機構投資者淨買入中國政府債3089億元。信用債市場略有波動,但違約率遠低于國際市場平均水平,總體風險完全可控。人民币彙率經過去年以來的調整,已進入雙向波動的合理區間,經濟基本面決定了其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可能。作為一個逐漸國際化的新興儲備貨币,人民币未來總體上會趨于走強。過去30多年裡,凡是看貶人民币、搶購并較長時間持有外彙的居民和企業,最終都蒙受了較大損失。近些年裡,一些國際投機者試圖通過做空人民币謀取暴利,事實證明他們嚴重誤判了形勢。
(4)怎麼看待美國打算限制中國的高新技術産業發展:中國總體上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科學技術上還有很大差距,但是産業升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發展是每個國家的基本權利,産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升級構成了發展進程。限制他國經濟的結構升級,就等于不允許他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人類文明進步是通過交流互鑒實現的,自由貿易和投資有利于各國,多邊主義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熱烈響應。任何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歸根結底要靠本國人民自己努力奮鬥,絕不可能靠别人“恩賜”,也不能靠所謂“強迫技術轉移”。我們學習借鑒他國先進經驗,從來都是以互利共赢、雙方自願為基本原則。中外企業開展了千千萬萬種合作,所涉知識産權問題都能得到妥善解決,已簽訂的商業合同必須受到相關國家保護。中國以自我革命精神調整工業結構,淘汰落後産能,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不僅将推動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而且勢必使世界各國都從中受益。中國經濟的進步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扭轉的。
(5)中美貿易戰會不會影響中國的改革開放:我們将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步伐。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但是隻要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改革開放,我們就能戰勝各種挑戰。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其中就包括防範外部沖擊風險。國際貿易摩擦确實有可能誘發一些問題,但是這并沒有什麼可怕。最重要的是要堅定道路自信,合理引導預期,充分發揮改革開放的根本動力作用。金融領域将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優化機構體系,規範市場秩序,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我們堅信,在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堅持穩中求進,加強協調配合,把握好各類政策出台的節奏和力度,就一定能夠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圖1: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
(圖片來源網絡)
3. 2018年7月5日,英國央行行長卡尼提示,美國會是全面貿易戰的最大輸家;而英國在退歐上的經驗,已經警告了全世界領導人貿易壁壘的成本。
在一場演講中,卡尼讨論了貿易戰潛在的經濟影響。他警告稱,英國經濟近來表現不佳,是逆全球化的結果。卡尼稱,盡管英國尚未正式退歐,但貿易前景的不确定性已經對英國的商業投資産生了負面影響,英鎊的貶值抵消了部分收入,打壓消費者信心;英國目前的經濟增長,要比英國央行的預期低兩個百分點。而長期來看,卡尼認為,英國退歐的影響會更為複雜,貿易壁壘的上升還會拖累生産率增長。
雖然卡尼調侃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都還隻是“言論和推特”,但他仍然提示,全面的貿易戰會成為全球經濟主要的拖累因素,而美國會成為最大的輸家。“一些初步的迹象表明,這種更具敵意和不确定性的貿易環境,會抑制(全球經濟)活力。”卡尼提示,全球的出口訂單PMI和制造業PMI,都已經自年初的高點回落。
卡尼還援引英國央行的模拟研究結果稱,如果美國對所有貿易夥伴都将關稅提高10%,美國的GDP可能會損失2.5%,全球範圍内則會有超過1%的負面影響。美國GDP 2.5%的下滑,僅僅計入了貿易戰的影響。卡尼還提到,全面的貿易戰不僅施壓全球經濟,還會阻止貨币政策的正常化。“雖然高關稅會沖擊經濟活力,它們最開始的影響會是通脹,尤其是對于那些處于貿易争端中心的國家來說。”“越來越可能的狀況是,貿易不确定性會提升長期利率,推高避險情緒,以及全球金融狀況的普遍趨緊。”卡尼稱。
英國央行的研究顯示,如果計入金融狀況趨緊、不确定性上升、臨時性關稅演變為永久關稅的影響,美國的GDP可能會下滑5%之多,是全球經濟下滑程度的兩倍。
——來源:華爾街見聞

圖2:英國央行行長卡尼
(圖片來源網絡)
【政策取向】
點評:本周美聯儲發布了6月份貨币政策會議紀要,大部分官員表達了對貿易政策風險的擔心。同時,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和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對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做出了解讀。
1. 2018年7月5日,美聯儲公布了6月貨币政策會議紀要。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加息速度:與會者總體認為,美國經濟已非常強健,通脹料将中期内持續處于2%這一聯儲對稱目标水平,在明年或後年以前通脹處于或略高于預期的背景下,可能适合繼續漸進加息。多位與會聯儲官員指出,如果繼續漸進式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将在明年某個時候處于或高于他們預期的中性水平。有鑒于此,與會者讨論了,若經濟進展符合預期,今後幾次會議可能怎樣改變聯儲的溝通。與會者還支持對超額準備金利率(IOER)做技術性調整的計劃,即讓它比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的高端要低5個基點。
(2)經濟負面因素:與會聯儲官員仍普遍預計,最近的美國财政政策變化會在未來幾年支持經濟增長。少數與會者擔心财政政策目前并非處于可持續的軌道。多位(many)與會者認為,歐洲和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政治和經濟形勢變化可能是經濟增長和通脹“下行風險”。大部分與會聯儲官員擔心貿易政策的風險。紀要提到,多個地方聯儲的企業界聯系人表示,擔心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可能對國内外的未來投資活動造成不利影響。部分聯系企業暗示,他們的資本支出計劃已經因貿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而收縮或者推遲。鋼鐵和鋁業聯系企業預計關稅會推升其産品價格,但并沒有為了擴大産能而有任何新的投資計劃。農業企業擔心受到其出口産品關稅可能增加的影響。
(3)收益率曲線變化:值得一提的是,聯儲還讨論了收益率曲線趨平對經濟前景的預示作用。與會者指出,除聯儲加息之外,多個因素都可能促使長短期美國國債的息差收窄,比如長期通脹預期下降、投資者下調長期中性利率預期等。部分與會者認為,這類因素可能影響收益率曲線斜度的可靠性。聯儲工作人員展示了另一種指标預測衰退的可能性。它是當前和預期聯邦基金利率的息差,其預期利率來自期貨市場價格顯示的市場預計多個季度以後利率水平。工作人員認為,這種指标可能不像收益率曲線那樣,受到的多個因素影響相對較小。數位(several)與會者認為,收益率曲線應該置于金融環境和前景的更廣闊背景下理解,它将隻是評估政策是否适當的多個考量因素之一。
——來源:華爾街見聞
2. 2018年7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币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穩健中性貨币政策可兼顧短期和長期目标:劉偉表示,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實際上是配合短期經濟增長的均衡和長期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兼顧短期增長和長期發展,兼顧總量調控和結構調控的總要求。一方面,貨币政策要積極地維護經濟均衡增長。從政策的效果看,盡管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有所下滑,但是總體來說,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在宏觀政策目标的區間範圍之内,其他宏觀指标如通貨膨脹、失業率也控制在目标區間内。這從一定程度說明,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為支持短期經濟增長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另一方面,從長期來說,貨币政策确确實實要考慮提高經濟質量。“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所以爆發,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發達經濟體長期以來采用寬松貨币政策來刺激需求、帶動增長,進而刺激了大量的劣質需求,長期積累下來形成一系列的問題,形成了金融危機非常重要的動因。”劉偉解釋。所以劉偉強調,從中長期角度看,長期偏松的貨币政策刺激需求,不利于經濟轉型,不利于結構調整,更不利于從速度增長向質量轉型的變革。目前看,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滿足了我國長期轉型的大趨勢的要求。
(2)流動性管理并非簡單地強調放大總量:劉偉指出,流動性與去杠杆,短期看似乎有矛盾,但是長期看是一緻的,沒有根本性矛盾。因為從長期來看,去杠杆和流動性調節的核心目的都是提高企業的競争力和效率,助力經濟結構轉型。從去杠杆角度觀察,劉偉表示,我國現階段的去杠杆首先強調的是結構性,并不是簡單地強調總量。高杆杆、低效率的企業是去杠杆的重點。從流動性角度觀察,劉偉稱,央行調節流動性,首先要滿足經濟增長和市場均衡狀況的要求,“如果流動性調節出現混亂的話,那經濟增長目标、均衡目标就會受到沖擊,長期的改革、經濟轉型也就不具備時間窗口。”同時,流動性管理在我國并不是簡單地強調放大總量。在劉偉看來,流動性管理也是結構性的,強調精準投放,短期盲目的大水漫灌刺激,不利于國民經濟質量和效率提高,長期則要有定力,穩中求進,支持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
——來源:中國證券網

圖3:中國人民銀行貨币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
(圖片來源網絡)
3.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撰寫了文章《正确理解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将刊登于《中國金融》2018年第14期。本文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什麼是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是一種“不緊不松”的中性态勢。在我國貨币政策操作實踐中,貨币政策取向由緊到松可分為“從緊”“适度從緊”“穩健”“适度寬松”和“寬松”五個區間。2001年至2016年末,我國曾在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一季度短暫實施過“适度從緊”和“從緊”的貨币政策、在2008年四季度至2010年末實施過兩年零一個季度“适度寬松”的貨币政策,2011年起貨币政策取向開始定為“穩健”。在“穩健”貨币政策的區間之内,根據貨币政策操作的力度,又可以将貨币政策取向進一步細分為三個小區間,即“穩健偏從緊”“穩健中性”“穩健偏寬松”。穩健中性就是将貨币政策保持在“穩健”區間内的“穩健中性”小區間。
中,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精深的含義,《尚書》說“允執厥中”,意指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金融要回歸本源,支持實體經濟,貨币政策作為金融的上層建築,也要促進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既不能多,也不能少,這就是中性的涵義。因此,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并不意味着貨币信貸零增長才是穩健中性,更不意味着銀行體系流動性零增長才是穩健中性,而是指貨币信貸以及銀行體系流動性增長要與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相匹配,既要支持合理的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又不能比經濟增長與物價上漲之和過多或過少。
當前,實施好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就是要在穩健的基礎上,更加審慎、更加前瞻、更加靈活、更加中性,做到不緊不松,以營造穩定的貨币金融環境為目标,更好地平衡穩增長、調結構、抑泡沫和防風險之間的關系,把握好結構性去杠杆的力度和節奏,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适宜的貨币金融環境。
(2)結構性貨币政策不改貨币政策的穩健中性取向:今年以來,貨币政策工具創新和準備金工具靈活使用較為頻繁。這些貨币政策操作特别是傳統上被認為震動性較大的準備金工具的連續使用,引發了對貨币政策取向判斷的争論,有觀點認為中央銀行開始放水,貨币政策在轉向全面寬松。事實上,今年以來的貨币政策操作并非放水,也非全面放松,貨币政策的穩健中性取向并未改變,不宜根據表面現象就簡單地認為降準就是放水。
首先,經濟金融形勢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旨在為經濟金融健康運行創造适宜的貨币金融環境,也應該是一個動态優化的過程,理應根據形勢需要搭配運用不同的貨币政策工具組合。其次,貨币政策靈活性适度增強,可以更好發揮“雙支柱”金融調控的作用,加強與金融監管之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合力穩妥有序處置金融領域的各類風險,避免違約事件由屢發惡化為頻發,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再次,貨币政策定向精準調控,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減輕實體經濟企業負擔。最後,運用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支持結構性改革和輔助解決結構性問題,既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貨币政策操作發展的趨勢,也是我國結構性貨币政策的特色。在總量穩健中性的同時,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可以發揮定向精準滴灌功能,優化流動性的投向和結構,有針對性地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解決結構性問題,助推結構性改革取得更好效果。
(3)穩健中性貨币政策的體現:在具體操作實踐中,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體現在“數量”和“價格”兩個方面。數量方面,從基礎貨币看,降準本身隻是流動性投放方式的改變,改變基礎貨币的構成,即法定準備金下降,超額準備金增加,但基礎貨币總量不會因此而發生變化。價格方面,從央行政策利率看,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和央行逆回購操作利率有所上行。總的來說,無論是從數量方面還是價格方面來看,我國貨币政策都體現出穩健中性的取向。
(4)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取向:打好防範化解重點金融風險攻堅戰,控制宏觀杠杆率,從根本上要管住貨币總閘門。去杠杆千招萬招,管不住貨币,都是無用之招。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取得了較好成效,結構性去杠杆穩步推進,金融風險防控成效初顯。打赢防範化解重點金融風險攻堅戰,要繼續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取向。要準确把握好貨币政策穩健中性的實質,既要堅定信念,堅持穩健中性貨币政策毫不動搖,避免放水思想,堅決防止大水漫灌進一步扭曲和固化結構性問題,積累更多矛盾和風險,導緻去杠杆工作前功盡棄;又要在保持穩健中性取向的前提下适度增加靈活性,根據形勢動态變化,有針對性地采取切實措施緩解結構性缺口。既要摒棄“貨币政策萬能論”,強調多措并舉,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形成政策合力,齊心協力打好防風險這一場輸不起的戰役,共同支持創新驅動,激發企業活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又要警惕“貨币政策無用論”,破解“等靠要”思想,敢于擔當,守土有責,保持戰略定力,管好貨币總閘門,發揮穩健中性貨币政策在結構性去杠杆中的定海神針作用。
——來源:中國金融雜志
【關鍵數據】
點評:本周中國金融系統的嚴監管進程仍在繼續。中國虛拟貨币平台的整治成效顯著,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25家非銀行支付機構本周續展,4家未能順利續展機構牌照。
1. 2018年7月6日,新華社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2017年9月以來,央行會同相關部門搜排出國内88家虛拟貨币交易平台和85家首次代币發行融資(ICO)交易平台,并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人民币交易的比特币全球占比降至不足1%。
針對近期相關非法金融活動的新變種與新情況,相關監管部門組織屏蔽“出海”虛拟貨币交易平台,果斷打擊ICO冒頭及各類變種形态。截至5月末,包括火币網、币安網等交易平台的110個網站已被屏蔽。
與此同時,監管部門從支付結算端入手持續加強清理整頓,多次約談财付通、支付寶等非銀行支付機構,要求其嚴格落實不得開展與比特币等虛拟貨币相關業務的要求。目前支付寶排查并關閉了約3000個從事虛拟貨币交易的賬戶。
此外,對于各類僞虛拟貨币以及相關的非法集資、詐騙、傳銷等活動,監管部門積極支持配合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據公安機關統計,近年來共立案偵辦虛拟貨币類違法犯罪案件近300餘起。
——來源:新華社
2. 2018年7月5日,央行網站公布的六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信息顯示,本次25家需要續展的公司中,有4家未續展成功,分别為中彙金、國華彙銀、長潤支付以及永超支付。
另外,21家機構準許續展,具體包括:廈門夏商、安徽皖墾、雲南銀通、百付寶、艾登瑞德、山西金虎、繁星山谷、甯國百家彙、杭州通策會、上海索迪斯、榆林元亨、福建銀通、聖亞雲鼎、廣東信彙、捷易付、新浪支付、銀河金谷、武漢一卡通、快捷通支付、先鋒支付、彙明商務。有效期增加5年,具體時間為2018年7月6日至2023年7月5日。
據公開信息顯示,4家未順利續展機構牌照的業務類型都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其他21家準許續展的公司中,有15家許可内容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3家為互聯網支付,1家為預付卡發行與受理、互聯網支付,1家為銀行卡收單,還有1家為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
據藍鲸财經統計,從2011年第三方支付牌照發行以來,截至目前,央行注銷的支付牌照已達32張,目前支付牌照剩餘238張。
根據央行網站公布的消息來看,本次未成功續展的4家公司中,除了安徽長潤是未提交續展申請以外,其餘三家都因不符合《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不予續牌。
——來源:搜狐财經
3. 2018年7月2日到7月6日,人民銀行進行了多筆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具體表1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熱點問題】
點評:本周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并召開會議,對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等相關工作作出了部署。銀保監會發布了《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對養老保險資金運用行為做出了規範。
1. 2018年7月2日,新一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并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等相關工作。國務院副總理、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會議,金融委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易綱作了彙報,金融委副主任丁學東,金融委成員郭樹清、潘功勝、韓文秀、連維良、劉偉,以及協作單位成員李書磊、鄧聲明、蔣建國、楊小偉、孟慶豐、劉炤、劉貴祥等同志參會。會議分析了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運行情況,審議了金融委辦公室提出的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研究了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保持貨币政策穩健中性、維護金融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把握好監管工作節奏和力度、發揮好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等重點工作,部署了近期主要任務。
會議認為,黨的十九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金融系統團結協作,堅持穩中求進,堅持底線思維,監管體系建設和金融風險處置取得積極成效,結構性去杠杆有序推進,高風險金融業務收縮,一些機構野蠻擴張行為收斂,金融亂象得到初步遏制,市場約束逐步增強,市場主體心理預期出現積極變化,審慎經營理念得到強化,金融運行整體穩健。會議認為,當前我國經濟正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市場主體韌性強,國内巨大規模市場的回旋空間廣闊,完全具備打赢重大風險攻堅戰和應對外部風險的諸多有利條件,對此充滿信心,下一步各項工作都将按既定方案有序推進。
會議決定,金融委将定期召開全體會議,不定期召開有針對性的專題會議,統籌研究協調金融領域相關事項。
——來源:中國政府網
2. 為規範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行為,實現資金的安全穩健運作和長期保值增值,促進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持續健康發展,近日,銀保監會發布《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出台背景:近期,銀保監會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陸續印發《關于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通知》《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産品開發指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政策文件,穩步推進稅延養老保險試點業務健康發展。稅延養老保險産品以“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為設計原則,在資金投資運作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等方面有特殊的管理要求。一是更加強調安全。稅延養老保險資金是老百姓的養老錢,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保險機構責任重大,投資運作需要更加審慎穩健。二是更加考驗長期投資能力。要實現資金的長期保值增值,必須在大類資産配置、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多元化投資等方面具備更強的投資能力。三是更加需要嚴格的風險管理。要管理好跨經濟周期的長期資金,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機制。考慮到稅延養老保險資金與普通保險資金的共性和特性,為推動稅延養老保險試點開好頭、起好步,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服務好我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建設,銀保監會專門研究制定了本《辦法》,作為稅延養老保險系列政策的配套文件。《辦法》将規範稅延養老保險資金的投資運作,引導優質投資機構提供專業投資服務,實現長期穩健收益和資産保值增值,切實保障參保人的合法權益。
(2)主要内容:《辦法》一方面明确了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在投資範圍和比例、投資能力、投資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應當符合有關保險資金運用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另一方面從業務條件、大類資産配置、運作規範、風險管理和監督管理等方面,對稅延養老保險的資金運用提出了專門要求。《辦法》共6章36條,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總則,明确了立法目的、投資原則、運作方式和監督管理,要求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應當遵循安全、審慎、長期、穩健的原則。第二章業務條件,從保險公司、投資管理人、投資經理和組合經理等4個維度,規定了開展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應具備的定性和定量條件,并提出了持續性合規要求。第三章大類資産配置,要求保險公司根據長期資金管理特點,開展資産負債管理、戰略資産配置、戰術資産配置,制定和實施專門的資産配置策略。第四章運作規範,對賬戶隔離、投資範圍、投資比例、委托原則、估值核算、信息披露等提出具體要求。第五章風險管理,要求保險公司和投資管理人加強對資産負債錯配風險、投資策略偏離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下行風險等風險的管理,建立風險準備金制度,并明确6項禁止行為。第六章監督管理,要求保險公司和投資管理人就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業務開展條件符合性自評,并按期報告有關信息。
(3)《辦法》對業務條件規定比較高的主要考慮:投資管理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是實現稅延養老保險資金安全穩健運作和長期保值增值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證。為此,《辦法》從機構、人員以及持續性要求等方面,提出了相對較高的要求。主要目的:一是強化保險公司的投資能力建設。通過制定定量和定性的标準,要求保險公司切實提高資産負債管理、大類資産配置、多市場多品種資産投資等能力。二是甄選優質的投資資源對接稅延養老保險資金。《辦法》通過制定較高的條件要求,引導市場上最優質的資産管理機構為稅延養老保險資金提供投資管理服務。三是強化投資經理和組合經理管理。《辦法》首次在保險業設定了投資經理和組合經理的條件,強調過往業績要求,對職業道德和專業操守提出明确标準。四是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引導保險行業持續加強能力建設,建立健全登記注冊制度和教育培訓制度,不斷提升投資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
(4)《辦法》專門設置了“大類資産配置”一章有什麼考慮:資産配置、擇時和擇券是投資組合管理的三大重要工具。國外成熟市場理論和經驗表明,大類資産配置是管理長期資金、獲取穩定收益的重中之重,能夠保證投資組合在既定風險偏好的約束下争取最優收益,同時避免重大損失的發生。這既是保險資金投資的天然要求,又與養老金等長期投資目标相契合。經過十幾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保險機構逐步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長期資金管理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多資産多品種多策略的大類資産配置能力,為實現稅延養老保險資金的長期保值增值奠定了堅實基礎。《辦法》把行業實踐總結提升為規則制度,從職責定位、戰略資産配置、戰術資産配置、配置策略、配置模型與系統5個方面進行規範,要求保險機構和投資管理人切實把握長期資金運作的基本規律和要求,充分發揮保險業在大類資産配置上的能力與特長,助力稅延養老保險業務發展;同時提出,保險資産管理機構作為投資管理人,可以為稅延養老保險資金提供專門的大類資産配置解決方案,提高資金的運作效率,确保資金的長期穩健運作和保值增值。
(5)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風險管理上的要求:為切實加強對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有效應對投資運作中各類風險的挑戰,《辦法》從三個層面提出了風險管理要求:一是在總體風控要求上,強調應當建立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的組織架構、管理制度、内控流程,建立風險管理機制,并對風險進行識别、計量、監測和評估。二是在操作層面上,針對稅延養老保險資金運用需重點關注的資産負債錯配風險、投資策略偏離風險、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下行風險等,分别提出了具體的風險管理要求。三是在風險保障措施上,要求投資管理人按照賬戶管理費收入的10%計提風險準備金,以更好保護參保人利益。
(6)稅延養老保險資金投資運作的要求:關于稅延養老保險資金的投資運作,《辦法》從賬戶隔離、投資範圍、投資比例、委托原則、估值要求、信息披露等6方面提出了要求。一是在賬戶隔離方面,要求保險公司針對不同稅延養老保險産品設立單獨的投資賬戶,并按照“普通賬戶”和“獨立賬戶”管理要求,實行分賬戶管理。二是在投資範圍方面,明确稅延養老保險資金可投資品種适用于現行保險資金運用監管政策。三是在投資比例方面,要求将稅延養老保險資金納入保險資金運用整體比例監管,同時明确,其單獨計算的投資比例應符合大類資産監管比例和集中度風險監管比例。為增強操作性,《辦法》對于建倉期間的投資賬戶設定了特殊的監管政策。四是在委托原則方面,要求保險公司優先選擇具有長期資金管理經驗、資産配置體系完善、投資經驗豐富、風險管控機制健全的投資管理人。投資管理人應當切實履行主動管理職責,不得進行轉委托。五是在估值要求方面,要求保險公司和投資管理人制定相關估值管理制度,明确估值程序和技術,健全估值決策體系。對C類産品投資賬戶的估值,應當堅持公允價值原則,鼓勵使用市值計量。六是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投資管理人向保險公司主動、真實、準确、完整、及時地披露稅延養老保險投資賬戶的信息。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3.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紮實推進人民銀行系統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不斷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促進廉潔高效履行央行職責,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審議通過了《關于人民銀行工作人員在履職中嚴格實行公私分開的指導意見》《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人員履職回避規定(試行)》《中國人民銀行履職問責規定》。三項履職管理制度于2018年7月1日起施行。
《公私分開指導意見》強調人民銀行系統工作人員在制定和執行政策、開展行政執法、加強内部管理等工作中,堅持金融為民思想,堅持依法合規、公正公平、清正廉潔、為民務實的原則,堅持統籌兼顧、着眼長遠,對“制定和執行政策”、“行政執法”、“公務活動規範”、“公共财物管理”、“選人用人”五類職權行使提出公私分開的具體要求,杜絕以權謀私、防止公權私用,切實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群衆的根本利益,不斷提升央行履職的有效性和公信力。
《履職回避規定》從任職回避、地域回避、公務回避、離職回避等角度對人民銀行總行機關和分支機構所有工作人員提出回避要求,最大限度減少和防止利益沖突。除了嚴格執行《公務員法》《領導幹部任職回避暫行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外,該規定要求人民銀行廳局級分支機構、地(市)中心支行正職或紀委正職交流任職,縣級支行正職一般也應交流任職。
《履職問責規定》是對《人民銀行履職問責暫行規定》的修訂,進一步強化對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維護黨的紀律不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争不堅決不紮實等失職失責行為的問責,在《中國共産黨問責條例》規定領導幹部問責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約談”問責。主要目的是為落實中央關于把紀律挺在前面、主動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态”的要求,對在思想作風、遵守黨規黨紀和日常履職等方面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領導幹部,及時督促整改,當面進行警示性約談,推動“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态。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黨委先後制定了黨委工作規則、黨委會議管理辦法、巡視工作規劃、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實施辦法等一系列制度規定,一方面嚴肅查處違紀行為,另一方面紮緊紮密制度的籠子,持續加強紀律建設,全面培育“遵規守紀、崇廉拒腐”的價值觀念,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從治标向治本轉變。
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郭樹清強調,必須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決落實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層層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持之以恒強化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着力構建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堅決杜絕徇私舞弊、設租尋租、利益輸送等違紀違法行為,不斷将人民銀行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整理: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