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動态第42期(2018年9月2日-2018年9月8日)
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定調後期金融工作
【熱點問題】
點評:本周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了第三次會議,對當前經濟環境進行了分析,并對下一階段的工作進行了定調。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總體穩定,下一階段主抓貨币政策、政策協調、化解風險、金融開放、産權保護和激勵機制六方面工作。
1. 2018年9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三次會議,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研究做好下一步重點工作。會議由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金融委成員單位負責同志、金融委協作單位聯絡員及其他有關單位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認為,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總體穩定,經濟金融保持穩定發展态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就業保持穩定,微觀主體韌性進一步增強。金融系統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積極貫徹執行穩健中性貨币政策,并根據形勢的變化有針對性地适時适度預調微調,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信貸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币彙率保持合理穩定,各類金融風險得到穩妥有序防範化解,金融市場風險意識和市場約束逐步增強。
會議強調,做好當前金融工作,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總體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遵循既定方針,抓住關鍵問題推進工作。一是在宏觀大局的變化中把握好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充分考慮經濟金融形勢和外部環境的新變化,做好預調微調,但也要把握好度。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和部門協調,特别要加強金融部門與财政、發展改革部門的協調配合,加大政策精準支持力度,更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三是繼續有效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範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範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彙市平穩健康發展。四是務實推進金融領域改革開放,确保已出台措施的具體落地,及早研究改革開放新舉措。資本市場改革要持續推進,成熟一項推出一項。五是更加注重加強産權和知識産權保護,創造公平競争的市場環境,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特别是民營經濟和企業家的活力。六是更加注重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強化正向激勵機制,營造鼓勵擔當、寬容失敗、積極進取的氛圍,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來源:中國政府網
2. 2018年9月4日,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了解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情況,搭建銀企之間的溝通對接平台,人民銀行和全國工商聯聯合召開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出席會議并講話。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徐樂江主持會議,介紹了搭建平台、強化交流、互通有無的會議目的。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出席會議并作了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政策解讀,人民銀行副行長朱鶴新、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黃榮出席會議。
工農中建交等14家商業銀行主要負責人和29家民營企業及小微企業在座談會上作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大連大友高技術陶瓷公司、貴州好一多乳業公司、北京東方園林環境公司等10家企業介紹了企業生産經營和融資情況,突出反映了融資難融資貴的症結和訴求。企業普遍表示,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環保要求趨嚴和強監管、去杠杆等政策影響,小微企業融資在貸款規模、審批效率、抵押擔保要求等方面存在問題,民營企業在信用債發行、股權質押、PPP項目融資、大企業應付款回收等方面存在困難。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和台州銀行回應了企業訴求,介紹了本行支持小微企業的措施和産品,表示将深入解剖參會企業的融資症結,通過加強内部考核激勵、強化金融科技運用等方式,改善金融服務。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回答了參會企業對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政策的疑問。
高雲龍指出,民營企業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舉措,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能夠充分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金融機構在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在當前經濟環境更為複雜多變的情況下,希望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民營企業的融資支持,做好金融服務工作。民營企業要堅定發展信心,轉變發展思路,提升發展能力。同時各級政府要用改革的思維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從根本上建立健全信用體系、擔保體系,着力優化融資環境。
易綱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這次采取銀企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就是要搭建銀企對接的橋梁,形成長效溝通機制。易綱強調,金融部門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在貸款政策、發債政策等金融政策上都一視同仁。要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作用,通過市場競争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采取貨币政策、财政政策、監管政策等“幾家擡”的辦法,激發金融機構的積極性,暢通政策傳導機制,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時,要準确把握小微企業平均生命周期短、首次貸款難、風險溢價高的客觀規律,構建服務小微企業的商業可持續模式,加強風險防控。
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交通銀行行長任德奇等14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主要負責同志,29家民營企業代表,全國工商聯、人民銀行、中央統戰部、工業和信息化部、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和人民銀行部分分支行負責同志出席了會議。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政策取向】
點評:本周金融委辦公室召開金融市場預期管理專家座談會,強調了金融市場預期管理的重要性。全國金融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召開了2018年工作會議,為後續金融标準化工作進行了定調。
1. 2018年8月31日,金融委辦公室召開金融市場預期管理專家座談會。座談會由金融委副主任、人民銀行行長兼金融委辦公室主任易綱主持。會議傳達學習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有關的會議精神,以及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在金融委專題會議上關于金融市場預期管理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會議邀請了博鳌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人民銀行原行長助理張曉慧、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餘永定、中歐陸家嘴國際bevictor伟德官网常務副院長盛松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中國經濟周刊首席研究員鈕文新等專家學者,以及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農業銀行董事長周慕冰、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中國人保董事長缪建民、上海證券交易所理事長黃紅元、中投公司副總經理祁斌、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王建軍、中國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國泰君安董事長楊德紅等機構負責人,出席了座談會。
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彙局局長潘功勝,副行長、朱鶴新,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證監會副主席李超等有關負責同志,金融委成員單位及協作單位聯絡員等參加了座談會。
與會專家、學者圍繞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預期管理,金融委辦公室如何建立與金融市場的有效溝通機制、金融管理部門如何更加廣泛地聽取金融市場的聲音、金融決策如何更好發揮專家學者作用、如何更好地穩定市場預期、如何準确地預測和分析經濟金融形勢并正确決策進行了交流。
座談會還就當前經濟金融中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讨論。
易綱同志在座談會總結時對專家學者提出的建議等作了積極回應。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9月6日,全國金融标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金标委)2018年工作會議暨第四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京召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金标委主任委員出席會議并講話。銀保監會副主席、金标委常務副主任委員黃洪,證監會副主席、金标委常務副主任委員趙争平,市場監管總局标準技術管理司司長于欣麗出席會議并講話。
指出,我國金融标準化事業經過近30年的發展,在探索中起步,現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金融标準體系初步建立,基本實現對金融部門和金融功能的全覆蓋;金融标準化在促進我國金融業健康發展、支撐實體經濟、改善人民生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國深入參與國際金融标準化活動,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強調,新時代我國金融标準化工作面臨着新形勢,高質量發展需要金融标準發揮更大作用,現代金融治理對金融标準提出更高要求,金融市場開放呼喚金融标準提供更多支持。金融标準化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金融發展觀,強化金融标準供給,狠抓金融标準實施,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并重,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金融改革發展的重點、難點及熱點領域發揮标準的基礎性支撐引領作用,推動金融标準化工作再上新台階。
黃洪指出,銀行保險業标準化近年來取得積極進展,标準供給持續優化,制度建設不斷加強,宣傳與研究有序開展,下一步将繼續強化标準化履職能力,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運行機制,優化監管和市場标準供給,發揮标準的剛性約束和規範引領作用,更好支撐銀行保險業監管工作。
趙争平表示,标準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标準化工作是推動證券期貨業提升治理能力和風險防範水平的重要工作,後續将探索建立資本市場産品标準體系,加大證券期貨領域标準研制力度,強化标準實施落地,推動行業數據模型在證券期貨行業的應用,以标準“走出去”服務資本市場“走出去”,支持資本市場改革創新與規範發展。
于欣麗表示,當前是金融标準化發展的機遇期,金标委要抓住機遇、創新機制、強化管理,提升标準的先進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引導金融标準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不斷夯實金融标準化工作基礎,切實提高金融标準的實際應用水平,以标準助力建設高層次、開放型金融體系。
金标委副主任委員、人民銀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報告了金标委上次年會以來的工作情況以及2018-2019年金融标準化工作要點。金标委輪值單位、農業銀行副行長郭甯甯報告了農業銀行标準化工作開展情況。
金标委秘書長主持會議,工商銀行副行長譚炯、交通銀行副行長沈如軍、中國銀行首席信息官劉秋萬、建設銀行信息總監金磐石出席會議。來自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彙局,市場監管總局,金标委分委會、委員單位、觀察員單位以及專項工作組,工信部、中國标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全國信息技術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信息安全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防僞标準化技術委員會、密碼行業标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代表及金融标準化專家等200餘人參加會議。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3. 2018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關于完善人民币購售業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2018〕159号)(以下簡稱《通知》)。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1)《通知》出台的主要背景是什麼?
随着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提高、人民币國際化和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推進,新政策的不斷出台要求人民币購售的管理規定相應進行調整,以保持政策之間的有效銜接。比如,2017年6月人民銀行發布《内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管理暫行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7〕第1号),2018年5月人民銀行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管理 支持金融市場開放有關事宜的通知》(銀辦發〔2018〕96号),分别明确将債券通和滬深港通項下的人民币兌換和風險對沖業務納入人民币購售管理。同時,市場主體對購售業務便利性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比如由境外企業集團集中辦理購售業務、境外參加行指定一家分行代理其他分支機構集中辦理購售業務等。此次發布《通知》,對購售業務進行完善和優化,既是适應金融對外開放的新形勢、推動外彙市場對外開放的改革舉措,也是積極回應市場主體便利化訴求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具體舉措。
(2)人民币購售範圍有什麼變化?
人民币購售範圍的調整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從經常項目下的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擴展至全部經常項目;二是在直接投資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至經批準的跨境證券投資。在經常項下和直接投資項下,境外參加行辦理人民币購售的對象應為企業或機構客戶,暫不包括個人客戶。
(3)經批準的跨境證券投資範圍包括哪些?
經批準的證券投資目前主要包括滬深港通、債券通、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3号明确的投資境内銀行間債券市場業務以及人民币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境内證券投資等。未來随着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推進,經批準的跨境證券投資業務範圍不斷擴大,人民币購售的範圍也将相應擴大。
(4)人民币購售業務範圍擴大後,對境外參加行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的資質有什麼要求?
現階段,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的合格境外主體主要考慮人民币購售業務規模較大、有國際影響力和地域代表性的境外參加行,由中國外彙交易中心按照市場自願原則,依法具體實施市場準入。申請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的境外參加行應按照《通知》第四條和第九條要求做出書面承諾。境外參加行成為銀行間外彙市場會員的申請流程、技術标準和收費安排等與現有銀行間外彙市場會員标準相同。
(5)境外市場主體有哪些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的渠道?
境外參加行既可以通過境外清算行或境内代理行間接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也可以申請成為中國外彙交易中心會員直接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但隻能在兩個渠道中選擇其一。除境外央行類機構、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以外的其他主體暫時通過境外參加行間接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目前通過境内銀行櫃台辦理兌換的境外主體,可沿用原入市渠道,也可根據《通知》選擇新的入市渠道。
(6)債券通和滬深港通項下可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平盤的境外參加行和境外清算行的主體身份是否隻能是香港結算行?
債券通和滬深港通項下,境外投資者可通過債券持有人或證券公司或經紀商在香港結算行辦理外彙資金兌換和外彙風險對沖業務。香港結算行指香港地區經批準可進入境内銀行間外彙市場的境外參加行和香港人民币業務清算行。境外銀行集團指定本集團内的分支機構集中辦理人民币購售業務的,參照《通知》第七條辦理。
(7)如何理解實需原則?
人民币購售應基于《通知》确定的購售業務範圍内的真實、合規交易,并可提供書面證據,具體操作中境外參加行應按“了解客戶”、“了解業務”和“盡職調查”的展業原則,履行人民币購售的真實性審核義務。具體可參照全國外彙市場自律機制《跨境人民币業務展業原則》和《跨境人民币業務操作指引》的相關要求辦理人民币購售業務。
(8)辦理遠期人民币購售業務時可采用差額交割方式嗎?
在保證實需原則的前提下,人民币購售項下的衍生品交易可根據實際需要采取全額或差額交割。
(9)如何理解境外參加行、境外清算行、境内代理行、外彙交易中心在履行真實性審核方面的義務?
境内代理行、境外清算行和中國外彙交易中心應要求境外參加行辦理人民币購售業務時承諾履行真實性審核義務,并基于審慎原則對境外參加行履行義務情況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代理境外參加行入市或允許其直接入市。境外參加行應按“了解客戶”、“了解業務”和“盡職調查”原則展業。外彙交易中心應要求入市的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報送人民币購售信息。
(10)如何保證人民币購售業務平穩有序開展?
為保證人民币購售業務平穩有序開展,《通知》明确規定,一是境内代理行、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開展人民币購售業務時應遵循審慎原則,注重購售雙向平衡發展,避免資金大進大出;二是上海總部、外彙交易中心應加強監測,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必要時可對境内代理行的人民币購售業務開展情況進行檢查,并可依據境外清算行和境外參加行的承諾要求其配合對人民币購售業務開展情況的調查;三是人民銀行根據國際收支形勢和人民币購售業務發展需要,必要時可采取宏觀審慎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高平盤手續費率等,以保持人民币購售業務平穩開展。
(11)《通知》中規定向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備案和向中國外彙交易中心報送信息的,有哪些具體要求?
有關備案的具體要求,按照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制定的相關業務流程辦理。有關信息報送的具體要求,按照中國外彙交易中心發布的相關業務指引辦理。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高層言論】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了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德希納、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艾姆菲萊、東南非貿易與開發銀行行長塔德西和西非開發銀行行長阿多韋蘭德。
1. 2018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了來華參加中非合作論壇的非洲開發銀行行長阿德希納,雙方就中非經濟和金融形勢、加強非洲開發銀行與中國的合作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了來訪的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艾姆菲萊,雙方就雙邊金融合作等相關議題交換了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圖1: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尼日利亞央行行長艾姆菲萊
(圖片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3. 2018年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了來訪的東南非貿易與開發銀行(TDB)行長塔德西,雙方就TDB經營情況、發行熊貓債、人民币在非洲使用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圖2: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東南非貿易與開發銀行行長塔德西
(圖片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4. 2018年9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了來訪的西非開發銀行(西非行)行長阿多韋蘭德,雙方就西非行經營情況、中國加強與西非行合作以及非洲經濟金融形勢等交換了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關鍵數據】
點評:本周外彙管理局負責人就8月份外彙儲備規模變動情況回答記者提問,8月末我國外彙儲備規模31097億美元。我國外彙規模近期基本穩定,主要得益于我國經濟延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态勢。
1. 2018年9月7日,國家外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就2018年8月份外彙儲備規模變動情況回答記者提問,主要内容如下:
問: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彙儲備規模數據顯示,2018年8月末,我國外彙儲備規模較7月末下降82億美元。請問造成外彙儲備規模變動的原因是什麼?今後的外彙儲備規模趨勢是怎樣的?
答:截至2018年8月末,我國外彙儲備規模為31097億美元,較7月末下降82億美元,降幅為0.26%。
8月,我國外彙市場供求保持總體穩定,跨境資金流動基本平衡。全球貿易摩擦、地緣政治經濟局勢等不确定因素繼續發酵,美元指數波動上升。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外彙儲備規模略有下降。
今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風險因素明顯增多,一些新興市場經濟體受到較大沖擊,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但我國外彙儲備規模基本穩定,這主要得益于我國經濟延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态勢,外彙市場平穩運行,人民币彙率彈性進一步增強。
展望未來,盡管國際環境錯綜複雜,金融市場不确定性上升,但我國經濟将保持韌性好、适應能力強、回旋餘地大的基本面,同時堅持改革開放目标不動搖,有利于維護國際收支自主平衡格局。國内外因素綜合作用,我國外彙儲備規模将在波動中保持總體穩定。
——來源:外管局網站
2. 2018年9月3日到9月7日,人民銀行進行了多筆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具體表1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整理: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