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動态第34期(2018年7月8日-2018年7月14日)
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還将持續1-2年
【關鍵數據】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發布了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和金融統計數據。從社會融資規模數據中可以看出,2018年上半年金融領域的強監管初具成效,支持實體經濟的人民币貸款、債券融資和股票融資穩步上升,委托貸款、信托貸款、為貼現銀行承兌彙票等項目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增長。
1. 2018年7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8年6月末的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具體如表1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7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8年上半年的金融統計數據,具體如表2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3. 2018年7月9日,國家外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2018年6月份外彙儲備規模變動情況答記者問,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彙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8年6月末,我國外彙儲備規模較5月末上升15億美元。請問造成外彙儲備規模變動的原因是什麼?今後的外彙儲備規模趨勢是怎樣的?
截至2018年6月末,我國外彙儲備規模為31121億美元,較5月末上升15億美元,升幅為0.05%。
6月,我國外彙市場總體平穩運行,國際收支基本實現自主平衡。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性上升,美元指數微漲0.5%,主要非美元貨币相對美元下跌和資産價格變動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彙儲備規模小幅上升。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态勢,但全球經濟複蘇出現分化,貿易摩擦震蕩升級,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資本外流和貨币貶值壓力。我國穩健的基本面有效穩定了市場預期,跨境資金流動形勢保持基本穩定。
展望未來,我國将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創新驅動,我國經濟有條件保持穩定增長,為外彙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根本保障。另一方面,在貿易保護主義擡頭,美聯儲持續加息縮表,全球流動性有所收緊的背景下,外部環境不确定性上升。國内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彙儲備規模有望在波動中保持穩定。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圖1:國家外彙管理局大樓
(圖片來源網絡)
【熱點問題】
點評:本周銀保監會發布了《保險機構獨立董事管理辦法》,對保險公司的公司治理監督做出了規範與強化。這能從微觀層面更好地控制公司層面的風險,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做出新貢獻。
1.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防範行業公司治理風險,強化保險機構公司治理監管,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機構獨立董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共8章56條,是對2007年發布的《保險公司獨立董事管理暫行辦法》的一次全面修訂。針對保險機構獨立董事獨立性不足、勤勉盡職不到位、專業能力欠缺,以及履職配套機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辦法》通過建立健全獨立董事制度運行機制,明确主體責任,規範主體行為,強化監管約束等制度安排,進一步改善獨立董事履職的内外部環境,促進獨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充分發揮作用。
《辦法》主要從5個方面對原暫行辦法做了修訂:完善了制度的适用範圍及獨立董事設置要求,優化了獨立董事的提名及任免機制,明确了獨立董事的權利義務及履職保障,建立了獨立董事履職評價和信息公開機制,健全了對獨立董事及相關主體的監督和問責機制。同時,《辦法》規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負責保險機構獨立董事人才庫建設,使之成為獨立董事人才資源、履職評價、信息公開、履職監督管理的平台。
下一步,銀保監會将持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持續加強公司治理監管,加快探索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持續提升保險業公司治理的科學性、穩健性和有效性,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貢獻。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2.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了《保險機構獨立董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辦法》發布的背景及主要目的?
近年來,黨中央高度重視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特别強調要“推動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中國銀保監會切實按照黨中央決策部署,持續推動行業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将深化公司治理改革作為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加快探索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
獨立董事制度是推動公司完善治理結構,提升治理能力,促進有效制衡、科學決策的重要制度,2007年《保險公司獨立董事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發布,以此為基礎形成了保險業獨立董事的基本制度框架,對于優化保險機構公司治理結構、強化董事會決策功能、促進保險機構規範化運作發揮了積極作用,逐漸成為公司治理監管的重要抓手。但是随着行業發展,獨立董事制度與保險業發展不匹配的問題日益顯現,保險機構執行水平參差不齊,制度執行與監管要求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亟需加以調整完善。此次制度修訂,是結合近年來行業發展實際,對《暫行辦法》進行的全面梳理和完善,旨在通過進一步健全獨立董事制度運行機制,明确主體責任,規範主體行為,強化監管約束,形成更加有利于獨立董事發揮作用的内外部環境,強化公司治理監管措施,切實提升行業公司治理有效性。
(2)此次制度修訂的主要内容?
《辦法》全文共8章56條,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暫行辦法》做出了修訂:
一是完善了制度的适用範圍。《辦法》統一适用于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及相互保險社,外資保險機構參照執行。《辦法》新增了當保險機構出現重大治理缺陷時,監管機構可依法撤銷保險集團下轄子公司适用《辦法》的豁免。
二是細化獨立董事設置人數與比例。《辦法》要求董事會獨立董事人數至少為3名,并且不低于董事會成員總數的1/3。對存在持股50%以上控股股東的保險機構,獨董占比應達到1/2以上;此類公司如董事會換屆前連續2年公司治理評價為優秀,可以在換屆時保持1/3比例,不能連續兩年保持優秀的,應在換屆時提高至1/2以上。
三是優化了獨立董事的提名及任免機制。在提名環節,規定持有保險機構1/3以上股份的股東及其關聯股東、一緻行動人不得提名獨立董事。在選舉環節,增加了董事會提名薪酬委員會對獨立董事候選人條件和提名程序合法性的事前審查要求。在免職環節,進一步明确了獨立董事免職的内部審查程序,規定獨立董事有陳述申辯權和向監管機構報告權。
四是明确了獨立董事權利義務。規定保險機構重大關聯交易等事項在提交董事會或股東(大)會表決時,獨立董事必須發表意見,投棄權或反對票的,或認為發表意見存在障礙的,應當向公司提交書面意見,并向監管機構報告。同時,将獨立董事審查重大關聯交易的公允性、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提議召開董事會等權利集中表述為特别職權。
五是完善了獨立董事的履職保障。《辦法》規定了保險機構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和管理層對獨立董事履職的支持和配合義務,以及排除獨立董事履職幹擾的相關要求。增加了保證獨立董事知情權的具體措施,要求保險機構應建立面向獨立董事的信息報送制度。建立了獨立董事向監管機構報告制度。在保險機構出現公司治理機制重大缺陷或公司治理機制失靈時,獨立董事應當及時向監管機構報告。要求獨立董事每年直接向監管機構提交關于公司治理問題的報告。
六是建立了獨立董事履職評價機制。要求保險機構建立獨立董事履職年度評價機制,通過評價結果分級制度,督促獨立董事改進履職情況。在獨立董事津貼方面,鼓勵保險機構根據獨立董事履職情況,建立必要的津貼分級發放規則。建立監管評價機制,監管機構将結合獨立董事盡職報告、獨立董事向監管機構提交的報告,以及日常監管掌握情況,對獨立董事履職進行年度評價。
七是建立了獨立董事履職信息公開及聲譽評價機制。《辦法》提出建立保險機構獨立董事人才庫,保險機構所有在任獨立董事應當入庫管理,同時,吸引符合條件的外部專業人士入庫,豐富人才資源儲備。對獨立董事的監管評價、公司評價以及獨立董事的基本信息、獎懲情況等内容将通過獨立董事人才庫向社會公開,強化公衆監督,通過聲譽評價機制推動獨立董事提高履職水平。
八是健全了對獨立董事及相關主體的監督問責機制。進一步完善對獨立董事違法違規行為的問責措施,增加對保險機構股東、保險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辦法》過程中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
(3)對保險機構落實《辦法》有哪些要求?
各保險機構應當按照《辦法》的要求,在2019年底前将獨立董事人數和比例調整到位。對于存在持股50%以上控股股東的保險機構,應當嚴格對照《辦法》規定及前兩年保險機構公司治理評價結果,調整董事會人員構成及獨立董事人數。
(4)保險機構獨立董事人才庫的主要功能作用?
保險機構獨立董事人才庫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建設。目前,人才庫建設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進行系統調試。正式上線後的獨立董事人才庫将成為獨立董事人才資源平台、履職評價平台、信息公開平台、履職監督管理平台。社會公衆可以在人才庫實現對保險機構獨立董事基本信息、履職信息、履職評價的查詢。保險機構可以在人才庫選擇獨立董事候選人,填寫在任獨立董事履職信息,進行履職評價。監管機構能夠實現在任獨立董事查詢、篩選、統計分析,查看履職情況,進行監管評價。系統正式上線後,保險機構在任獨立董事将全部納入人才庫管理,其他符合條件的專業人士也可以申請加入人才庫。
(5)在提高獨立董事獨立性方面《辦法》做了哪些制度安排?
為進一步提高獨立董事獨立性,《辦法》從獨立董事提名、選舉、職權、履職保障等幾個方面做出了規範。一是在提名環節,為減少大股東對獨立董事提名的控制,《辦法》規定持有保險機構1/3以上出資額或股份的股東及其關聯股東、一緻行動人不得提名獨立董事。二是在選舉環節,規定保險機構單個股東(關聯股東或一緻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超過50%的,股東(大)會選舉獨立董事時,應當實行累積投票制。三是進一步完善了獨立董事的職權,同時規定獨立董事對相關事項投棄權或反對票,或認為發表意見存在障礙的,有向監管機構報告的權利。明确了在保險機構出現公司治理機制重大缺陷或公司治理機制失靈時,獨立董事應當及時向監管機構報告。四是在履職保障方面,對保險機構保證獨立董事知情權做出了具體要求。同時,明确了保險機構及相關人員對獨立董事履職的支持配合義務,及未盡配合義務的追責機制,增加了在履職障礙不能消除時,獨立董事向監管機構報告的權利。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3. 2018年以來,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關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決策部署,堅決落實習近平主席在博鳌論壇上關于對外開放舉措落地“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講話精神,及時發布《關于進一步放寬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相關事項的通知》,提升營商便利度。在依法合規、嚴守風險底線基礎上,近期批準約旦阿拉伯銀行籌建上海分行、中國信托商業銀行籌建深圳分行、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支行升格為分行,批準彰化商業銀行在大陸的子行開業、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在大陸的子行開業。
銀保監會将繼續積極推進對外開放,加強政策輔導,受理對接開放措施的各項申請。同時将持續提升監管能力,在深化改革開放的同時,促進銀行業安全穩健運行。
——銀保監會網站
【政策取向】
點評:本周加拿大央行加息25個基點到1.5%,美聯儲發布半年度貨币政策報告。美聯儲和加拿大央行均對未來的經濟增長保持樂觀,同時也都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表示擔憂。
1. 2018年7月14日,在對美國國會提交的半年度貨币政策報告中,美聯儲理事會強調了對漸進加息步伐的承諾,還涉及到了從貨币政策規則到勞動力參與率等主題。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加息速度:根據美聯儲周五在華盛頓發布的對國會的貨币政策報告,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預計,進一步逐步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将與經濟活動持續擴張、勞動力市場狀況強勁、通脹在中期内在委員會2%的對稱性目标附近的狀況相符。”
美聯儲在2018年至今已兩次加息,并預計今年還會再加息兩次。
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下周将在國會提交該報告。他周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經濟處于非常好的狀态,同時警告說,貿易關稅上升可能會對增長構成風險。
(2)油價:美聯儲理事會的報告指出過去一年油價大幅上漲,但補充稱,随着美國能源部門投資和産量的增加,油價對整體經濟的淨拖累應該“少得多”。報告稱,自去年以來油價上漲意味着普通家庭的汽油年度支出增加約300美元,從2100美元增加到2400美元。
美國的通貨膨脹一直上升緩慢,美聯儲青睐的不含食品和能源價格的物價指标同比升幅在5月份觸及美聯儲2%的目标。
美聯儲将金融穩定的總體風險描述為低水平,稱美國的大型銀行“資本充足,即使在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期間也能向家庭和企業提供貸款。”
報告稱,對于企業和家庭整體而言,債務與經濟規模的比率“大緻與對其趨勢的估計一緻,盡管一些零星的壓力明顯”。美聯儲特别指出,某些形式的消費信貸的拖欠率上升,表明“即使失業率很低,風險較高的借款人的壓力仍在加重。”
報告稱,與金融業杠杆率相關的脆弱性似乎很低,不過,“對沖基金杠杆的一些衡量指标已經上升。”
(3)美國以外:報告還表示,來自美國以外的穩定性風險“整體溫和”。報告稱,“在全球範圍内,國際金融市場和金融穩定的潛在下行風險包括政治不确定性、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以及利率上升帶來的挑戰。”
5月份美國失業率跌至3.8%,追平196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之後在6月上升至4%。美聯儲報告包括了一項關于勞動力參與率(LFPR)的簡短研究,稱自2013年以來,25至54歲的最佳年齡工人的勞動參與率“顯著且持續”上升。
(4)銀行準備金:該報告還專門開辟了一個章節讨論美聯儲對銀行準備金支付的利息,這是美聯儲自金融危機以來一直用來控制短期利率的一個工具。
然而,出于美聯儲或市場參與者并不十分清楚的原因,該工具在最近幾個月的有效性下降。作為回應,美聯儲在6月将該利率提高了0.2個百分點,盡管聯邦基金目标利率的上調幅度為0.25個百分點。
報告稱,随着美聯儲的證券持有量和準備金餘額的供應逐漸下降,有效聯邦基金利率與準備金利率之間的差距可能會繼續縮小。
——來源:鳳凰網财經
2. 2018年7月11日,加拿大央行再次宣布加息,基準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由1.25%上調至1.50%。這是加拿大央行時隔約半年的又一次加息行動,此舉符合市場預期。這也是其一年以來的第四度加息。
加央行認為,加拿大經濟保持在接近其産能的水平上運行,且增長的構成有所變化。近期數據表明,在今年初的疲軟開局之後,住房市場正趨于穩定。與此同時,出口受到全球需求強勁和商品價格上漲的助推。盡管貿易緊張局勢正影響某些領域的投資,但在穩定的需求增長和産能壓力下,商業投資仍在增長。
加央行認為,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可能性是對于全球經濟前景的最大威脅。其報告強調,對經濟走勢的預測包含了貿易不确定性對加拿大投資及出口影響的因素,且鑒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相關影響會更甚。
加央行表示,已考慮到最近美國對鋼鋁行業設置的關稅壁壘以及加方的反制措施。其報告說,盡管某些行業及從業者将面臨艱難調整,但預計相關措施對加拿大經濟增長及通脹水平的影響不大。
加拿大央行仍然相信,該國2018至2020年的平均經濟增長将接近2%。
加央行下一次調息的窗口期将是9月5日。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2:加拿大央行大樓
(圖片來源網絡)
3. 2018年7月9日到7月13日,人民銀行進行了多筆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具體表3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高層言論】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召開了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對後續工作進行定調。會議肯定了互聯網金融總體風險水平的下降,但也強調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的防範化解任務依然艱巨,計劃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
1.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和新一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精神,近日,人民銀行會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有關成員單位召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出席會議并講話。領導小組相關成員單位有關負責同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深圳市金融辦(局)主要負責同志,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各分行、營業管理部、省會(首府)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
會議認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各部門各地區密切配合、加強協作,按照統一部署紮實開展整治工作,互聯網金融總體風險水平顯著下降,監管制度機制逐步完善,行業無序發展、生态惡化的局面有所改善。但同時,還要清醒地看到,互聯網金融領域風險防範化解任務仍然艱巨,适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潘功勝指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堅戰之首,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尤其是金融風險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間的首要工作任務。互聯網金融風險是金融風險的重要方面,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隐患,同時初步建立适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潘功勝強調,整治下一階段工作極為關鍵,各地要高度重視,乘勢而為、堅定不移,加大統籌部署,穩定工作機制,明确政策界限,聚焦重點業态、區域和機構,完善整治方式,強化整治力度,引導機構無風險退出,開展行政處罰和刑事打擊,穩妥有序加速存量違法違規機構和業務活動退出。要加強監測預警,遏制增量風險,廣泛開展投資者宣傳教育。同步推進互聯網金融監管長效機制建設,發揮互聯網技術在提高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務普惠性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圖3: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
(圖片來源網絡)
2. 2018年7月7日,第七次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領導人會晤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舉行,并發布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索非亞綱要》(簡稱“綱要”)。在金融領域,綱要提出的成果主要包括投融資、金融機構網絡化布局、金融監管、金融科技等領域的合作。
一是各方鼓勵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金融機構在自願基礎上加強現有投融資合作,并根據市場需求開辟投融資新渠道,推出新的融資工具,增強銀企聯動,探讨開展人民币融資及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合作。中方歡迎中東歐國家央行将人民币納入外彙儲備。
投融資合作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重要一環。綱要強調,鼓勵金融機構“在自願基礎上”加強合作,根據“市場需求”開辟投融資新渠道、推出新工具,突出體現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金融合作的市場化、商業化原則。同時,由于中東歐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有巨大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相應的投資周期長、資金需求大,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多管齊下、創新思路,通過股權融資、債權融資、銀團貸款、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銀企聯動、出口信用保險、裝備租賃等多種融資模式滿足中東歐國家多樣化的融資需求。
綱要還提出探讨開展人民币融資及發行綠色金融債券合作,這是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融資模式創新的體現。一方面,2016年人民币正式加入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特别提款權(SDR)以後,國際儲備貨币地位獲得正式認定,人民币資産吸引力大幅增加,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中東歐國家的歡迎。目前,中國已與多個中東歐國家在簽訂本币互換協議、貨币直接交易、人民币清算行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統等方面開展了合作,一些中東歐國家有意将人民币納入外彙儲備。這不僅将有助于充分調動中國的儲蓄資源,實現合理回報,也能降低中資企業換彙成本和彙率波動引發的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另一方面,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綠債市場之一,在發行綠色債券方面有較豐富經驗。将綠色金融融入中東歐建設,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流向綠色産業,不僅能滿足當地經濟的短期需求,還有利于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二是各方支持中國和中東歐國家有關銀行和金融機構之間加強合作,推動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基礎設施、能源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深化。歡迎中國與更多中東歐國家簽署雙邊金融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加強金融監管合作。
伴随中國企業“走出去”,中資金融機構也需要進行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的網絡化布局,為中資企業更好地開展海外業務提供投融資服務及代理行、銀團貸款、資金結算和清算等配套金融服務,以提高對貿易的金融服務能力,形成金融與經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東歐國家對中資金融機構在當地設立分支機構表示歡迎,并主動提出希望中資金融機構入駐。目前,已有3家中資銀行在波蘭、捷克、塞爾維亞、匈牙利4個中東歐國家設立了8家分支機構。同時,中國金融監管部門也與多個中東歐國家金融監管當局簽署了或正在探讨簽署雙邊金融監管合作諒解備忘錄,以加強信息交流,共同消除各種不合理的準入壁壘和限制,提供開放、公平、有序的監管環境,從而更好地推進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網絡化布局。
三是各方支持立陶宛成立16+1金融科技協調中心,2019年在立陶宛舉辦16+1高級别金融科技論壇。
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迅猛,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而中東歐國家金融科技的發展程度參差不齊,與中國加強合作可幫助中東歐國家增進對金融科技的理解,彌補目前16+1框架下關于金融科技的空白。在中東歐國家中,立陶宛在發展金融科技方面具有立法、監管、基礎設施、人才、營商環境、創業條件等方面的先天優勢。同時,立陶宛也是歐元區國家,将16+1金融科技協調中心設在立陶宛,也将為中國與歐元區加強金融科技領域的合作架構一座新的橋梁。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3. 2018年7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整治拒收現金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為什麼要整治拒收現金行為:近年來,非現金支付方式的廣泛應用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積極、深遠的影響。但是,我國幅員遼闊、人口衆多、地域差異大、城鄉發展不平衡,消費者支付需求多種多樣,現金支付習慣和偏好仍然廣泛存在。近年來,流通領域人民币現金使用出現了一些新問題,群衆反映強烈。如一些消費者在旅遊景區、餐飲、零售等行業商戶消費時被拒收人民币現金,既損害了人民币的法定地位,也損害了消費者對支付方式的選擇權。為此,人民銀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币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出台整治拒收現金公告,進一步規範社會經濟主體對支付方式的選擇和應用。
出台公告有利于打造安全、高效、和諧的人民币流通環境。一是有利于維護人民币法定地位,人民币現金是法定貨币,體現國家信用,是最基礎最廣泛使用的支付工具之一,公衆對現金支付方式高度信任,保證人民币現金的順暢流通是維護人民币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二是有利于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諧發展,目前已經形成現金、銀行卡、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并存的多樣化支付工具體系,不同的支付工具各有優勢,較好地滿足了不同市場主體的支付需求,應該和諧發展。三是有利于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公平交易的核心原則是保障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的權利,我們要維護全體消費者特别是那些不習慣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的群體選擇支付方式的權利。
(2)如何理解“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情形: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為履行反洗錢、财務管理等方面的法定義務,應當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進行支付的,應當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随着移動互聯信息技術的普及發展,對于電商平台、無人銷售、自助服務、網絡政務等場景,以網絡化、無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務、履行法定職責,也不具備現金收取條件,且參與各方在自願、平等、公平、誠信的原則上達成一緻,可以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
必須明确,政策指引本身是中性的,目的是規範包括現金在内的各類支付工具的選擇和應用,對支付行為、業态發展、技術創新并不會産生帶有偏向性的影響。
(3)落實公告要求有何具體措施:一是形成合力。良好的流通支付環境,離不開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努力。我們正在加緊研究操作細則,協調相關部門共同開展檢查、整治。同時,我們将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認真落實公告要求,規範商戶收支行為,共同維護市場環境,不斷提升自身信譽和形象。
二是暢通渠道。人民群衆和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可以通過消費者權益保護、城市政務熱線、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渠道進行投訴、舉報,我們将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三是突出重點。我們将在綜合治理的基礎上對行政事業、公共服務、大中型商戶進行重點關注,對不正當競争、惡意或采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4)如何構建長效機制:一是做好宣傳。現金在支付功能之外,還具有培養财富觀念、傳播文化、維護國家形象等多方面價值,人民銀行、相關部門、媒體應引導公衆正确看待現金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提升服務。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提升現金服務水平,提供安全、便利的現金服務。商戶要在确保接受現金的基礎上,提供多元化支付方式,滿足消費者需求。三是加強引導。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時,不得炒作“無現金”概念。各類主體要換位思考,協商解決好支付方式選擇問題,合理反映訴求。各地在建設智能化、信息化城市過程中,要注重保障全體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全社會自覺維護人民币法定地位的良好氛圍。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4. 2018年7月13日,人民銀行黨校2018年春季局處級幹部進修班學習成果彙報會暨畢業典禮在京舉行。
會上,學員代表彙報了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性教育,理論研究等學習成果。學習期間,學員們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方面上升了新台階,強化了在中央銀行各項工作中加以落實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圍繞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以人民為中心的金融發展觀、基層央行黨的建設、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金融支持鄉村振興、金融業對外開放、普惠金融等問題開展了調查研究,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來自人民銀行總行機關、分支機構和直屬企事業單位68名局處級黨員領導幹部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學習。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整理: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