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學校主頁 | 中文 | English
 
 
 
 
 
 

全球央行動态第38期

[發布日期]:2018-08-13  [浏覽次數]:

全球央行動态第38期(2018年8月5日-2018年8月11日)

人民銀行貨币政策執行報告傳遞了哪些信息?

【熱點問題】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發布了二季度貨币政策執行報告。可以看出,人民銀行從多渠道加強了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并主動發生對公衆預期進行引導,維持了上半年穩健中性的政策效果。下半年人民銀行将繼續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堅定做好結構性去杠杆工作,同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1. 2018年8月10日,人民銀行發布《2018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币政策執行報告》,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宏觀經濟:2018 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結構調整深入推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新興産業蓬勃發展,質量效益保持在較好水平。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上升,就業形勢向好,物價基本穩定。上半年,國内生産總值(GDP)同比增長6.8%,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0%。

(2)政策執行:2018 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中國人民銀行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加強前瞻性預調微調,适度對沖部分領域出現的信用資源配置不足,引導和穩定市場預期,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适宜的貨币金融環境。一是适度增加中長期流動性供應,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1月、4月、7月三次定向降準,并搭配中期借貸便利、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二是積極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工作。通過定向降準,鼓勵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實施債轉股。三是加大對小微企業等金融支持。會同相關部委出台《關于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意見》,增加支小支農再貸款和再貼現額度,下調支小再貸款利率0.5 個百分點。四是擴大中期借貸便利和再貸款擔保品範圍,将AA+、AA 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等納入擔保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綠色經濟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五是适時調整和完善宏觀審慎政策。啟動金融機構評級工作,加強對金融機構經營情況和風險狀态的監測。進一步完善宏觀審慎評估(MPA),将同業存單納入MPA 同業負債占比指标,适當調整MPA 參數設置,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和符合條件的表外資産回表。六是增強人民币彙率彈性,發揮好宏觀審慎政策的逆周期調節作用,人民币彙率在市場力量推動下有升有貶,市場預期總體穩定。七是及時主動發聲,引導市場預期。通過多種方式加強與市場溝通,6月19日和7月3日,在股市、彙市出現較大波動時,主動發聲穩定市場預期。

(3)政策效果:總體看,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取得了較好成效,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市場利率中樞有所下行,貨币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适度增長,宏觀杠杆率保持穩定。2018 年以來,廣義貨币供應量M2 增速保持在8%以上,6 月末M2 餘額同比增長8.0%;人民币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2.7%,比年初增加9.0 萬億元,同比多增1.1 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9.8%。6 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97%。6 月末,CFETS 人民币彙率指數為95.66,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中間價為6.6166 元,上半年人民币對美元彙率中間價年化波動率為4.0%。

(4)外部環境:當前全球經濟總體延續複蘇态勢,但貿易摩擦、地緣政治、主要經濟體貨币政策正常化等加大了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不确定性,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持續深化,經濟增長動力加快轉換,經濟韌性進一步增強,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初步成效,同時也存在一些深層次結構性問題,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在流動性總量合理充裕的條件下,要強化政策統籌協調,進一步疏通貨币信貸傳導機制。要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産權保護,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

(5)後續政策: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創新和完善金融宏觀調控,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穩健的貨币政策要保持中性、松緊适度,把好貨币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根據形勢變化預調微調,注重穩定和引導預期,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疏通貨币信貸政策傳導機制,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适宜的貨币金融環境。健全貨币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和彙率市場化改革,主動有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增強金融業發展活力和韌性。堅定做好結構性去杠杆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打好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8月8日消息,中國銀保監會近日發布《關于切實加強和改進保險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保險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嚴格規範保險銷售行為、切實改進保險理賠服務、大力加強互聯網保險業務管理、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四個方面對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提出要求。

針對銷售行為不規範問題,《通知》要求各保險公司、各保險中介機構強化銷售宣傳内容管理和銷售行為管理,嚴格執行銷售行為可回溯制度,促進保險銷售行為規範化。針對理賠服務不到位問題,要求各保險公司加大理賠服務投入,暢通客服電話,充實理賠力量,簡化理賠手續,建立重大突發事件綠色理賠通道,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理賠服務。針對互聯網保險業務管控薄弱問題,要求各保險公司、各保險中介機構加強互聯網保險業務管理,規範宣傳、銷售、理賠、糾紛解決等服務行為,加強對第三方網絡平台的管控,提高服務質量。針對糾紛處理不及時問題,要求各保險公司、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暢通投訴渠道,健全保險糾紛協商和解機制,積極參加保險糾紛調解機制,定期彙總分析投訴數據,及時發現并改進服務中存在的短闆和問題,落實責任追究,妥善解決保險消費糾紛。

《通知》的發布,是中國銀保監會貫徹黨的十九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促進保險業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重要舉措。下一步,中國銀保監會将加大監管力度,通過開展服務評價、服務監測和服務标準化建設,督促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提高重視程度、采取有效措施,持續加強和改進保險服務,提升保險業社會信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廣大人民群衆。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3. 2018年8月7日消息,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争的通知》要求,淨化銀行業、保險業環境,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中國銀保監會近期印發《中國銀保監會關于銀行業和保險業做好掃黑除惡專項鬥争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銀行業、保險業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争工作進行了部署。

《通知》強調,各級監管機構、各銀行保險機構要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勇于擔當,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争。

《通知》指出,為做好掃黑除惡相關工作,各級監管機構要配合相關部門,強化監管,重點打擊以下活動:

一是對于銀行業領域,要重點打擊非法設立的從事或主要從事發放貸款業務的機構或非法以發放貸款為日常業務活動中的以下活動:利用非法吸收公衆存款、變相吸收公衆存款等非法集資資金發放民間貸款的;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的;利用黑惡勢力開展或協助開展的;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再高利進行轉貸的;面向在校學生非法發放貸款,發放無指定用途貸款,或以提供服務、銷售商品為名,實際收取高額利息(費用)變相放貸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和公務員作為主要成員參與或實際控制人的。

二是對于保險業領域,要重點打擊有組織的保險詐騙活動。

《通知》明确,各級監管機構相關部門要及時接收、處理以下舉報線索,并按職責進行處理或移送相關部門處理,做到每條線索都有落實:對非法放貸、暴力讨債、非法設立金融機構和非法開展金融業務等問題的舉報;對銀行保險機構和從業人員涉黑涉惡問題的舉報;銀行保險機構在日常經營中發現的涉黑涉惡線索;《通知》所列明的重點打擊活動領域行為線索。

《通知》要求,各級監管機構要加強市場準入審查,嚴禁涉黑涉惡人員和組織參股、控股銀行保險機構,嚴禁涉黑涉惡人員擔任銀行保險機構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做好掃黑除惡相關工作的同時,銀行保險機構要繼續提升服務水平,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要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形成共同打擊黑惡勢力的氛圍。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高層言論】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就調整外彙準備金政策的細則進行了政策問答。同時外管局有關負責人對外彙儲備規模和收支平衡表的數據進行了解讀。雖然國際經濟金融環境複雜嚴峻,但我國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穩健,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彙市場運行有條件保持總體平穩。

1. 2018年8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就8月3日發布的《關于調整外彙風險準備金政策的通知》(銀發〔2018〕190号)進行了政策問答,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收取外彙風險準備金的業務範圍包括哪些: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調整外彙風險準備金政策的通知》(銀發〔2018〕190号),收取外彙風險準備金的業務範圍包括:一是境内金融機構開展的代客遠期售彙業務。具體包括:客戶遠期售彙業務;客戶買入或賣出期權業務,以及包含多個期權的期權組合業務;客戶在近端不交換本金、遠端換入外彙的外彙掉期和貨币掉期業務;客戶遠期購入外彙的其他業務。二是境外金融機構在境外與其客戶開展的前述同類業務産生的在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平盤的頭寸。三是人民币購售業務中的遠期業務。

(2)代客遠期售彙業務展期是否需要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代客遠期售彙業務展期無需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

(3)代客遠期售彙差額交割業務是否需要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代客遠期售彙差額交割應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并按照銀行與客戶簽約名義本金的全額作為應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的基準計算和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

(4)期權/期權組合業務如何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期權和期權組合按名義本金(期權組合采用名義本金最高的單筆期權)的二分之一作為應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的基準計算和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

(5)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内證券市場産生的遠期售彙類業務如何交存外彙風險準備金:一是境外機構投資者為對沖經批準的跨境證券投資産生的外彙風險敞口而開展的遠期售彙業務暫不納入外彙風險準備金交存範圍。經批準的跨境證券投資目前主要包括:滬深港通、債券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3号明确的投資境内銀行間債券市場業務,以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内證券投資等。二是與境外央行類機構開展的遠期售彙業務暫不納入外彙風險準備金交存範圍。境外央行類機構包括:境外央行(貨币當局和其他官方儲備管理機構)、國際金融組織和主權财富基金。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8月7日,國家外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2018年7月份外彙儲備規模變動情況回答記者提問,本公衆号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1)造成外彙儲備規模變動的原因是什麼?今後的外彙儲備規模趨勢是怎樣的?

截至2018年7月末,我國外彙儲備規模為31179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58億美元,升幅為0.19%。

7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外彙市場供求基本平衡。國際金融市場上,美元指數與上月末基本持平,金融資産價格小幅波動,主要非美元貨币彙率折算和資産價格變動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彙儲備規模穩中有升。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美元彙率和利率“雙升”,一些新興經濟體受到較大沖擊,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及不确定性均明顯上升。在此背景下,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态勢,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取得初步成效,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外彙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人民币彙率彈性明顯增強。

展望未來,國際經濟金融環境複雜嚴峻,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主要國家宏觀政策出現分化,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但我國經濟基本面和政策基本面依然穩健,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彙市場運行有條件保持總體平穩。國内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彙儲備規模将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

——來源:外管局網站

3. 日前,國家外彙管理局公布了2018年二季度及上半年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國家外彙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與2018年一季度相比,二季度我國國際收支狀況有何新特點?

2018年二季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據顯示,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儲備資産增加。主要有以下新特點:

一是經常賬戶順差,其中貨物貿易順差增長,服務貿易逆差穩定。2018年二季度,經常賬戶順差58億美元,其中,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1042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737億美元。旅行、運輸和知識産權費仍是主要的逆差項目。

二是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繼續呈現順差,跨境資本延續淨流入趨勢。2018年二季度,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182億美元,跨境資本延續2017年一季度以來淨流入的趨勢。

三是來華直接投資保持在較高規模。2018年二季度,直接投資淨流入299億美元。其中,對外直接投資淨流出287億美元;外國來華直接投資淨流入586億美元,仍保持在較高規模。

四是儲備資産小幅增長。2018年二季度,我國儲備資産因國際收支交易(不含彙率、價格等非交易因素影響)增加239億美元,其中,外彙儲備增加229億美元。

總體來看,2018年二季度我國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值得指出的是,近幾年我國經常賬戶收支已經進入平衡區間,小幅順差或者小幅逆差都屬于基本平衡。未來,我國經常賬戶差額有望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國際收支仍将保持總體平衡。

——來源:外管局網站

【政策取向】

點評:本周歐洲央行發布報告稱,美國的關稅措施将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威脅,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帶來的風險和美國的高關稅削弱了信心,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在不斷增加。

1. 2018年8月9日,歐洲中央銀行在一份經濟評估報告中強調,貿易保護主義擡頭帶來的風險和美國的高關稅威脅削弱了信心,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在不斷增加。

歐洲中央銀行在評估報告中說,在美國相關關稅行動和威脅不斷增加、受影響國家可能采取報複措施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下行風險在加劇。

歐洲中央銀行方面同時表示,如果所有的關稅威脅措施都得以實施,那麼美國的平均關稅稅率将升至50年來的最高水平。

此前,在今年5月份,歐洲中央銀行就曾發布公報說,美國公布的關稅措施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威脅,保護主義擡頭帶來的風險将影響投資決定,對全球經濟活動可能産生更大影響。

公報表示,貿易緊張局勢顯著升級可能破壞全球貿易活動及經濟持續複蘇進程。如果美國大幅提高針對所有貿易夥伴的進口關稅,而貿易夥伴實施相應的報複措施,那麼全球貿易活動将下降,美國受到的影響可能特别嚴重。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會增加企業生産成本、降低家庭購買力,從而影響消費、投資和就業。此外,經濟不确定性也将加劇全球金融市場動蕩。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2. 2018年8月10日,彭博消息,身為美聯儲一直以來最堅定的鴿派人物之一,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Charles Evans突然口出鷹調之語,稱美聯儲或有必要将利率上調至一個“帶幾分限制味道”的水平,由此對沖美國近期财政刺激措施所産生的效應。

“如果通脹率繼續保持在2%、2.2%這樣的水平--我料它不會高到2.5%--那就意味着到2020年,我們或許隻需在中性利率水平上方略來那麼一些限制,“Evans周四在芝加哥對記者說。

鮑威爾領導下的美聯儲今年已經加息兩次,而且預計還會有兩次加息。投資者普遍預期它會在9月25-26日的下次會議上再次作出加息決定。

決策者們已經示意,他們料會将利率上調至略帶些限制味道的水平--亦即高于既不促進、也不阻滞經濟增長的所謂“中性”利率。不過也有一些官員傾向于當利率達到中性水平時便暫時停下加息腳步。

一向被認為是美聯儲最堅定鴿派人物之一的Evans還表示,“如果我們做出決斷将利率升至一個略具限制意味的水平,我一點都不會感到奇怪。”他所說的這個水平大約是比他預期中2.75%的中性利率高出0.5個百分點。

他的這番話标志着他的想法發生了變化。就在去年12月,Evans還在反對加息,他的理由是通脹預期太低,因此可能會阻礙實際通脹升至2%的美聯儲目标水平。

——來源:新浪财經

圖1:芝加哥聯邦儲備銀行行長Charles Evans

(圖片來源網絡)

3. 2018年8月6日到8月10日,人民銀行未進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具體表1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關鍵數據】

點評:本周國家統計局發布了7月份的物價水平數據,CPI同比上漲2.1%,PPI同比上漲4.6%。同時,外管局也公布了上半年的收支平衡表數據及二季度金融機構直接投資數據。

1. 2018年8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繩國慶進行了解讀。

(1)CPI環比由降轉升,同比漲幅略有擴大

從環比看,CPI上漲0.3%,主要受非食品價格上漲影響。非食品價格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28個百分點。暑假出行高峰,需求增加,飛機票、旅遊和賓館住宿價格分别上漲14.5%、7.9%和2.2%,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9個百分點,是CPI上漲的主要原因;居住和醫療保健價格均上漲0.2%,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7個百分點;成品油調價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均上漲0.9%,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2個百分點。食品價格由降轉升,上漲0.1%,影響CPI上漲約0.03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2.9%,漲幅比上月擴大1.8個百分點,影響CPI上漲約0.06個百分點;部分地區天氣炎熱、雨水偏多,不利于蔬菜的生産和儲運,鮮菜價格上漲1.7%,影響CPI上漲約0.04個百分點;時令瓜果大量上市,鮮果價格下降3.7%,影響CPI下降約0.06個百分點;其他食品價格有漲有落。

從同比看,CPI上漲2.1%,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上漲2.4%,影響CPI上漲約1.96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别上漲22.7%和25.1%,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42個百分點;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4.6%,旅遊價格上漲4.4%,教育服務類價格上漲2.8%,居住類價格上漲2.4%,上述四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1.16個百分點。食品價格上漲0.5%,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其中,雞蛋、鮮菜、鮮果價格分别上漲12.7%、3.8%和0.4%,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6個百分點;牛肉、羊肉和禽肉價格分别上漲3.1%、13.3%和6.6%,三項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4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下降9.6%,降幅繼續收窄,影響CPI下降約0.24個百分點。據測算,在7月份2.1%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1.4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7個百分點。

(2)PPI環比、同比漲幅均有所回落

從環比看,PPI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生産資料價格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2%,上月為持平。在主要行業中,漲幅回落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上漲1.3%,比上月回落3.2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0.9%,回落1.4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上漲0.5%,回落0.6個百分點。由升轉降的有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1.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0.3%。漲幅擴大的有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上漲0.7%,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上漲0.6%,擴大0.3個百分點。

從同比看,PPI上漲4.6%,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生産資料價格上漲6.0%,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上漲0.6%,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在主要行業中,漲幅回落的有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合計影響PPI同比漲幅回落約0.31個百分點。漲幅擴大的有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上漲42.1%,比上月擴大9.4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上漲24.6%,擴大4.7個百分點。據測算,在7月份4.6%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3.9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0.7個百分點。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2. 2018年8月6日,國家外彙管理局公布2018年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平衡表初步數。具體如下:

2018年二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369億元,資本和金融賬戶(含當季淨誤差與遺漏,下同)逆差369億元,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含當季淨誤差與遺漏,下同)順差1160億元,儲備資産增加1526億元。

2018年上半年,我國經常賬戶逆差1801億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4247億元,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7451億元,儲備資産增加3192億元。

按美元計值,2018年二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58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1042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737億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08億美元,二次收入逆差39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58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1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182億美元,儲備資産增加239億美元。

按美元計值,2018年上半年,我國經常賬戶逆差283億美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1559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1473億美元,初次收入逆差305億美元,二次收入逆差65億美元。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668億美元,其中,資本賬戶逆差2億美元,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1171億美元,儲備資産增加501億美元。

按SDR計值,2018年二季度,我國經常賬戶順差40億SDR,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40億SDR,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127億SDR,儲備資産增加167億SDR。

按SDR計值,2018年上半年,我國經常賬戶逆差195億SDR,資本和金融賬戶順差461億SDR,其中,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順差810億SDR,儲備資産增加348億SDR。

——來源:外管局網站

3. 2018年8月9日,國家外彙管理局公布2018年二季度金融機構直接投資數據。具體如下:

2018年二季度,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境内金融機構直接投資流入221.37億元,流出165.15億元,淨流入56.22億元;我國境内金融機構對境外直接投資流出225.75億元,流入90.10億元,淨流出135.65億元。

按美元計值,2018年二季度,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境内金融機構直接投資流入34.70億美元,流出25.89億美元,淨流入8.81億美元;我國境内金融機構對境外直接投資流出35.39億美元,流入14.12億美元,淨流出21.27億美元。

——來源:外管局網站

(整理:何山)



上一條:全球央行動态第39期 下一條:全球央行動态第37期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