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動态第21期(2018年4月8日-2018年4月14日)
一文讀懂易綱行長博鳌亞洲論壇發言及答記者問
【熱點問題】
點評:易綱行長本周在博鳌亞洲論壇上宣布了進一步擴大金融業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并在答記者問的過程中對“中美貿易摩擦”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回答。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力度很大,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的重要思想。
1. 2018年4月11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鳌亞洲論壇宣布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要點如下:
(1)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三條原則:一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二是金融業對外開放将與彙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三是在開放的同時,要重視防範金融風險,要使金融監管能力與金融開放度相匹配。
(2)未來幾個月内落實的開放措施:一是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内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二是将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三是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内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四是為進一步完善内地與香港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五是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六是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與中資機構一緻。
(3)今年年底以前推出的措施:一是鼓勵在信托、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币經紀、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二是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産投資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三是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範圍;四是不再對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單獨設限,内外資一緻。五是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要求。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圖1: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
(圖片來源網絡)
2. 2018年4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參加了博鳌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分論壇“貨币政策正常化”,并就主要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以下内容為本公衆号根據問答實錄整理:
(1)怎樣看待主要經濟體的貨币政策正常化:中國目前實行的是穩健中性的貨币政策,并沒有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及零利率政策。關于主要經濟體央行資産負債表收縮問題,我們在很早前就已經預期到了這種變化,所以已經完全準備好了。目前,中美利差處于比較舒服的區間。包括貨币市場的隔夜利率和七天利率,中美利差也在舒适的範圍内。
(2)是否有上調基準利率的考慮:中國正繼續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目前中國仍然存在“存貸款有基準利率”和“貨币市場利率完全由市場決定”的利率“雙軌制”。目前我們已放開了存貸款利率的限制。最佳策略是讓這兩個軌道的利率逐漸統一,這就是我們要做的市場改革。
(3)金融業開放之後國内金融市場的改變:我們歡迎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投資和運作,我們将平等地對待國内資本和外國資本。在幾年之後,我相信中國市場會更具競争力,金融業的服務能力會進一步提高,會在一個公平競争的環境裡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我們的監管環境也會更好,金融安全程度也會加強。
(4)怎樣看待中國債務占GDP比重快速增長:中國目前的确存在杠杆率高、債務水平高的問題。首要的任務是要保持債務水平的穩定,第二個任務是讓債務結構更加優化,平衡好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及個人債務。第三個任務是讓總杠杆率更加合理。通過以上做法,來實現一個漂亮的去杠杆。
(5)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摩擦: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問題是比較複雜的。首先,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中國對美的順差其實反映的是整個東亞産業鍊對美的順差。其次,這是一個宏觀問題。現在美國财政赤字在擴大,投資在增加、儲蓄率在下降,這些都會導緻經常賬戶逆差的擴大。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是比較難解決的。第三,美國在服務貿易有比較優勢,中國對美服務貿易逆差增長很快,金融業進一步開放之後,美國還可以更好地利用比較優勢。最後,美國的跨國公司在中國賣了很多産品,利潤也很高,但我們看中美貿易失衡的時候并沒有把這些包含進去。
(6)是否會使用貨币政策手段應對中美貿易問題:中國的貨币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内經濟綜合考量,是服務實體經濟的。目前外彙市場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币進行調節、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彙率制度。人民銀行在過去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内沒有進行過外彙幹預。
(7)如何看待區塊鍊:人民銀行對虛拟貨币一直比較謹慎。但目前全球對數字貨币的研究中,中國是走在前列的。整體來說,我們對虛拟貨币的監管是非常嚴格的,同時我們也在研究如何發揮數字貨币的正能量,讓其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
(8)關于資本項目可兌換、人民币國際化和監管模式:我們一直在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同時,我們改革的步驟是穩妥的,還是要控制風險,使得步驟平穩。人民币國際化是個水到渠成、市場驅動的過程。但是主要還是靠市場驅動,我們要讓企業可自由選擇用哪個貨币。關于監管,目前我們的方向是一定要加強監管,但基本框架還是分業監管,各監管機構職責是清晰的。但從過去這些年的經驗來看,我們要特别關注跨市場、跨産品、跨機構的風險傳染。
(9)成立網聯的監管意義:成立網聯主要是從支付系統的公平競争和安全的角度考慮的。中國的第三方支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确實發現了一些風險,如何在有效防範風險的同時鼓勵競争、鼓勵創新,我們要做好平衡。
(10)如何管理金融業開放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跨境資本流動波動:目前跨境資本流動平穩。我們希望資本流動平穩,其有利于全球配置資源。鑒于國内和國外投資者都有需求,跨境資本流動可以平穩高效。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關鍵數據】
點評: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和M2增速的差距依然明顯。M2增速重回8.2%的較低水平,體現出“穩健中性”貨币政策的主基調。委托貸款、信托貸款規模得到控制,反映出近期金融行業嚴監管真正落到了實處。
1. 2018年4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18年一季度的社會融資規模數據,具體如表1所示。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4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2018年一季度的金融統計數據,具體如表2所示。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3.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1)制定《意見》的背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指出,要“統籌負責金融業綜合統計,通過金融業全覆蓋的數據收集,加強和改善金融宏觀調控,維護金融穩定”,并在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和監管信息共享,建立統一的國家金融基礎數據庫,解決數據标準不統一、信息歸集和使用難等問題”。總書記講話指明了新時代金融業綜合統計的方向,是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根本遵循。
(2)制定《意見》的意義:一是為有效監測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提高服務效率提供關鍵信息基礎。二是滿足前瞻性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對統計信息的迫切需要。三是支持全面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立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舉措。
(3)金融業綜合統計的目标和範圍:金融業綜合統計要解決“有效集中、充分共享”兩大核心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标,金融業綜合統計必須實現“全覆蓋”。一是對象全,即覆蓋所有金融機構、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活動。二是業務全,即覆蓋金融交易的全部鍊條。三是内容全,即做到總量與結構分明、數量與價格兼備、存量與流量并重,從多個維度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
(4)金融業綜合統計在工作機制上的亮點:在國務院領導下,各部門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标導向相結合的原則,共同研究确立了“統一标準、同步采集、集中校驗、彙總共享”的工作機制,保證金融業綜合統計不僅是量的提升,還是質的飛躍,這是《意見》的主要亮點。
(5)金融業綜合統計近期的工作重點:《意見》明确,近期主要針對“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的迫切要求,重點開展以下工作:一是建立交叉性金融産品統計。二是建立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統計。三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團統計。四是編制金融業資産負債表。五是完善貨币信貸統計。六是建立并完善債券市場統計等金融基礎設施統計。七是啟動國家金融基礎數據庫建設。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高層言論】
點評:人民銀行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共同組建能力建設中心,在能力建設方面建立了長久的合作關系。此次啟動的能力建設中心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力建設,助力“一帶一路”倡議。
1. 2018年4月12日,中國-國際貨币基金組織聯合能力建設中心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出席啟動儀式并共同宣布中國-國際貨币基金組織聯合能力建設中心正式啟動。
易綱行長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歡迎各方積極參與。具體而言,一是要充分利用開發性金融優勢,二是要繼續推進金融機構與金融服務的網絡化布局,三是要發揮國際金融機構和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人民銀行與基金組織在能力建設方面建立了長久的合作關系,此次啟動的能力建設中心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力建設,助力“一帶一路”倡議。
拉加德總裁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初步顯示成效,特别是通過基礎設施加強了互聯互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也面臨一些挑戰。對此,一是要挑選能切實填補基礎設施缺口的項目并高效落實;二是要構建良好的财政政策環境,确保項目執行。聯合能力建設中心将為包括中國在内的“一帶一路”國家提供宏觀經濟金融方面的各類課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圖2: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和IMF總裁拉加德共同宣布中國-國際貨币基金組織聯合能力建設中心啟動
(圖片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2. 2018年4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郭樹清書記會見了來訪的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雙方就中國銀行業發展狀況、金融穩定及中國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合作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3. 2018年4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易綱行長會見了來訪的哈薩克斯坦央行行長阿吉舍夫,雙方就加強中哈經濟金融合作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4. 2018年4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易綱行長會見了來訪的烏拉圭央行行長馬裡奧·貝佳拉,雙方就促進中烏經貿和投資發展、加強金融合作交換了意見。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5. 2018年4月2日,人民銀行召開2018年金融法治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全面總結了2017年金融法治工作,研究部署了2018年金融法治工作。
劉國強指出,人民銀行金融法治幹部要繼續深入學習,不斷領會精神實質,開創新時代金融法治工作新局面。一是提高站位,服務大局。以服從服務好高質量發展這個大局為目标去謀劃和推進金融法治工作。二是拓寬眼界,消除空白。站在整個金融體系的高度,以更寬的視野深入研究金融法治建設的重要問題,消除監管規則和制度的空白。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務求實效。以嚴格的執法來保護守法、震懾違法。四是保持定力,護航改革。用法治手段保障各項金融改革的順利推進,引導創新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做好法律保障,積極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五是全面深化法治央行建設。要在深入學習貫徹憲法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法治央行建設,加強依法行政。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政策取向】
點評:本周美聯儲公布了3月份的貨币政策會議紀要,紀要顯示美聯儲對經濟前景較為樂觀,對通脹中期回升至2%的信心增強,這也意味着美聯儲在後續加息路徑選擇上可能會更加激進。
1. 2018年4月11日,美聯儲公布3月貨币政策會議紀要,此次紀要被市場解讀為略偏鷹派。紀要顯示美聯儲預計,去年年底頒布的稅改和最近的聯邦預算協議将在未來幾年對經濟有明顯提振。同時,與會委員對通脹在中期回升至2%的信心增強,意味着聯邦基金利率在未來幾年的适當路徑可能會比之前預期的略微陡峭。會議紀要主要内容如下:
(1)貿易風險:委員不認為鋼鋁關稅本身會對美國經濟前景有顯著影響,但絕大多數與會者認為其他國家采取報複性貿易行動的可能性,以及與貿易政策相關的其他問題和不确定性,是美國經濟的下行風險。
(2)财政政策:去年年底頒布的稅改和最近的聯邦預算協議,加在一起預計将在未來幾年顯著提振經濟産出;同時,一些委員指出,稅收政策的變化可能會提高潛在産出水平。
(3)利率路徑:幾乎所有委員都認為,采取漸進方法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區間依然是合适的;多位委員表示,經濟活動前景更好,加上他們對通脹在中期回升至2%的信心增強,意味着聯邦基金利率在未來幾年的适當路徑可能會比之前預期的略微陡峭。
(4)通脹前景:部分委員指出,推遲到下次會議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目标區間可能帶來的好處;這些委員認為,等待更多數據提供更多證據證明12個月通貨膨脹率持續升向2%,可能會更清楚地表明委員會的決策是基于經濟數據,并表面實現其雙重使命中物價穩定任務的決心。
(5)薪資增速:關于全國層面的工資增長,一些委員指出緩慢增長,但大多數委員仍将工資增長的速度描述為溫和;少數委員認為這一事實表明勞動力市場有進一步增強的空間。
——來源:搜狐财經
2. 2018年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阿爾巴尼亞中央銀行續簽了中阿雙邊本币互換協議,規模保持為20億元人民币/342億阿爾巴尼亞列克,旨在便利雙邊貿易和投資,促進兩國經濟發展。互換協議有效期三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來源:人民銀行網站
(整理:何山 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研究生)
(排版:周叔媛 bevictor伟德官网博士研究生)