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官网
學校主頁 | 中文 | English
 
 
 
 
 
 

全球央行動态第43期

[發布日期]:2018-09-17  [浏覽次數]:

全球央行動态第43期(201899-2018915日)

中國熊貓金币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挂牌

【關鍵數據】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發布了8月份的金融統計數據。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長10.1%M2增長8.2%。在社會融資規模當中,隻有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币貸款、企業債券餘額和非金融企業境内股票餘額三項增量為正。

1. 20189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88月末的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具體如表1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91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88月的金融統計數據,具體如表2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3. 2018912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發布的全國經濟形勢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政府對進口産品加征關稅的政策正推高美國企業的投入成本,從而引發對企業投資和美國經濟産生不利影響的擔憂。

美聯儲當天發布的報告根據下屬12家地區儲備銀行的最新調查結果編制而成,也稱“褐皮書”。報告顯示,今年7月中旬到8月底,各地區儲備銀行轄區内的企業普遍面臨成本上漲壓力,在制造業領域尤其明顯。盡管企業正将部分成本向消費者轉嫁,但投入成本比銷售價格上漲得更快。

報告顯示,紐約聯儲轄區内企業繼續報告成本普遍上漲,其中以制造業、批發貿易、教育與健康領域最為顯著。費城聯儲轄區内近三分之二的企業預計加征關稅将導緻價格上漲或供應中斷。克利夫蘭聯儲轄區的企業擔憂加征關稅的影響将很快體現在供應鍊中,主要體現為卡車和拖車等新型運輸設備的價格上漲。

報告顯示,盡管美國企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短期前景仍持樂觀态度,但大多數轄區企業對貿易緊張局勢感到擔憂和不确定,部分企業已縮減或推遲投資計劃。

報告還顯示,美國制造業整體溫和擴張,就業市場需求旺盛,消費者支出适度上升;大多數轄區的最終産品和服務價格小幅上漲;部分轄區通脹預期有所上升。

美聯儲最近公布的貨币政策例會紀要顯示,如果未來經濟數據繼續向好,美聯儲可能進一步加息。分析人士預計,美聯儲可能在9月的貨币政策例會上再次加息。

——來源:新華網

【政策取向】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聯合公安部、外管局對網絡平台非法從事外彙按金活動進行提示,人民銀行沒有批準任何機構在境内開展或代理開展外彙按金業務,擅自開展外彙按金交易或委托機構進行外彙按金交易均屬于違法行為。

1. 2018914日,中國人民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國家外彙管理局提示:

近期,一些網絡平台非法從事外彙按金(也稱外彙保證金,一般指客戶投資一定數量的資金作為保證金,按一定杠杆倍數在擴大的投資金額範圍内進行外彙交易)活動,嚴重擾亂金融秩序,造成社會公衆财産損失,影響惡劣,存在較大風險隐患:

一、目前,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彙管理局及其分支機構未批準任何機構在境内開展或代理開展外彙按金業務。

二、根據《關于嚴厲查處非法外彙期貨和外彙按金交易活動的通知》(證監發字〔1994165号),凡未經批準的機構擅自開展外彙按金交易的,均屬于違法行為;客戶(單位和個人)委托未經批準的機構進行外彙按金交易(無論以外币或人民币作保證金)的,也屬違法行為。

三、請社會公衆充分認識從事外彙按金活動的危害,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和能力,謹防因交易違法造成财産損失。

四、廣大公衆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912日,中國熊貓金币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挂牌。這是我國貴金屬紀念币發行管理和交易方式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構建權威、公允的貴金屬紀念币交易平台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拓寬社會公衆投資渠道,引導公衆理性參與熊貓金币投資,打通我國黃金市場與金币市場的産品通道,促進兩個市場資源共享、資本融通和共同繁榮。

中國熊貓金币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貨币。自1982年發行以來,熊貓金币以其精湛的鑄造工藝、穩定的成色質量、不斷更新的圖案成為全球五大投資金币之一。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國熊貓金币成為唯一免征增值稅的實物黃金投資品。

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本次在上海黃金交易所挂牌标準重量30克、成色為99.9%的熊貓普制金币,以元/克為報價單位,采用競價撮合交易方式,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原則對買賣雙方的報單進行撮合成交,廣大個人客戶和符合條件的機構客戶都可參與交易。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3. 2018910日到914日,人民銀行進行了多筆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具體表3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熱點問題】

點評:本周人民銀行規範了信用評級機構的信用評級業務,主要圍繞統一評級業務資質,加強監管和監管信息共享,推進信用評級機構完善内部制度,統一評級标準,提高評級質量等方面進行了規範。

1. 2018911日,為加強對信用評級行業統一監管,推進債券互聯互通,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發布2018年第14号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公告》圍繞着逐步統一銀行間債券市場和交易所債券市場評級業務資質,加強對信用評級機構監管和監管信息共享,推進信用評級機構完善内部制度,統一評級标準,提高評級質量等方面進行了規範。

《公告》明确,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以及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将協同債券市場評級機構業務資質的審核或注冊程序,對于已經在銀行間或交易所債券市場開展評級業務的評級機構,将設立綠色通道實現評級業務資質互認。《公告》提出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以及相關分支機構和自律組織有權對信用評級機構開展通過現場、非現場方式進行監督檢查和自律調查,必要時可對信用評級機構開展聯合調查,對違反法律法規、監管規定或自律規則的,将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自律處分;同時,将建立健全評級監管及自律管理信息共享機制;并将逐步統一對信用評級機構開展以投資者為導向的市場化評價。此外,《公告》還對信用評級機構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内部控制和業務制度,防範利益沖突,統一評級标準,保證評級質量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規範。

《公告》的發布是完善債券市場管理制度、推進債券市場聯通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監管統一的重要制度性安排。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将在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框架下,進一步推動中國債券市場和評級行業規範健康發展。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912日,2017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領導小組會議在北京召開。人民銀行副行長、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領導小組組長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總結了2017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工作,評定了140個獲獎項目,涉及70餘家申報單位。其中,中國建設銀行《核心系統建設工程》榮獲特等獎,中國銀行《中銀集團全額度管控系統》、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國票據交易系統》、中國工商銀行《自主創新的全球金融市場集約化運營管理及事前控制系統》、中國農業銀行《自主可控大數據平台》、數字貨币研究所《法定數字貨币模型與參考架構設計》5個項目榮獲一等獎。

指出,2017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申報項目在基礎産品研發、架構轉型、金融科技創新、風險防控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取得的科技成果呈現出四大特點:一是深耕基礎研究,為技術應用提供支撐;二是重視自主創新,着眼于核心能力的提升;三是布局金融科技,緻力于服務實體經濟;四是注重風險管理,有效落實金融監管要求。

強調,銀行業要重視對基礎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發,按照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标導向,從國家發展需要出發,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推進安全可控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要注重成果轉化的途徑和策略,深度整合同類創新科技成果并加強知識産權保護,通過行業合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更加系統化、規模化和可持續發展。

表示,金融科技創新正深刻地改變着銀行業的面貌,下一階段要積極探索機制創新、模式創新、應用創新,堅守防範金融風險的紅線,堅持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策略,真正實現科技引領金融業轉型發展。要加強人才培養,大力培育高層次網絡安全人才和金融科技複合型人才,為維護國家安全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要求,各機構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切實增強風險防控意識,準确把握信息技術創新應用與金融風險防控、金融安全保障間的關系,高度重視網絡和金融安全,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和安全事件的底線。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1:人民銀行副行長、銀行科技發展獎評審領導小組組長

(圖片來源網絡)

3. 日前,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召開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第43次工作會議。會議分析研究了2018年第2季度保險業償付能力和風險狀況,審議了第2季度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結果和對部分公司的監管措施,對下一階段償付能力監管工作和風險防控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當前保險業償付能力充足穩定。2018年第2季度末,納入本次會議審議的176家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較上季末下降2個百分點;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5%,較上季末下降2個百分點。其中,财産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别為272%240%299%。經審議,119家保險公司在風險綜合評級中被評為A類公司,52家被評為B類公司,2家被評為C類公司,2家被評為D類公司。

會議強調,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依然是保險監管的首要任務。保險行業自身正在發生積極變化,償付能力充足率保持在合理區間較高位運行,戰略風險和聲譽風險均呈現向好趨勢。當前外部環境正發生較大變化,各種外部沖擊對保險業構成嚴峻挑戰。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要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金融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從宏觀金融穩定大局出發,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穩步推進保險業償付能力監管和風險防控工作。

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各成員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來源:銀保監會網站

【高層言論】

點評:本周美聯儲前主席耶倫提出美聯儲應該考慮采取“更長時間的低利率”的策略,并呼籲美聯儲為該策略準備好一份“可信的聲明”。目前美聯儲的基準利率介于1.75%2%之間。

1. 2018914日,前美聯儲主席耶倫在布魯金斯學會會議上發言時表示,在未來經濟下行期,短期基準利率接近零時,美聯儲應該考慮采取“更長時間的低利率”的策略。耶倫現為該學會研究員。

耶倫表示,當短期利率接近零時,低利率維持的時間可以比經濟複蘇後所需低利率的時間更長一些。她表示,這種做法可以鼓勵投資者承擔更多風險,并壓低美聯儲無法直接掌控的長期利率,作為美聯儲無法降低短期利率的彌補措施。

耶倫說,“這一策略能使美聯儲在零利率下限階段推出更多寬松措施。” 當經濟衰退結束時,它将為經濟繁榮提供保證。

耶倫呼籲美聯儲為該策略準備好一份“可信的聲明”,最好在下一次經濟危機到來之前為此種策略背書。

耶倫引用研究表明,在下一次經濟危機時期,美聯儲有40%的可能性需要将利率降至零。此外,未來零利率下限出現的幾率也将增大。截止2028年,零利率下限出現的幾率為25%

這表明美聯儲需要使用非常規工具,比如資産購買來刺激經濟增長。但耶倫指出,如果投資者知道美聯儲将保持低利率,這本身也是一種刺激策略。

耶倫承認,保持低利率也有高通脹風險,但是同時會帶來超低的失業率,而通脹率超過美聯儲2%通脹目标有可能隻是暫時的。

此外,耶倫表示,“美聯儲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管理貨币政策以保持長期擴張。這将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在不抑制經濟增長的情況下,防止通貨膨脹飙升将非常具有挑戰性。

耶倫稱,如果美國通脹在“少數幾年”内超過目标,将不會是悲劇。美國失業率偏低,意味着美國經濟“可能會過熱”,但不會很快到來。她還表示,美國如果放棄全球角色,可能造成全球新興市場壓力惡化。

在利率接近零,美聯儲失去降息空間時,應該怎麼辦是困擾很多政策制定者的問題。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數年,美聯儲的基準利率都接近于零,目前美聯儲的基準利率介于1.75%2%之間。

——來源:華爾街見聞

2:前美聯儲主席耶倫

(圖片來源網絡)

2. 2018914日,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承認,政策制定者在10年前應對金融危機時犯了兩個關鍵錯誤:他們未能事先預料到殺傷力如此之強的這場風暴,其次,他們低估了它後來造成的經濟損失。

他在一個短視頻中說道,沒有人料到這場危機牽連之廣及破壞力度之強。該視頻讨論了周四(913)發布的一篇長達90頁的論文的結果。伯南克從2006年到2014年擔任美聯儲主席,現在是華盛頓布魯金斯學會的特聘研究員。

他特别指出,2008年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後,金融體系陷入恐慌,是當時經濟深度衰退的關鍵原因。他在另外一篇博客文章中寫道,當時未能預見到經濟衰退的嚴重程度,我們需要在未來更加徹底地将信貸市場因素納入模型和對經濟的預測之中。

伯南克是美聯儲本周第二位“下诏罪己”的前政策制定者。前副主席Donald Kohn也承認,美聯儲在危機期間和之後都發出錯誤的預測。他說,針對其引發争議的量化寬松計劃,美聯儲高估了計劃的潛在成本,因此執行時多了一些不必要的瞻前顧後。

伯南克對經濟學家提出質疑——住房價格暴跌及其對家庭财富和消費支出的影響是十年前深度衰退的主要原因,他表示異議。雖然這無疑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引發危機時,伯南克表示,如果投資者沒有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中抽出資金,經濟衰退就不會那麼糟糕。

這與前美國财政部長Timothy Geithner上周發表的評論相呼應,伯南克表示擔心危機後的改革讓美聯儲和其他政策制定者減少了應對下一次危機的工具。

為了防止未來政府的救助,國會遏制了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和财政部為金融系統提供緊急支持的能力。

伯南克在他的論文中寫道,雖然整體改革通過提高銀行資本和其他措施大大提高了系統抵禦沖擊的能力,但“決策者需要有适當的工具來應對下一次危機”。

“就這一點而言,我有點不那麼樂觀,”他說。

——來源:環球外彙網

3. 20189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見了來訪的盧森堡财政部部長格拉美亞,雙方就綠色金融、全球經濟形勢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整理:何山)

 




上一條:全球央行動态第44期 下一條:全球央行動态第42期

關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